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全麵推進鄉村振興)
開欄的話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10月26日至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陝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陽市考察時強調:“要全麵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發揚延安精神和紅旗渠精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而不懈奮鬥。”
新時代十年,我們(men) 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啟動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邁上新征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以更大的決(jue) 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ju) 措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
本報今起開設“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欄,報道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全麵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紮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的新實踐,展現廣袤鄉(xiang) 村活力奔湧的新氣象。
中國要強,農(nong) 業(ye) 必須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紮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
一個(ge)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大國闊步邁向農(nong) 業(ye) 強國,這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是新時代新征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主攻方向,也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大任務。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我們(men) 充滿幹勁!”北大荒集團八五七農(nong) 場有限公司種糧大戶戚洪亮興(xing) 奮地說。廣袤的三江平原,農(nong) 機縱橫馳騁,豐(feng) 收的喜悅掛在戚洪亮臉上:“好政策接連不斷,今年玉米平均畝(mu) 產(chan) 達到1800多斤。往後更要擼起袖子加油幹,為(wei) 端穩‘中國飯碗’多出力。”
“讓農(nong) 業(ye) 越來越強,咱農(nong) 民舉(ju) 雙手讚成!”河北省成安縣大郭莊村村民魏憲旗言語間透著喜悅。玉米套大豆,一畝(mu) 雙收,看著圓滾滾的豆子、黃澄澄的玉米入了倉(cang) ,老魏又有了新盤算:“種下800多畝(mu) 冬小麥,科技上再加把勁,爭(zheng) 取來年再奪一個(ge) 好收成。”
宏偉(wei) 藍圖鼓舞人心,聲聲號角催人奮進。從(cong) 東(dong) 北糧倉(cang) 到嶺南大地,從(cong) 魚米之鄉(xiang) 到塞上江南,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表示,邁上新征程,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要季季壓茬、環環緊扣,奮楫前行加油幹,把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為(wei) 早日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而不懈奮鬥。
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已具備向農(nong) 業(ye) 強國邁進的基本條件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沒有農(nong) 業(ye) 現代化,沒有農(nong) 村繁榮富強,沒有農(nong) 民安居樂(le) 業(ye) ,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麵、不牢固的。”
“又是一個(ge) 豐(feng) 收年!現在種地可大不一樣了。”山東(dong) 省諸城市百尺河鎮種糧大戶王誌海感慨,“履帶式玉米聯合收割機跑上個(ge) 來回,頂10多個(ge) 人幹幾天。1200多畝(mu) 地,兩(liang) 三天就收完。”
一季季豐(feng) 收,一程程奮鬥。今年我國夏糧、早稻豐(feng) 收到手,秋糧麵積穩中有增,結構持續優(you) 化,效益穩步提升,全年糧食生產(chan) 有望再奪好收成。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重中之重,推動我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具備了由農(nong) 業(ye) 大國向農(nong) 業(ye) 強國邁進的基本條件。”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夯根基,供給保障能力更穩。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穩麵積、提產(chan) 能、強責任、保供應,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穩步提升,產(chan) 量連續多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米袋子”保障有力,“菜籃子”供給充裕,“果盤子”品種多樣,為(wei) 穩定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築牢堅實基礎,為(wei) 有效應對國內(nei) 外各種風險挑戰增添充足底氣,為(wei)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夯實了根基。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對農(nong) 業(ye) 供給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未來要加快由追求規模速度向注重質量效益競爭(zheng) 力轉變。”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教授程國強表示,接下來,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豐(feng) 富多樣的食物消費需求。
——強優(you) 勢,農(nong) 業(ye) 發展動力更足。
“通過高通量分子檢測方法,我們(men) 能在最短時間內(nei) 從(cong) 成千上萬(wan) 個(ge) 植株玉米群體(ti) 中挑選出優(you) 勢品種,讓性狀轉育時間從(cong) 三年多縮短到一兩(liang) 年。”先正達集團楊淩技術中心總監吳純仁說,“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新目標振奮人心。作為(wei) 農(nong) 業(ye) 科技人員,我們(men) 要接續攻關(guan) ,育出更多高質量的‘中國種’。”
科技創新自立自強是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根本動力。截至2021年,我國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有利時機,加快以種業(ye) 為(wei) 重點的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注重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nong) 業(ye) ,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設施化、智能化,不斷提高土地產(chan) 出率、勞動生產(chan) 率和資源利用率。
走產(chan) 出高效、產(chan) 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道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實現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推動鄉(xiang) 村生活富裕”“堅定不移加快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走產(chan) 出高效、產(chan) 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道路”。
一粒粒麥子穿過縱橫排列的管道,被輸送到磨粉機裏,經過幾十道工序,變身為(wei) 小麥澱粉、穀朊粉等高附加值產(chan) 品。“走精深加工的路子,一粒麥子可以變身成60多種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鏈條更長,價(jia) 值實現25倍增長。”河南飛天農(nong) 業(ye) 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得平說。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基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夯實糧食產(chan) 業(ye) 、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全產(chan) 業(ye) 鏈條,我國累計建成15.6萬(wan) 座初加工設施、5萬(wan) 多個(ge) 產(chan) 地冷藏保鮮設施,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轉化率達到了70.6%。
“目前,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產(chan) 值與(yu) 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之比為(wei) 2.5∶1,低於(yu) 發達國家的3∶1至4∶1,反映出我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條依然較短,綜合效益依然不高。今後應加強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延鏈、補鏈、壯鏈、強鏈,拓展農(nong) 業(ye) 增值增效空間,把農(nong) 村的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品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nong) 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xing) 慶說。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讓產(chan) 業(ye) 鏈條更加完善。
在河南省正陽縣,花生產(chan) 業(ye) 已經變成實打實的支柱產(chan) 業(ye) 。田間,全程標準化種植、機械化收獲;車間,一條條生產(chan) 線轉動,花生變成花生油、休閑保健食品;景區,花生公園、花生博物館等景點吸引遊人前來打卡。“花生的生產(chan) 、加工等環節不斷升級,我們(men) 從(cong) 賣原料變成賣產(chan) 品、賣品牌,去年花生產(chan) 業(ye) 綜合收入達到320億(yi) 元。”正陽縣委書(shu) 記王東(dong) 征說。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須持續發力。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後將立足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特色資源優(you) 勢,以拓展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發掘鄉(xiang) 村多元價(jia) 值為(wei) 方向,融合農(nong) 文旅、貫通產(chan) 加銷,推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讓資源利用更加集約高效。
“防治病蟲害用上了植保無人機,澆地用上了滴水灌溉,節藥節肥更節水。”河北省邯鄲市肥鄉(xiang) 區前白落堡村種糧大戶柳永軍(jun) 說,“如今種地都講究綠色生產(chan) ,咱得用最省的水、最少的肥,種出最好的糧食。”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推進品種節水、農(nong) 藝節水、工程節水,農(nong) 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68;秸稈農(nong) 膜利用水平穩步提升,通過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利用,綜合利用率達到87%以上,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不斷向綠向優(you) 。
“應當看到,當前我國水土資源環境約束依然趨緊。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處理好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guan) 係,加強農(nong) 業(ye) 資源保護、治理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投入品減量化,推動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全過程轉型。”葉興(xing) 慶說。
護好耕地,建好體(ti) 係,夯實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根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強化地方政府主體(ti) 責任,完善土地執法監管體(ti) 製機製,堅決(jue) 遏製土地違法行為(wei) ,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在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nong) 田的基礎上,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
“田塊平整了,水渠暢通了,耕地條件好,產(chan) 量更穩當。”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齊家鎮長泡村村民王海波細數高標準農(nong) 田的好處。齊家鎮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示範區,2萬(wan) 畝(mu) 糧田變“良田”。“秋收結束,大夥(huo) 兒(er) 都不閑著,通渠整地,為(wei) 來年豐(feng) 收提供更有力保障。”
“加快我國從(cong) 農(nong) 業(ye) 大國向農(nong) 業(ye) 強國轉變,要從(cong) 我國的國情、農(nong) 情出發,發揮農(nong) 業(ye) 比較優(you) 勢,體(ti) 現鮮明的中國特色。”清華大學中國農(nong) 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認為(wei) 。
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農(nong) 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守紅線、提質量。牢牢守住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高質量推動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到今年底,全國將建成10億(yi) 畝(mu) 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的高標準農(nong) 田,可以此穩定保障糧食產(chan) 能在1萬(wan) 億(yi) 斤以上。
耕地是糧食生產(chan) 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專(zhuan) 家表示,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要推進耕地保護建設全麵加強。今後要堅持數量質量並重,加強建設、嚴(yan) 格管護,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升。
今年秋收,看著一台台農(nong) 機逐著稻浪前行,江西省永豐(feng) 縣沿陂鎮塗家村農(nong) 民劉小平眉頭舒展,“機耕、育秧、植保、收割,全交給了農(nong) 機合作社,每畝(mu) 節約成本120多元。”
“順應大國小農(nong) 基本國情農(nong) 情,在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進程中,應當幫助、提高、發展、富裕農(nong) 民,創新農(nong) 業(ye) 經營方式,堅持不懈地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和服務規模經營,提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者的生產(chan) 積極性,努力促使小農(nong) 戶和現代農(nong) 業(ye) 有效銜接。”張紅宇說。
“我們(men) 將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實際健全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wei)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探路。”永豐(feng) 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汪建平介紹,縣裏將著重發展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為(wei) 主的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促進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
“黨(dang) 的二十大吹響了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的號角,我們(men) 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論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努力實現供給保障安全可靠、科技創新自立自強、設施裝備配套完善、產(chan) 業(ye) 鏈條健全高端、資源利用集約高效、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明顯,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強有力支撐。”中央農(nong) 辦主任、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2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