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機動車停車條例》2023年2月1日起施行
人民網南通11月16日電 (記者王繼亮)為(wei) 破解停車難,江蘇省南通市製定出台了《南通市機動車停車條例》(以下簡稱《條例》)。16日,南通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對《條例》進行解讀。“《條例》有望對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加強和規範市區停車管理工作起到推動和保障作用。”南通市政府副秘書(shu) 長張炎表示。據悉,《條例》將於(yu) 2023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近年來,南通市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2021年達到225.3萬(wan) 輛,位居全省第四。城市停車場的供給出現了短缺,“停車難、停車亂(luan) ”問題日益成為(wei) 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的熱點和難點。“為(wei) 了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於(yu) 停車立法的迫切期盼,構建更加科學、有效、完善的停車治理體(ti) 製機製,運用法治方式加快解決(jue) 停車難題,很有必要製定南通市機動車停車條例。”南通市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四級調研員高陳說。
去年11月,南通市人大常委會(hui) 將《條例》列為(wei) 2022年正式立法項目。今年3月17日,南通市人大常委會(hui) 對條例草案進行了第一次審議。7月22日,南通市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通過了條例。9月29日,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二次會(hui) 議正式批準了條例。《條例》共7章68條,在停車場的規劃、建設、使用和管理等方麵提供了明確的規範指引。
停車難的重要原因是停車場不足、停車位少。而要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問題,就是要增加供給。《條例》從(cong) 停車位新增、挖潛和共享三方麵著力。《條例》要求,科學編製停車場專(zhuan) 項規劃,製定、實施差別化的建設工程項目停車位配建規範,編製停車場年度計劃,增加重點區域停車泊位,利用立體(ti) 空間增加停車泊位。市、縣(市、區)政府,對商貿、經營場所、醫院、學校、住宅小區等重點區域未配建停車場或者達到配建規範要求的,應當組織、督促實施改造,逐步擴大區域停車容量,並綜合采取價(jia) 格調節、資源共享等措施,緩解停車矛盾。加快解決(jue) 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製定年度計劃,分步開展綜合改造,因地製宜新建、改建、擴建停車場。
《條例》鼓勵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單位自用土地、閑置土地和退界區域,並增加臨(lin) 時停靠泊位。鼓勵和支持機關(guan) 、企業(ye) 、事業(ye) 單位、住宅小區的專(zhuan) 用停車場,在具備安全和管理條件、滿足自身停車需求的前提下向社會(hui) 開放,實行錯時共享停車。
此外,《條例》對推進南通智慧停車管理係統建設作了專(zhuan) 門規定,明確責任主體(ti) ,確定工作目標,推進停車場信息化建設,推動實現全市停車資源共享和供需快速匹配,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停車指導服務。
《條例》在加強機動車停車治理方麵有著鮮明的製度特色和機製創新,例如“退界區停車管理、免費公共停車場禁止超期停車、綜合執法進小區、禁止侵占公共場地停車和收費、推行行政指導糾正違法行為(wei) 等”諸多內(nei) 容,在全國、全省立法中屬於(yu) 創新之舉(ju) 。
南通市城管局局長趙國介紹,今年,南通市區停車泊位繼續保持較大增長,預計總量將超20000個(ge) 。年度民生實事計劃2000個(ge) 公共泊位建設項目紮實推進,總體(ti) 開工率已達85%,超過1300個(ge) 泊位完成主體(ti) 建設,去年底開工的三棟立體(ti) 停車樓進展順利,紅星路停車樓主體(ti) 框架基本完成。年度新增2500個(ge) 人防工程停車泊位計劃任務已經完成,實際增加泊位數量超過3000個(ge) ;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新增泊位10000個(ge) 正在抓緊施工中;各區在主次幹道建築退界區域和背街裏巷施劃停車泊位已近5000個(ge) 。此外,南通市城管局已經起草了《南通市市區停車泊位共享實施方案》,結合智慧係統優(you) 化完善,通過“錯峰共享、預約共享、租賃共享”三種共享停車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現有停車資源潛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