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公建民營”,新沂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走在蘇北前列

發布時間:2022-11-01 14:36: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兩(liang) 年前,孔令華“搬家”了。他是江蘇徐州新沂市的一位孤寡老人,2014年住進農(nong) 村敬老院,2020年搬到了新沂市養(yang) 老服務中心。

  從(cong) 敬老院到養(yang) 老服務中心,變化的不止是名稱。雖然同是養(yang) 老,時代內(nei) 涵已不同,後者體(ti) 現的是麵向養(yang) 老服務現代化的努力。新沂市現有60歲以上老人19.8萬(wan) 人,占其總人口的17.7%。麵對人口老齡化趨勢,當地以“公建民營”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帶來了農(nong) 村機構養(yang) 老模式的轉型升級。

  這項探索實踐獲得了從(cong) 徐州市到江蘇省的認可。作為(wei) 2021年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和養(yang) 老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成效明顯的地方,新沂市不久前受到省政府辦公廳的督查激勵。在徐州,農(nong) 村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建設則已列入“十四五”規劃,明年將有望覆蓋到全市所有鄉(xiang) 鎮街道。

  機構之變

  從(cong) 敬老院到養(yang) 老服務中心

  作為(wei) 專(zhuan) 門供養(yang) 五保對象的公益性機構,農(nong) 村敬老院在特定的曆史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沂的第一所農(nong) 村敬老院建於(yu) 1958年。但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和老齡化社會(hui) 進程的加快,農(nong) 村敬老院逐漸跟不上時代了。

  新世紀初的2003年至2005年,新沂市對鄉(xiang) 村中小學進行合並,各鎮(街道)利用閑置下的一批校舍改建了22所農(nong) 村敬老院,基本形成“一鎮一院”的格局。70多歲的孔令華,2014年經村委會(hui) 協商入住河東(dong) 敬老院,這裏就是由一所校舍改造而來的。

  新沂市民政局養(yang) 老科科長陳強介紹,每所敬老院設置床位100多張,但床位的實際利用率還不足三成;同時由於(yu) 建築年限普遍較長,敬老院常壞常修,實際上已失去了修整的價(jia) 值。為(wei) 此,新沂市立足實際,將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建設納入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在全市選點7處統一設計、統一建設。

  “數量減下來,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提上去。”在陳強看來,每所養(yang) 老服務中心覆蓋周邊2-3個(ge) 鎮街,實現了集約使用、均衡配置和資源共享。7個(ge) 養(yang) 老服務中心全部按照護理型養(yang) 老機構標準建設,建築規格為(wei) 多層連廊庭院式建築,項目總投資2億(yi) 餘(yu) 元,設置床位共計2300多張。

  2020年8月,當地第一家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位於(yu) 城北片區的新沂市養(yang) 老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兩(liang) 棟6層高的住宿樓以廊道相勾連,圍成老人們(men) 日常活動的中庭院。臨(lin) 近中午,食堂裏飄來菜香。院長吳新鳳說,廚房會(hui) 根據老人的飲食需求,定製營養(yang) 餐菜譜。

  “過去基本上有什麽(me) 菜就吃什麽(me) ,味道是講究不上的。”孔令華搬來這裏已經兩(liang) 年,如今快到飯點時,他可以來餐廳看看牆上的實時監控屏幕,瞅瞅廚師們(men) 今天做什麽(me) 菜、怎麽(me) 做菜。由於(yu) 院子裏不少像孔令華這樣愛吃辣的老人,飯菜就被分成了辣和不辣兩(liang) 種選擇。

  談及當下的生活,孔令華說,每天過著“吃食堂,住賓館”的日子,他可是享到福了。

  機製之變

  從(cong) “鎮辦鎮管”到“公建民營”

  和敬老院不同,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不再是“鎮辦鎮管”的事業(ye) 單位,其資產(chan) 、運營管理權限全部歸新沂市政府所有。在運營管理上,陳強認為(wei) ,養(yang) 老服務是專(zhuan) 業(ye) 性很強的行業(ye) ,專(zhuan) 業(ye) 的事情需要交給專(zhuan) 業(ye) 的人來做。

  基於(yu) 此,新沂市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的運營,不再由政府大包大攬,而是通過實地考察、公開比選,交給了具有專(zhuan) 業(ye) 資質的機構。2020年,上海九如城集團養(yang) 老團隊來到新沂,目前運營著5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

  對於(yu) 養(yang) 老服務中心的定位,九如城新沂總院長丁軒給的解釋是康養(yang) 中心。“除了吃、住等最基本的生活照料,還要監測老人的健康狀況,關(guan) 注老人的精神生活。”他說。

  72歲的宋春生老人,之前住在高流鎮耀南村裏的敬老院,而今也到了新沂市養(yang) 老服務中心。他不會(hui) 打麻將也不會(hui) 打牌,不過很喜歡鍛煉身體(ti) ,每天早上6點起床後,就跟著學跳自由舞。

  老人說,之前住在村裏敬老院的時候,每天的生活隻是固定的幾頓飯,沒有專(zhuan) 業(ye) 的護理人員照顧,也談不上什麽(me) 娛樂(le) 活動和精神上的交流,哪裏會(hui) 想到去學跳什麽(me) 自由舞呢,如今自由舞算是自己生活的一項“固定欄目”了。

  據了解,九如城在各個(ge) 養(yang) 老服務中心基本按照1:7比例配備護理人員,為(wei) 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康複、文化娛樂(le) 、心理疏導、臨(lin) 終關(guan) 懷等養(yang) 老服務。2021年初,位於(yu) 城南的唐店養(yang) 老服務中心投入使用,目前這裏入住128位老人,由22名員工全程托管。

  最近,唐店養(yang) 老服務中心院子裏擺上了一張迷你台球桌,幾位老人圍著球桌打台球。見院長來了,一位老人轉身去找院長說事情,表示他想換個(ge) 房間,因為(wei) 那個(ge) 房間的老人跟自己最聊得來。這樣的訴求一般會(hui) 得到支持,因為(wei) 情感交流對老人們(men) 而言是件挺重要的事兒(er) 。

  專(zhuan) 業(ye) 團隊具體(ti) 運營,政府部門的角色則由養(yang) 老服務的提供者變為(wei) 監督者。新沂市民政局成立了養(yang) 老服務監管專(zhuan) 班,圍繞安全管理、服務提升、資金使用等進行細化規範,強化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運營監管。

  養(yang) 老服務中心如何經營下去,資金流無疑是關(guan) 鍵。新沂市財政局社會(hui) 保障科科長陳紅豔介紹,市財政部門與(yu) 民政部門密切配合,每年統籌部分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支持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運營,同時設立特困人員醫療救助專(zhuan) 項基金,醫療資金由市醫保局統一結算後市財政進行托底。

  另一方麵,養(yang) 老服務中心除接收原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外,也向社會(hui) 老人群體(ti) 開放,以激發運營企業(ye) 的市場活力。夏立身老人患了老年癡呆症後,老伴兒(er) 薑正洲就和她一起搬進了養(yang) 老服務中心,老兩(liang) 口不是五保老人,退休前薑正洲在檢察院工作,夏立身做的是會(hui) 計。

  據了解,新沂市7家區域性養(yang) 老服務中心目前入住老人1293人,其中社會(hui) 老人已占到四分之一。吳新鳳透露,她負責的養(yang) 老服務中心裏社會(hui) 老人數量已經占據多數,預計2023年床位將全部住滿。

  新沂經驗的可複製可推廣性正在被看見,不斷有兄弟縣市前來取經。今年6月,江蘇省民政廳廳長呂德明實地調研時亦表示,新沂市積極探索養(yang) 老服務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農(nong) 村區域養(yang) 老服務中心建設走在蘇北前列,為(wei) 全省探索出了新經驗。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