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區:農村生活汙水提升治理“3+3+3”模式繪就發展盈綠底色
廈門市翔安區澳頭社區曾經陷入這樣的困境:由於(yu) 餐飲店多,大量油分高的生活汙水直接排進懷遠湖中。時過境遷,如今社區已是另一番景象:餐飲店依舊生意紅火,湖水碧波清澈。
曾經的汙水到哪兒(er) 去了?又是如何處理?這得益於(yu) 翔安區農(nong) 村生活汙水提升治理的有力推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份,翔安全區符合施工條件的320個(ge) 自然村全部完成雨汙分流提升治理,在全市範圍內(nei) 率先完成了100%全覆蓋。全區累計建成分散式汙水處理站153座,設計日處理規模約1.6萬(wan) 噸;建成各類汙水管道總長約3200公裏。
2022年10月,翔安三大流域15個(ge) 斷麵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懷遠湖水質由近黑臭提升為(wei) Ⅲ類;水環境承載力指數從(cong) 2019年的40%提升到2021年的92.7%。
在翔安,汙水治理並非一個(ge) 孤立的項目,而是被放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實施中統籌考量。在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的指導下,翔安區首創的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的“3+3+3”模式在數年實踐中應運而生——“三管接戶”,通過技術創新和高效施工組織,實現了源頭汙水的全收集;“三水聯治”,通過水資源的“一盤棋”治理,實現了“廢水”向“肥水”的轉變;“三方共管”,通過多方聯動、資源聯網,實現了智慧管理的長效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省城鄉(xiang) 品質提升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樣板村評比中,翔安區香山街道大宅社區榮膺第一。在前不久剛剛舉(ju) 行的廈門市市政園林局新聞發布會(hui) 上,除了大宅外,翔安區大帽山、澳頭的汙水治理經驗也都被作為(wei) 典型經驗進行了重點介紹。
此外,翔安的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方法和成效獲得國家生態環境部等部委專(zhuan) 家調研組以及省生態環境廳專(zhuan) 家肯定,農(nong) 村汙水治理模式諸多創新做法在全市推廣。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翔安區將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推進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提升,為(wei) 翔安發展繪就更鮮明的盈綠底色,為(wei) “業(ye) 翔民安”持續保駕護航。(邵淩豐(feng) 曾嫣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