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順義:北京鴨曆史文化館落戶北小營

發布時間:2022-11-29 11:04:00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鴨是北京地理標誌農(nong) 產(chan) 品,為(wei) 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它,北京鴨曆史文化館落戶順義(yi) 區北小營鎮前魯鴨場。目前,該館已經竣工,即將對外開放。

  紅色的鬥拱、黑色的浮雕、銅熏爐、九蓮燈……步入文化館,古色古香的場景再現鍾樓、太守府、農(nong) 耕學堂、農(nong) 耕園、稻田等圖景,講述北京鴨自漢代起的養(yang) 殖曆史。“北京鴨的起源,與(yu) 水稻的種植密切相關(guan) 。”北京鴨曆史文化館館長、順義(yi) 前魯鴨場負責人黃禮介紹,據《後漢書(shu) 》記載,東(dong) 漢時期,北小營地區屬漁陽郡狐奴縣,光武帝劉秀將張堪從(cong) 蜀地調至漁陽郡任軍(jun) 政太守。當時的漁陽郡農(nong) 業(ye) 十分落後,張堪結合狐奴縣的地理特點,將南方水稻種植經驗傳(chuan) 授給當地百姓,種植水稻8000餘(yu) 頃,開創了我國北方種植水稻的先河。同時在這裏養(yang) 殖了大量的鴨子,鴨子為(wei) 水稻除蟲、除草,鴨糞還田施肥,稻田為(wei) 鴨子提供食物和生活、棲息的場所。兩(liang) 者相得益彰,和諧共生。

  隨著時代的變遷,北京烤鴨揚名中外,作為(wei) 其最佳原料鴨種的北京鴨隨之成為(wei) 了北京特色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2017年北京鴨獲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認證,2020年入列中歐地理標誌互認清單。“曾經北京烤鴨市場80%的白條鴨都產(chan) 自順義(yi) 區北小營鎮的前魯鴨場。”黃禮說,由於(yu) 產(chan) 業(ye) 結構的變化,前魯鴨廠已停產(chan) 。如今,閑置的廠房變身成了北京鴨曆史文化館,總占地麵積2150平方米。

  2022年,北京市啟動了北京鴨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保護工程,目前,北京鴨地理標誌生產(chan) 地域保護範圍覆蓋北京8區46個(ge) 鎮與(yu) 街道,累計帶動京津冀地區養(yang) 殖農(nong) 戶1800餘(yu) 戶。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