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堅實組織保證助力鄉村振興(新論)
原標題:以堅實組織保證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論)
進一步把村級組織和村幹部從(cong) 形式主義(yi) 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不斷提高農(nong) 村基層治理水平,必將鞏固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執政基礎,紮實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關(guan) 於(yu) 減輕基層負擔的決(jue) 策部署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基層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久前,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規範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製牌子和證明事項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健全基層減負常態化機製,規範村級組織承擔的工作事務、設立的工作機製、加掛的牌子、出具的證明事項,對持續減輕基層負擔、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具有深遠意義(yi) 。
村級組織作為(wei) 基層治理體(ti) 係的重要一環,是黨(dang) 和政府聯係村民群眾(zhong) 的橋梁紐帶,是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力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黨(dang) 的基層組織建設好,團結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脫貧之後接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意見》以增強村黨(dang) 組織領導的村級組織體(ti) 係整體(ti) 效能為(wei) 主線,以為(wei) 村級組織和村幹部鬆綁減負為(wei) 目標,以推動黨(dang) 政機構、群團組織工作思路和作風務實轉變為(wei) 保障,著力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成果,提高黨(dang) 的農(nong) 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順應了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戰略需要。按照《意見》要求,分級建立工作台賬,明確時間進度和責任主體(ti) ,健全監管機製,切實把規範村級組織各項任務要求落到實處,才能以高質量村級組織工作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高質量發展。
從(cong) 基層實際看,深入做好減負文章,是激發村級組織活力的必然要求。現實中,基層工作許多時候是“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有時甚至是“上麵千把錘,下麵一顆釘”。《意見》從(cong) 明確工作事務、創新工作方式、完善考核評價(jia) 機製等三個(ge) 方麵,著力減輕村級組織工作事務負擔。《意見》還圍繞精簡村級工作機製和牌子提出了從(cong) 嚴(yan) 控製、整合辦公場所、規範掛牌等改進措施,充分體(ti) 現了精簡、統一、效能原則。進一步把村級組織和村幹部從(cong) 形式主義(yi) 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不斷提高農(nong) 村基層治理水平,必將鞏固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執政基礎,紮實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減負擔不是減責任,讓村幹部卸下包袱、輕裝上陣,為(wei) 的是讓他們(men) 能夠集中精力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解難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維護廣大農(nong) 民根本利益、促進廣大農(nong) 民共同富裕。規範村級組織工作必須注重抓好服務質量提升。《意見》的出台,為(wei) 村級組織更好在發展壯大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維護村民群眾(zhong) 合法權益、為(wei) 村民提供更好公共服務等各項工作中發揮作用,提供了更加有力有效的指導。村級組織要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牢記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根本宗旨,探索以清單等方式規範公共服務事項,強化兜底服務、綜合服務能力,真正做到減負不減質、減負更增效,更好富裕農(nong) 民、扶持農(nong) 民。
曆史和實踐證明,黨(dang) 管農(nong) 村工作是做好“三農(nong) ”工作的重要政治優(you) 勢,實施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根本上要靠黨(dang) 的領導。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奮進新征程,加快構建黨(dang) 領導下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推動各類力量在黨(dang) 組織領導下形成治理合力,必能在新時代祖國大地上描繪出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的幸福畫卷。
(作者為(wei)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