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發布時間:2022-10-31 17:2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對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部署,要求“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關(guan) 鍵。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

  堅持在立大誌、強信心上下功夫。圍繞科技製高點的競爭(zheng) ,是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zheng) 的重要方麵。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胸懷“國之大者”,充分認識到我國科技創新具有黨(dang) 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政治優(you) 勢、社會(hui) 主義(yi)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工業(ye) 門類齊全的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數量龐大的科技人才資源優(you) 勢、“兩(liang) 彈一星”精神等精神優(you) 勢,自覺擔當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要弘揚與(yu) 時俱進的精神、強化革故鼎新的勇氣、保持堅忍不拔的定力,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堅定的戰略自信、深沉的使命憂患、過硬的創新能力、頑強的攻堅作風肩負起黨(dang) 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

  堅持在立基礎、強後勁上下功夫。基礎研究是整個(ge) 科學體(ti) 係的源頭,加強基礎研究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客觀要求。要堅持突出原創,在國家急迫需要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上全力攻堅,在事關(guan) 發展全局和國家安全的基礎核心領域前瞻部署,在製約核心科技能力提升的基礎問題上奮勇攻關(guan) ,為(wei)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累後勁。要堅持應用牽引,從(co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國家安全麵臨(lin) 的實際問題中提煉科學問題,弄通“卡脖子”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技術原理,以基礎研究為(wei) 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要堅持強化保障,加大對基礎研究的穩定投入和支持力度,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政策環境,引導科技工作者板凳甘坐十年冷、矢誌基礎求突破。

  堅持在立前沿、強引領上下功夫。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必須增強自主創新的戰略定力和強大能力。要勇立科技發展潮頭,敢於(yu) 搶占國際創新製高點。增強技術敏銳度和理解力,科學分析研判科技發展大勢,科學製定科技發展戰略策略,扭住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可能產(chan) 生重大影響甚至顛覆性作用的領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在前瞻布局、集智攻關(guan) 中實現由跟跑並跑向並跑領跑轉變。向科技創新的高峰奮勇攀登,樹立敢為(wei) 天下先的創新追求和勇於(yu) 攻堅克難的頑強作風,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扭住事關(guan) 國家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科技難題,走出“舒適區”、挺進“無人區”,力爭(zheng) 作出經得起曆史和實踐檢驗的戰略性、原創性貢獻。

  堅持在立人才、強支撐上下功夫。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必須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抓住我國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契機,全方位培養(yang) 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堅持走好人才自主培養(yang) 之路,更新人才培養(yang) 理念、創新人才培養(yang) 模式、優(you) 化人才培養(yang) 方案,更加注重基礎學科人才培養(yang) ,更加注重學生科學精神、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ang) 教育。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建立以信任為(wei) 基礎的人才使用機製和以創新價(jia) 值、能力、貢獻為(wei) 導向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構建充分體(ti) 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jia) 值的收益分配機製,營造信任人才、尊重人才、支持人才、關(guan) 愛人才濃厚氛圍,把廣大人才幹事創業(ye) 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激發出來,為(wei)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作者為(wei) 國防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