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2-11-07 15:5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統籌區域發展從(cong) 來都是一個(ge) 重大問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yu) 形成平衡結構、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讓經濟社會(hui) 發展總體(ti) 容量更大。

  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專(zhuan) 題新聞發布會(hui) 公布了一組最新數據:2021年,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chan) 總值分別達到25萬(wan) 億(yi) 元、24萬(wan) 億(yi) 元,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連續多年高於(yu) 東(dong) 部地區;東(dong) 部與(yu) 中、西部人均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分別從(cong) 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1.53、1.68……一個(ge) 個(ge) 亮眼數據見證我國區域發展相對差距持續縮小,我國區域發展協調性逐步增強。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統籌區域發展從(cong) 來都是一個(ge) 重大問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立足我國區域發展新形勢,著眼全國“一盤棋”,以深化區域協調發展經略發展大格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振興(xing) 、中部崛起、東(dong) 部率先發展的政策體(ti) 係,確立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ti) 相當的區域協調發展目標。十年來,區域發展重大戰略高質量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呈現新格局。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中華大地,東(dong) 西互濟,南北協同,陸海統籌,發展“差距”變追趕“勢能”。

  新時代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是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發揮各地區比較優(you) 勢,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2021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地9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總量超過了全國的40%,發揮了全國經濟壓艙石、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的重要作用;黑龍江、河南、山東(dong) 、安徽、吉林5個(ge) 產(chan) 糧大省2021年糧食產(chan) 量達到5607.8億(yi) 斤,超過全國40%,有效維護了國家糧食安全;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深入推進,資源型城市資源產(chan) 出率累計提高超過36%……實踐充分說明,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you) 化發展的路子,才能更好形成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yi) 。這十年,我們(men)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建立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ti) 製機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更加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接近。從(cong) 各地義(yi) 務教育資源基本均衡,到基本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從(cong) 中西部地區交通可達性與(yu) 東(dong) 部差距明顯縮小,到西部農(nong) 村邊遠地區信息網絡覆蓋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了曆史性成就、發生了曆史性變革。這啟示我們(men) ,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提升各地區民生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當前,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適應新形勢,優(you) 化重大生產(chan) 力布局,構建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ti) 係,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定能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注入強勁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7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