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銀山 換得“金山”
在“燕平八景”之一的銀山塔林風景區腳下,隨潺潺泉水蜿蜒而下,一座小湖泊出現在眼前,在湖口處錯落著一座小村莊,這便是北京昌平區的湖門村。步入這座群山懷抱的小山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nong) 家院落幹淨整潔,山坡地頭果樹連片......
近年來,湖門村緊緊依托銀山塔林這一重要旅遊資源,突出黨(dang) 建引領,在加快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上下實功,全力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今年,湖門村入選北京市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看得見星空,望得見青山,聞得見花香,湖門村從(cong) 銀山裏走出一條美麗(li) 鄉(xiang) 村的新路子。
綠水青山成了產(chan) 業(ye) 發展的“靠山”
曾經的湖門村依靠真正的“銀山”——錳銀礦,成為(wei) 北京市有名的經濟強村。“那時候湖門村的發展靠的就是吃資源飯,錳銀礦成為(wei) 村裏的支柱產(chan) 業(ye) ,搞得相當紅火。”湖門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富春回憶說,2006年北京市關(guan) 於(yu) 關(guan) 停礦山的政策出台後,“兩(liang) 委”班子決(jue) 定不能再吃資源的老本了,湖門村亟需走出一條新的村莊發展之路來。
湖門村是通往銀山塔林的必經之路,地處莽莽群山之中,原始森林茂密,古塔廟宇盡顯,給人以幽靜、神秘之感,非常適合發展旅遊采摘業(ye) 。依托銀山塔林的獨特優(you) 勢,湖門村明確了建成“民俗旅遊村”的發展定位。
從(cong) 這一定位出發,湖門村確立了“旅遊發展方向、環境整治先導、文化發掘深度、農(nong) 民致富目標”的發展思路,製定了《湖門村村莊發展規劃》藍圖,努力將綠水青山化為(wei) 真正的“金山銀山”。
整治村內(nei) 河道,改善村中水環境,解決(jue) “有山不能爬、有水在地下”的問題,提升民俗旅遊的硬件條件。順利完成“煤改電”,改變了村民祖祖輩輩燒柴燒煤取暖的落後方式,進一步促進了生態涵養(yang) 建設水平。同時還打造了文化浮雕、立體(ti) 彩繪,提高了村莊整體(ti) 風貌,形成特色景觀群,“微栽培”就是其中一個(ge) 。
“我們(men) 湖門村街巷兩(liang) 旁,家家戶戶門前都放置著數個(ge) 花箱花盆。裏麵除了花卉,還有有機蔬菜。”劉富春說道,“微栽培”的模式符合農(nong) 村實際,讓村民們(men) 在扮靚家門口環境的同時,還能品嚐自己種植的新鮮蔬菜。
村莊整體(ti) 風貌提升了,村民居住環境更美了,小山村拴心留人的特色更加凸顯了,這一切的改變,使得不管是喜歡銀山幽靜的客人,還是愛好徒步旅行感受自然的登山客,來到了湖門村都有種割舍不下的親(qin) 近感和歸屬感。
老房子蛻變精品民宿成了“香餑餑”
近幾年,湖門村陸續建成了草木緣居民宿項目,包括“山楂戀”“吉栗舍”“涵香館”“海棠社”等十套民宿院落。在每處房舍庭院之中,都矗立著各式果木,因此這些院子分別以所種果木命名。走進庭院,青磚灰瓦、木色門窗,穩重而古樸,頗具鄉(xiang) 情鄉(xiang) 意。
住進“柿子紅了”,圖個(ge) “事事順心”,待到柿子成熟時節,還可以欣賞到院內(nei) 柿滿枝頭的景象。這處院落地處高地一角,視野極佳,打開房門走進院子,便可望到雲(yun) 霧繚繞的群山,如仙境一般。
“2016年,在昌平區文旅局、延壽鎮黨(dang) 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黨(dang) 支部積極籌措資金,對村內(nei) 22所閑置民宅進行了回租,進行民宿裝修和院落改造,建立起特色精品民宿示範區。”劉富春說,湖門村每年民宿旅遊業(ye) 年收入達到近百萬(wan) 元,還入圍了北京市首屆網紅打卡地。
“湖門村打造民宿小院後,我們(men) 能在家門口找到工作,賺一份收入,真不錯!”村中民宿的好生意提振了不少村民的致富信心,談起在家門口發展民宿的契機,村民高鳳娟直言是搭上了旅遊產(chan) 業(ye) 的“便車”。
眼下,正是賞秋的好時節,湖門村的民宿也迎來了預訂高峰,成為(wei) 市民探尋獨特鄉(xiang) 味的熱門選擇。不僅(jin) 是秋天,湖門村向遊客推出季節性果品係列遊——四月賞花挖野菜,五月又聞梨花香,六月采摘銀白杏,七月的李子八月的棗,九月的核桃和板栗。人們(men) 可以在農(nong) 戶院落品嚐綠色食品,了解山村風土人情。閑暇之餘(yu) ,臨(lin) 窗遠眺,感受這青山綠水,碧野清風,親(qin) 身體(ti) 驗這田園風光,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
曾經的湖門村產(chan) 業(ye) 凋零,人口外流;如今,湖門村積極發展求新,結合自身環境資源優(you) 勢,走上了生態路,吃上了旅遊飯,也打響了“金字招牌”,成為(wei) 昌平區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最閃亮的名片”之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