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州:加快推進“多證明”向“無證明”轉變

發布時間:2022-11-01 15:25:00來源: 湖州在線

  記者近日從(cong) 湖州市司法局獲悉,今年初以來,湖州全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續推進“減證便民”和“無證明化”改革,全力實現“無證利民”。截至目前,全市共梳理證明材料948項,取消證明材料918項,取消比例為(wei) 96.84%,加快實現由“多證明”向“無證明”轉變。

  一直以來,辦事群眾(zhong) 被要求開具無理證明、奇葩證明的現象及“萬(wan) 能章”問題成為(wei) 困擾群眾(zhong) 民生熱點問題。針對這一現象,2019年,湖州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zhong) 號、座談會(hui) 等多種渠道發動廣大群眾(zhong) ,征集各類奇葩證明,對出證難題進行全麵排摸,啟動“減證便民”和“無證明化”改革。針對辦事事項中需求量較大、讓企業(ye) 群眾(zhong) 深感困擾的證明材料,湖州堅持“六個(ge) 一律”取消標準,將市級各部門(單位)申報上來的證明事項材料,進行全麵會(hui) 審,確保“應減盡減、能減則減”。

  與(yu) 此同時,湖州還在浙江率先推出了政府購買(mai) 公證服務,構築便民服務新生態。據悉,從(cong) 2021年10月起,湖州針對部門難以核實、村(社區)難以出具的疑難證明,通過統一購買(mai) 公證服務,對凡是納入政府購買(mai) 公證服務清單的證明事項,通過申請人委托、部門指派的方式,由公證處組織調查,出具公證書(shu) 、法律意見書(shu) 或調查報告,供證明需求部門參考使用。

  在此基礎上,湖州加快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製,對可替代的證明事項,以申請人不再提交證明材料為(wei) 導向,申請人書(shu) 麵承諾已經符合告知的條件、標準、要求,願意承擔不實承諾的法律責任,行政機關(guan) 不再索要有關(guan) 證明而依據書(shu) 麵承諾辦理相關(guan) 事項。湖州還建立完備的監管體(ti) 係,通過統一在線核查平台,對適用告知承諾製的證明事項全程留痕,大數據可自動識別承諾主體(ti) 信用狀況,對信用狀況不佳的提前預警、限製適用告知承諾製,嚴(yan) 重失信的2年內(nei) 不得再次適用告知承諾製。同時,依托本地門戶網站、浙江政務服務網、“浙裏辦”App打造湖州“遺失聲明”網上公告平台,優(you) 化聲明公告形式,建立統一的遺失聲明數據庫,實現補辦聲明數據實時在線一網查詢。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