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區全力推進“一湖三鎮”融合發展
深秋的杭州西湖區雙浦鎮,一派多彩斑斕的“醉美”景象:
銅鑒湖畔,近60畝(mu) 的格桑花、硫華菊、波斯菊競相開放,走進花田,仿佛置身“橘粉色海洋”;10662畝(mu) 水稻田連成一片好“豐(feng) ”景,為(wei) 之江大地暈染上金黃底色……
今年以來,雙浦鎮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總指引,以文旅型美麗(li) 城鎮省級樣板創建為(wei) 契機,深度推進全域美麗(li) 建設,全麵強化“文旅融合”,推動美麗(li) 生態、美麗(li) 經濟、美好生活“三美共贏”。
“生態畫卷”越描越美,“雲(yun) 上圖景”也越繪越實。
以城鄉(xiang) 風貌整治提升為(wei) 抓手,西湖區精準提煉“三江薈萃·未來圖境”特色屬性,以“最未來·雲(yun) 棲智穀”為(wei) 形象定位,全力創建雲(yun) 棲小鎮特色產(chan) 業(ye) 風貌樣板區,奮力構建“一湖三鎮”開放互聯發展大融合。
立體(ti) 創建 書(shu) 寫(xie) “都市田園共富篇”
“優(you) 質鄉(xiang) 村環境”和“近在咫尺的都市生活圈”,是雙浦鎮具有的雙重優(you) 勢,也是其創建文旅型美麗(li) 城鎮省級樣板的底氣所在。
“但我們(men) 也清醒地認識到,雙浦的旅遊氛圍仍不足;土地廣袤豐(feng) 富,但用地指標還是欠缺;遊客雖然激增,但經濟轉化依然不明顯。”雙浦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姚駿直言不諱地點出雙浦發展的短板,“為(wei) 此,我們(men) 確定了以高效的邊界外空間管控為(wei) 依托,加快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推動農(nong) 旅融合發展等有機結合,促進農(nong) 民安居樂(le) 業(ye) 、地域文化延續、村莊麵貌有機更新,打造三生三宜、城鄉(xiang) 一體(ti) 、要素聚焦、配套成熟的創建目標。”
今年以來,雙浦鎮持續以美麗(li) 建設為(wei) 抓手,深入探索土地管理辦法,力爭(zheng) 破解新時期鄉(xiang) 村地區的發展難題,構建農(nong) 田集中連片、建設用地集中集聚、空間形態高效節約的全新土地利用格局,加速鄉(xiang) 村旅遊、農(nong) 業(ye) 適度規模經營、農(nong) 村三產(chan) 融合發展的實施。
在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方麵,雙浦一手抓旅遊配套補全,如設置出行專(zhuan) 線的站點,推動旅遊安全保障設施合理配置,充分依托本地自然風光和人文底蘊,打造鄉(xiang) 韻鄉(xiang) 愁,培育新型業(ye) 態,大力發展民宿經濟等;一手抓旅遊環境提升,通過持續開展石籠山礦坑修複工程,加強美麗(li) 鄉(xiang) 村整治工程,全麵鋪開河網淨化工程,率先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治理,打出了一套墾造水田、礦山修複、水網治理、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的“組合拳”,成功入選國家全域土地綜合治理試點鎮、浙江省踐行“兩(liang) 山”理念典型案例。
與(yu) 此同時,雙浦還加快提升鄉(xiang) 村信息基礎設施,貫徹鄉(xiang) 村治理、鄉(xiang) 村服務、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三條主線,通過打造一個(ge) 鄉(xiang) 村治理數字平台,構建一個(ge) 家庭數字生活圈以及培育一個(ge) 農(nong) 旅產(chan) 業(ye) 社交圈,促進數字賦能鄉(xiang) 村經濟建設、社會(hui) 治理和公共服務,提升鄉(xiang) 村生產(chan) 生活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助力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更具活力、鄉(xiang) 村服務更便捷、鄉(xiang) 村生活更美好。
眼下,一個(ge) 立體(ti) 新型的美麗(li) 城鎮正不斷加速成型。
“我們(men) 將以構建‘全域一體(ti) 、全麵提升、全民富裕新格局’為(wei) 目標,高質量推進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民生服務、產(chan) 業(ye) 發展、文化旅遊等多方麵融合發展,加快打造集文化體(ti) 驗、鄉(xiang) 村度假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現代富春山居旅遊風情小鎮。”姚駿表示。
乘雲(yun) 向美 擘畫“山水雲(yun) 創未來圖”
11月3日至5日,2022杭州·雲(yun) 棲大會(hui) 再度匯聚全球目光。雲(yun) 棲小鎮這片因“雲(yun) ”而生、因“鎮”而興(xing) 的產(chan) 業(ye) 沃土,正擘畫著新時代富春長卷中“山水雲(yun) 創未來圖”。
西湖雲(yun) 棲小鎮特色產(chan) 業(ye) 風貌區位於(yu) 雲(yun) 棲小鎮核心區範圍內(nei) ,麵積1.2平方公裏。從(cong) 小鎮地標“雲(yun) 棲之眼”俯瞰,六山環繞、碧水中流,一個(ge) 綠色低碳與(yu) 公共空間交互、數字時尚與(yu) 科技人文共融的特色產(chan) 業(ye) 風貌區日漸成型。
“我們(men) 以特色產(chan) 業(ye) 風貌樣板區創建為(wei) 契機,強化政府端在風貌管控中的主導作用,製定了《雲(yun) 棲小鎮建築風貌管控規定》《雲(yun) 棲小鎮2.0建設方案》等管控規定,建立長效動態管控機製。”西湖區風貌辦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管控規定對區域內(nei) 立麵、色彩、體(ti) 量、街道、景觀等方麵提出具體(ti) 要求,“我們(men) 通過全過程跟蹤、定期‘回頭看’評估建設情況和管控成效,及時優(you) 化完善管控流程,力求實效、長效。”
政府有作為(wei) ,企業(ye) 有擔當。西湖區風貌辦及雲(yun) 棲小鎮管委會(hui) 還鼓勵企業(ye) 自主進行風貌提升,根據一定標準予以企業(ye) 資金獎勵、政策傾(qing) 斜、服務再升級等支持,風貌區內(nei) 十餘(yu) 家企業(ye) 已進行自主改造。
此外,雲(yun) 棲小鎮還充分發揮數字與(yu) 會(hui) 展兩(liang) 大優(you) 勢,縱深推動區域風貌整治提升。
一方麵,小鎮借助城市大腦智治場景應用率先落地的機遇,以“4+2”係統實現平台、服務、設施三位一體(ti) 智慧化提升,形成“全域感知—事件聯動—處置閉環”的小鎮綜合治理新模式;另一方麵,以籌辦雲(yun) 棲大會(hui) 、2050大會(hui) 、空天信息大會(hui) 和城市大腦四大峰會(hui) 為(wei) 契機,以“小台階、長目標、大追求”的行動方針做到風貌提升常態化。
目前,西湖雲(yun) 棲小鎮特色產(chan) 業(ye) 風貌區樣板創建成果初顯,成功通過市級驗收上榜2022年度杭州市城鄉(xiang) 風貌樣板區(第三批)名單。
“我們(men) 將繼續以特色產(chan) 業(ye) 風貌區建設為(wei) 抓手,通過持續不斷風貌提升和創新環境營造,吸引重大產(chan) 業(ye) 落地、創新人才聚集,全麵建設數字經濟的突破地、實踐地和觸媒地,實現自然富春山居、城鎮富春山居、數字富春山居、青創富春山居的融合,加快打造‘數字經濟第一鎮,山水雲(yun) 創未來圖’。”西湖區風貌辦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