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仙居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合作
說起生物多樣性保護,三隻幼鳥的故事仍為(wei) 人樂(le) 道——
7年前,在台州仙居國家公園內(nei) 一處建築工地,工友們(men) 在草叢(cong) 中發現了3隻猴麵鷹幼鳥。
猴麵鷹,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為(wei) 了在兩(liang) 個(ge) 月的成長期內(nei) 不打擾它們(men) ,仙居當即決(jue) 定將重點項目停工兩(liang) 個(ge) 月。
幼鳥輕啼,餘(yu) 音嫋嫋,時刻提醒仙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這個(ge)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
於(yu) 是,7500萬(wan) 歐元的法國開發署貸款來到了仙居;浙江首座生物多樣性博物館坐落仙居;全國首個(ge) 國家公園全域禁獵令在仙居發布……
近十年來,仙居縣委、縣政府始終堅定不移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
雄關(guan) 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cong) 頭越。
仙居,這座國家級生態縣,正以國際合作為(wei) 特色,不斷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等寫(xie) 下生動注腳。
“自然”賦予話語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大力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製度體(ti) 係建設。
仙居縣意識到從(cong) 生物多樣性角度更好保護人類共同家園的導向,隨即借著“生物多樣性保護”這一橋梁,通過生態環境部與(yu) 法國開發署取得聯係。
“仙居作為(wei) 一個(ge) 東(dong) 部山區縣,而且那時才摘掉戴了近20年的‘欠發達縣’帽子,就想利用法國人的資金,推進地球生態環境建設,一定比登天還難。”時至今日,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副巡視員張國雲(yun) 仍覺得不可思議。
2016年,時任仙居縣副縣長的潘法祥敲開了張國雲(yun) 的辦公室。“我們(men) 要爭(zheng) 取外國政府貸款——法國開發署的資金,去做仙居生物多樣性保護與(yu) 開發工程。”
“我不知道,仙居究竟有多少動物,有多少植物,還有多少微生物,需要國際合作進行保護?”張國雲(yun) 麵對仙居的這份“雄心壯誌”,向潘法祥又仔細了解了一番。
彼時張國雲(yun) 對這份計劃並不看好,但還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幫助其向上爭(zheng) 取。
“沒成想,過了段時間,法國開發署的專(zhuan) 家要來仙居考察了。又過了一陣子,法國國內(nei) 生物多樣性的專(zhuan) 家要到仙居對項目進行勘探。後來,說法國開發署將今年投放在中國的上億(yi) 歐元,準備全部投資到仙居!聽聽,我都聽怵了。”
其實,張國雲(yun) 的質疑與(yu) 震驚,也代表著多數人的態度——仙居,經濟實力並不雄厚,憑什麽(me) 能獲得這樣一筆國際貸款?
然而,仙居的話語權並非來自經濟,而是來自“自然”。
仙居地處浙江省東(dong) 南部,麵積2000平方公裏,八山一水一分田,仙居國家公園試點區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保存著完好的中亞(ya) 熱帶常綠闊葉林,是天然植物的“基因庫”、動植物的“博物館”。
人類隻有一個(ge) 地球,各國共處一個(ge) 世界。仙居這座“基因庫”“博物館”,即便是對世界而言,也是意義(yi) 獨特的——
目前,仙居國家公園範圍內(nei) 共記錄到物種2044種,其中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22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69種,省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87種,《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及IUCN收錄的受威脅物種88種。
於(yu) 是,坐擁獨特自然優(you) 勢,仙居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之勢,邁出了走向國際尋求合作的步子,向外借力,遇上了積極開展生態工程的法國,一項轟轟烈烈的生物多樣性國際合作保護工程在仙居落地了。
“合作”帶來正效益
2016年7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正式下達了2016外國政府貸款項目備選規劃,仙居獲得法國開發署7500萬(wan) 歐元的低利率、20年的長期貸款。
今年,浙江省第一家以生物多樣性為(wei) 主題的博物館——仙居生物多樣性博物館開館。走進博物館,地質景觀、生態係統、動物多樣性、植物多樣性、生態係統等通過各式各樣的動物標本、地形模型等展示在遊客眼前。
近年來,法國開發署與(yu) 中國有許多生態項目的合作,在與(yu) 仙居國家公園多次對接後,決(jue) 定做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利用工程。仙居生物多樣性博物館便是其中一項。
迄今為(wei) 止,仙居縣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發展利用示範工程項目仍是法國開發署在中國單個(ge) 貸款額最大的項目。
但值得注意的是,仙居在國際合作道路上獲得的,遠不止一個(ge) 工程、一個(ge) 博物館——
2016年仙居參加第九屆中德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研討會(hui) 。同年,仙居赴北京法國大使館參加國家公園文化遺產(chan) 國際研討會(hui) 。隨著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利用工程在仙居的落地,2019年仙居被吸納為(wei) “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2020年,仙居國家公園與(yu)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交流中心共同開展全球環境基金(GEF)中國國家公園體(ti) 製機製創新項目。
“保護”逐漸成共識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ye) ,而深入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借助國際合作之力,則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撬動資金流入,帶動社會(hui) 關(guan) 注。“7500萬(wan) 歐元的國際貸款資金撬動了國內(nei) 7個(ge) 億(yi) 的保護資金投入到我們(men) 的項目中。”仙居國家公園管委會(hui) 黨(dang) 組副書(shu) 記、主任吳宏偉(wei) 表示,項目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修複、文化遺產(chan) 保護等方麵,伴隨著各類項目的開展,社會(hui) 上關(guan) 於(yu) 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日益增強。
——學習(xi) 外國體(ti) 製,提升保護實效。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利用工程建設過程中,仙居國家公園管委會(hui) 在體(ti) 製、機製上向法國取經,發布全域禁獵令、成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ui) 等相關(guan) 舉(ju) 措,免費提供物種鑒別,強化野生動物救助,實現了社會(hui) 效益跟環境效益雙提升。如今,在仙居國家公園範圍內(nei) ,430台紅外相機、20條動物監測樣線,記錄著動物的生活軌跡。
——麵向社會(hui) 呼籲,發動全民參與(yu) 。近年來,仙居開展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出台了全國首家縣級單位的《仙居縣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發布了全國首個(ge) 國家公園全域禁獵令。同時注重發展誌願者組織,仙居野生動物保護協會(hui) 、仙居登山協會(hui) 、正能量義(yi) 工服務隊、環保誌願者等積極參與(yu) 了國家公園的生物多樣性調查、旅遊資源調查、環保宣傳(chuan) 等工作。
伴隨著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不斷普及,一次次跨國的合作,一個(ge) 個(ge) 落地的項目,一支支組建的隊伍,不斷加深著仙居人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認知。
三隻幼鳥的故事,帶來了更多人保護地球這個(ge) 人類共同家園的意識——
越來越多類似的故事,正書(shu) 寫(xie) 著仙居的國際合作成果,鋪成了一條愈發廣闊的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