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瓷都有個青字號創業聯盟

發布時間:2022-11-01 15:4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瓷都有個(ge) 青字號創業(ye) 聯盟

  機械、瓷泥、顏料、包裝……湖南省醴陵市,一個(ge) 年產(chan) 值700億(yi) 元的產(chan) 業(ye) 集群悄然崛起。

  比較特別的是,醴陵的年輕創業(ye) 者組建了一個(ge) 聯盟組織——朝旭學社。“瓷三代”“瓷四代”在這裏互相交流參觀學習(xi) ,結合各自領域和專(zhuan) 長,共同為(wei) 企業(ye) 、行業(ye) 發展獻計獻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煎熬中,他們(men) 一起逆勢前行:“瓷四代”李航摒棄傳(chuan) 統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引入職業(ye) 經理人,2021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3億(yi) 元;85後黃剛努力開拓海外市場,並開辦企業(ye) 學院為(wei) 企業(ye) 培養(yang) 人才;從(cong) 事禮品陶瓷行業(ye) 的張譯方拓展大企業(ye) 市場,參與(yu) 文化瓷品的設計產(chan) 銷;李啟剛開始琢磨用生物質能源來燒製陶瓷,實現成本和環境汙染的雙重控製。

  這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為(wei) 醴陵瓷業(ye) 提供了新動力。

  摒棄傳(chuan) 統家族式管理

  醴陵當地,大多數耕耘在陶瓷行業(ye) 的家族都會(hui) 在下一代中選拔佼佼者成為(wei) 掌舵人。

  李航家族的瓷器事業(ye) ,傳(chuan) 到他手裏時,已是第四代了。

  和當地大多數作坊一樣,李航家最早主要燒製陶罐和一些耐火材料,曾祖父李開田曾擔任當地陶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家的後院一座窯爐依山而建。新中國成立後,企業(ye) 公私合營,李航的祖父李文遠改任會(hui) 計,改革開放之時,祖父帶著5個(ge) 兒(er) 子貸款將原來企業(ye) 承包下來。

  20世紀末,他們(men) 開始轉型做陶瓷酒瓶,企業(ye) 定名“湖南新世紀陶瓷有限公司”。最紅火時,每年銷售收入增長40%,企業(ye) 員工達2000多人。

  2013年後,酒業(ye) 的殘酷競爭(zheng) 讓上遊的“新世紀陶瓷”遭遇危機,2014年,年銷售額急劇下降。李航的父親(qin) 、公司總經理李雪決(jue) 定拋棄一些比較落後的生產(chan) 線,調整業(ye) 務結構,專(zhuan) 注做中高端的酒瓶。2019年李航讀書(shu) 歸來,公司年銷售收入已達1億(yi) 多元。

  李航本科為(wei) 財務管理專(zhuan) 業(ye) ,在倫(lun) 敦攻讀企業(ye) 管理專(zhuan) 業(ye) 研究生。入職公司5個(ge) 月後,被安排分管銷售。視野開闊的李航認為(wei) 傳(chuan) 統家族式管理在企業(ye) 做大後弊端顯現,應該讓職業(ye) 經理人員介入公司發展。在父親(qin) 支持下,他引入全國民營企業(ye) 500強之一的金東(dong) 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加盟。該集團負責人吳向東(dong) 掌控10多家酒廠,為(wei) 他們(men) 帶來眾(zhong) 多客戶資源。

  新冠肺炎疫情煎熬的3年中,此舉(ju) 給新世紀陶瓷的發展提供了保障。2020年,公司銷售收入達到兩(liang) 億(yi) 元,2021年達到3億(yi) 元。

  逐漸地,公司生產(chan) 及財務負責人也換成了外部引進的職業(ye) 經理人,企業(ye) 的管理也更加規範。

  “我們(men) 公司有1500人,產(chan) 值隻有3億(yi) 元,人均勞動效能還是很低。”李航說。他計劃通過產(chan) 線自動化提質,這樣一線員工可以減少4成左右。

  團醴陵市委副書(shu) 記鍾昊揚介紹,醴陵當地的一群青年創業(ye) 者,組建了朝旭學社聯盟,他們(men) 之間多為(wei) 同學或者父輩相熟,雖大多在陶瓷行業(ye) 裏求發展卻不內(nei) 卷。為(wei) 了學習(xi) 和互助,幾十個(ge) 創業(ye) 者經常聚會(hui) ,分享自己的創業(ye) 心得,去各個(ge) 企業(ye) 互相交流參觀。李航和其在公司負責研發工作的堂哥也在其中,彼此交流中,獲益匪淺。

  培養(yang) 人才、帶產(chan) 品出海

  湖南醴陵華鑫電瓷總經理黃剛是朝旭學社的創始人之一。他是85後,2009年大學畢業(ye) 後選擇回鄉(xiang) 加入華鑫電瓷。

  這家建立於(yu) 1985年的電瓷廠幾經沉浮,在現任董事長石軍(jun) 生的帶領下逐步走出困境,並改製成為(wei) 股份製公司,主攻電力行業(ye) 的空心陶瓷絕緣子。2009年,該企業(ye) 的這一單品做到了3億(yi) 元的銷售收入。也就是在這一年,黃剛開始進入企業(ye) 實習(xi) 。他搬過泥巴,修過坯,後來當了負責生產(chan) 調度的總計劃員,經過一路摸爬滾打,他擅長營銷的優(you) 勢很快顯現。

  彼時,中東(dong) 地區一家互感器工廠的老總慕名打來電話購買(mai) 產(chan) 品,但公司大部分員工因外語不熟練都不敢接活,也擔心萬(wan) 裏之外的客戶靠不住。黃剛憑借自己的優(you) 勢拿下了這個(ge) 訂單,並將這家中東(dong) 企業(ye) 發展成為(wei) 華鑫電瓷維係了11年的大客戶。

  2013年,黃剛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與(yu) 伊朗一家互感器公司多次溝通,先後組織6批伊朗相關(guan) 企業(ye) 團隊來中國考察,為(wei) 國內(nei) 相關(guan) 企業(ye) 牽線搭橋。過去11年間,黃剛多次拜訪伊朗、土耳其、俄羅斯和印度等“一帶一路”國家的客戶,成功叩開多個(ge) 國際知名電器公司的大門。

  2021年,華鑫電瓷空心陶瓷絕緣子被工信部遴選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但這位年輕的CEO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他們(men) 想走得更遠。為(wei) 了彌補品種單一的結構缺憾,黃剛主導產(chan) 品研發,從(cong) 空心陶瓷絕緣子開始延伸,向特高壓、磁懸浮方向進軍(jun) 。現在已經斬獲千萬(wan) 元訂單,並打開了巴基斯坦電網市場。在“一帶一路”上的成績讓黃剛榮膺“湖湘最美絲(si) 路青年”稱號。

  黃剛最看重的是人才的培養(yang) 。之前,公司800多名員工大部分都是當地農(nong) 民,黃剛認為(wei) 提升員工的知識能力是當務之急,在出任公司總經理後,他開辦了當地第一家企業(ye) 學院,公司與(yu) 湖南工業(ye) 大學合作,對員工進行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培訓,員工經過相關(guan) 考試後可獲得專(zhuan) 科文憑。數年中,100多名員工畢業(ye) ,成為(wei) 企業(ye) 的中堅力量。

  黃剛還非常看重科技前沿的訊息,率隊前往華北電力、長沙理工、武漢理工等高校走訪學習(xi) 。他招募了一波年輕人擬在美國中東(dong) 等地開辦分公司讓產(chan) 品出海,並設置檢測事業(ye) 部,準備將此拓展為(wei) 新渠道。

  在帶領企業(ye) 二次創業(ye) 中他意識到,當地很多創業(ye) 者,尤其“瓷三代”“瓷四代”,不論從(cong) 海外歸來還是國內(nei) 大學畢業(ye) 後回到企業(ye) ,都麵臨(lin) 一個(ge) 與(yu) 企業(ye) 員工和外界環境溝通、融合的過程。“最初會(hui) 很孤獨,沒有朋友,工廠的管理人員不敢帶你,父輩又沒時間領路,但你想學東(dong) 西,想去做生意,想去管理企業(ye) ,這是很多創業(ye) 者經曆過的痛苦。”黃剛說。於(yu) 是他們(men) 想到了抱團——成立一個(ge) 能夠互相學習(xi) 、推進事業(ye) 的組織。2013年,黃剛和一撥青年創業(ye) 者組建了朝旭學社,一起學習(xi) 、交流,或是共讀一本書(shu) ,或是就一個(ge) 關(guan) 於(yu) 企業(ye) 管理的話題進行探討,以交流和分享搭建起了一個(ge) 共同進步、合作共贏的橋梁。

  革新的推動者

  幾次參加朝旭學社的交流後,從(cong) 事禮品陶瓷行業(ye) 的張譯方深感在企業(ye) 管理方麵理論基礎薄弱,她在考慮進修深造,加強內(nei) 功,時代所需,轉型也迫在眉睫。

  張家的陶瓷創業(ye) 也是持續了4代。其父在國有瓷廠幹了10年後被委派到北京辦事處任銷售經理。2005年,由於(yu) 種種原因企業(ye) 停產(chan) ,張譯方的父親(qin) 帶領一幫下崗的同事創辦了振美陶瓷,繼續研發禮品陶瓷。數年後,他們(men) 的係列產(chan) 品走進了人民大會(hui) 堂,成為(wei) 國宴專(zhuan) 用。

  2009年醴陵當地引進了一個(ge) 知名的大酒店,振美陶瓷在一樓安排了一個(ge) 100平方米的瓷器展示平台,這是他們(men) 開始市場化的嚐試。2013年,逐步發展壯大的振美陶瓷搬遷到工業(ye) 園區內(nei) 。

  從(cong) 湖南師大工藝美術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張譯方先在公司做了半年銷售,工廠搬遷後接管生產(chan) ,“名義(yi) 上是管,更多的是和很多老師去學習(xi) 各工種的技術,熟悉工藝流程,找出產(chan) 品缺憾再改變”。其間,他們(men) 設計的一套萬(wan) 紫千紅禮品瓷,2015年被首都博物館永久珍藏。

  疫情發生前,公司年產(chan) 值在三四千萬(wan) 元,高端禮品產(chan) 量不大,基本都是高級工匠們(men) 手工精品製作,難以大規模自動化生產(chan) 。麵對疫情的影響,振美陶瓷開始主動轉型,拓寬企業(ye) 市場,參與(yu) 文化瓷品的設計產(chan) 銷。

  朝旭學社的成員之一李啟剛也一直在探索轉型之路。9月16日上午,他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說,他家幾代人一直在研究如何改造設備、降本提效,他主張在降本的同時還要節能環保。

  小時候李啟剛家的作坊是做藝術類瓷品的,1993年前後開始為(wei) 國內(nei) 外輸變電行業(ye) 高壓開關(guan) 廠家和電力、電網公司提供不同電壓等級和強度等級的瓷絕緣子。當時僅(jin) 6歲多的李啟剛也時常幫忙背料碼貨,彼時的窯爐以燒煤為(wei) 主,後轉為(wei) 燒重油、燒液化氣,陶瓷的品質逐步提高。2010年李啟剛大學畢業(ye) 時,當年的小作坊已成為(wei) 年產(chan) 值上億(yi) 、近500名員工的陽東(dong) 電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經過一年的下基層曆練後,李啟剛開始琢磨用生物質能源來燒製陶瓷。他認為(wei) ,農(nong) 林產(chan) 業(ye) 剩餘(yu) 物的處理一直是一個(ge) 難題,如果將其利用以替代天然氣,不僅(jin) 節約成本也符合國家“雙碳”要求。現在公司三個(ge) 廠區中已有一個(ge) 在使用生物質能源。

  此外,以瓷泥為(wei) 原料的電陶瓷產(chan) 生的廢品以往都是扔掉填埋,如今通過配方改造,將燒廢的電陶瓷重新打成粉料再利用,實現了節約成本和減少汙染的雙贏。2019年,陽東(dong) 電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獲評湖南省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去年公司電瓷產(chan) 品總營收1.6億(yi) 元,外銷2000多萬(wan) 元,今年的外貿出口預計能達到3000多萬(wan) 元。

  團醴陵市委書(shu) 記胡小慶說,醴陵的青年創業(ye) 群體(ti) 學習(xi) 互助氛圍濃厚,朝旭學社裏不僅(jin) 僅(jin) 是陶瓷行業(ye) 的青年。近30個(ge) 年輕企業(ye) 家組建了當地頗有活力的圈子,解決(jue) 在創業(ye) 路上遇到的困惑,也為(wei) 地方經濟,尤其是瓷業(ye) 發展起到了“聚變”的作用。2021年,醴陵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達825.2億(yi) 元,其中陶瓷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增長18.1%。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洪克非)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