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藥品生產銷售不容摻沙子!
從(cong) 生產(chan) 到銷售,與(yu) 藥品有關(guan) 的每個(ge) 環節都是大事。但是,總有一些人在這樣的大事上動歪心思。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jia) 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對兩(liang) 家醫藥企業(ye) 嚴(yan) 重失信行為(wei) 進行公開曝光,點名批評“給予回扣或不正當利益等,以使其經營的藥品獲得額外的交易機會(hui) 、競爭(zheng) 優(you) 勢和銷售數量”,敦促失信企業(ye) 糾正不合法不合規行為(wei) 。
藥品生產(chan) 和銷售是一門特殊的“生意”,不單要從(cong) 市場利益的角度來考量,還要從(cong) 社會(hui) 效益的視角加以審視。被通報的兩(liang) 家醫藥企業(ye) 在醫藥集中采購過程中置規則於(yu) 不顧,公然進行商業(ye) 賄賂,從(cong) 短期來看這是利欲熏天的表現,違背了誠信經營原則,破壞了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為(wei) 同行所不齒,為(wei) 法律所不容。從(cong) 長遠來看,這種做法更是貽害無窮。要知道,問題發生之前是隱患,發生之後就是災難。藥品生產(chan) 銷售鏈條上任何一個(ge) 環節出現疏漏,都有可能成為(wei) 安全事故的導火索。
為(wei) 什麽(me) 要對這一現象如此嚴(yan) 查?因為(wei) “羊毛出在羊身上”。所謂藥品回扣,表麵上看是鑽製度的漏洞,圖的是醫保基金的利潤,本質上坑的都是老百姓的錢。一個(ge) 顯而易見的道理是,當藥品或者醫療器械在銷售過程中涉嫌利益輸送、形成壟斷地位,就容易造成價(jia) 格虛高,最終加重患者就醫負擔,侵害群眾(zhong) 切身利益。正因如此,建立醫藥價(jia) 格和招采信用評價(jia) 製度的目的,就是為(wei) 了根治醫藥領域給予回扣、壟斷控銷的行為(wei) ,有效緩解群眾(zhong) “看病貴”的問題。
近些年來,我們(men) 通過集采降價(jia) 壓縮了藥品的回扣空間,倒逼醫藥企業(ye) 合規營銷。但是也要看到,仍然有一些人鬼迷心竅、頂風作案,醫械采購的黑色利益鏈條沒有完全斬斷。這就提醒我們(men) ,不僅(jin) 要在醫保談判現場“靈魂砍價(jia) ”時“斤斤計較”,更要在整治醫藥商業(ye) 賄賂中“錙銖必較”。藥品生產(chan) 銷售不容摻沙子!對於(yu) 那些不守規矩的問題企業(ye) ,該曝光的曝光,該嚴(yan) 懲的嚴(yan) 懲,該整頓的整頓,如此才能防範重大風險,切實保障群眾(zhong) 利益。
當然也要看到,醫藥價(jia) 格和招采信用評價(jia) 製度對失信企業(ye) 並沒有“一棍子打死”。在強調“限製或中止該企業(ye) 涉案藥品或醫用耗材掛網、投標或配送資格”的同時,也在“建立醫藥企業(ye) 信用修複機製”,鼓勵企業(ye) 采取切實措施主動修複信用,包括終止相關(guan) 失信行為(wei) 、處置失信責任人、提交合規整改報告並接受合規檢查、公開發布致歉聲明消除不良影響、剔除涉案藥品或醫用耗材價(jia) 格中的虛高空間、退回或公益性捐贈不合理收益、有效指證失信行為(wei) 的實際控製主體(ti) 等。可見,對嚴(yan) 重失信行為(wei) 進行公開曝光隻是敲響警鍾,如何汲取教訓、怎麽(me) 補齊短板才是重中之重。涉事企業(ye) 切不可心存僥(jiao) 幸。
藥品安全責任重大。切實守牢每一道關(guan) 口,營造公平規範、風清氣正的交易環境,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健康才能更有保障,健康中國才能漸行漸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