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雄安新區構建現代化教育體係三年行動計劃啟動

發布時間:2022-11-30 09:46:00來源: 河北日報

  雄安新區構建現代化教育體(ti) 係三年行動計劃啟動

  2035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日前,雄安新區出台《河北雄安新區構建現代化教育體(ti) 係三年行動計劃》(簡稱《計劃》),正式啟動構建現代化教育體(ti) 係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到2035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計劃》規劃了健全現代化教育發展體(ti) 製機製、多樣化教育供給、提升基礎教育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智慧教育發展等方麵的主要任務。

  《計劃》提出,健全現代化教育發展體(ti) 製機製,構建新區與(yu) 三縣和新建片區層級、功能對應的“政府管、學校辦、社會(hui) 評”的教育管理格局。探索集團化管理模式,在集團內(nei) 實現資源配置、師資調配、教學管理、教育研究、學校招生、質量評優(you) “六統一”。推進教育評價(jia) 機製創新,打破單一由政府督導和評價(jia) 的傳(chuan) 統模式,建立政府、學校、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的多元評估機製:成立雄安新區教育學會(hui) ,作為(wei) 第三方評價(jia) 機構,吸引全國乃至世界教育專(zhuan) 家、教育機構、教育資源為(wei) 新區教育出謀劃策;建立家校社評價(jia) 機製,使學校與(yu) 家庭和社區深入聯係,相互監督和提升。

  打造多樣化教育供給。《計劃》提出,立足於(yu) 滿足疏解人群和三縣群眾(zhong) 需求,根據三縣和各片區功能定位,打造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教育,實現新區教育差異化、多樣化發展。夯實三縣教育發展基礎,專(zhuan) 項資金和基金用於(yu) 改善學校基礎設施、教師激勵獎勵和特色校建設,提升新區中學辦學水平。推動新建學校普惠優(you) 質發展,高標準打造15分鍾生活圈基礎教育,在回遷安置區,堅持公辦教育為(wei) 主,提供普惠優(you) 質教育;在起步區和市場化地塊,鼓勵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提供除義(yi) 務教育之外的各級各類教育服務。打造滿足特殊需求的民辦幼兒(er) 園和國際教育。

  著力提升基礎教育水平。聚焦成效、精耕細作,根據各學段特點開展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優(you) 質。以課堂、作業(ye) 為(wei) 抓手,全麵提高新區義(yi) 務教育教學質量。實施“雙減”提質工程,形成雄安新區課堂教學特色,建立具有雄安特色的作業(ye) 規範體(ti) 係,100%小學開展工作日“5+2”課後服務、100%初中提供工作日晚自習(xi) 服務。到2025年,打造20個(ge) “雙減”示範校。推進普通高中在辦學模式、育人方式、課程體(ti) 係、教學評價(jia) 等方麵的探索創新,形成不同辦學特色,增加學習(xi) 選擇,為(wei) 多樣化人才成長提供條件。實施高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力爭(zheng) 到2025年,新區高中教育質量瞄準全省前列,本科上線人數和強基人數大幅上升,普通高中優(you) 質特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計劃》提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教師發展體(ti) 係培養(yang) 機製,激發原有教師隊伍活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教師隊伍。加強新區教研工作,建立以新區主導,三縣和新建片區為(wei) 基礎、中小學校為(wei) 基地,上下一體(ti) 的新區教研體(ti) 係。推進智慧教育發展,推進智慧教育平台、智慧校園和智慧教室建設。到2025年,新建校全部建成智慧校園,在三縣建成30個(ge) 智慧校園、50個(ge) 智慧教室,推進雄安教育智能社會(hui) 治理實驗研究落地應用。(記者張偉(wei) 亞(ya)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