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解讀保護“一老一小”問題

發布時間:2022-12-17 10:1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前,老年人、孕產(chan) 婦、兒(er) 童、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是醫療服務的重點人群,他們(men) 的健康牽動著每個(ge) 家庭。

  如何保護好“一老一小”?老年人感染後居家治療應注意什麽(me) ?兒(er) 童發熱後,在什麽(me) 情況下需要就醫?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有關(guan) 專(zhuan) 家就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問:老年人大多患有基礎性疾病,他們(men) 感染新冠病毒之後應該怎樣防護呢?

  答:任何年齡段都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老年人患病以後,重症發生率比較高。對這些特別需要保護的人群來說,預防是第一位的。

  首先,還是要接種疫苗,包括全程疫苗和加強疫苗。接種疫苗之後,可以明顯降低老年人罹患重症感染的發生率。

  第二,在現在的情況下,希望老年人減少外出,特別是避免去人群比較聚集的密閉場所,如果需要去,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外出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接觸外界環境,回家後一定要洗手。

  第三,加強通風,現在是冬季,特別是北方地區天氣比較寒冷,通風的過程中要注意老年人保暖的問題。可以請老年人先去另外一個(ge) 房間,通風結束、室溫恢複正常以後,再讓老年人返回自己房間。

  第四,老年人往往合並有一些基礎疾病,現階段一定要控製好基礎疾病,不能因為(wei) 害怕去醫院取藥而停藥,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購藥,或者讓親(qin) 戚朋友代為(wei) 購藥。

  第五,老年人最近一段時間需要規律生活,規律睡眠,保證營養(yang) ,不要太過緊張,不要暴飲暴食。另外,盡可能減少煙酒。

  問:老年人如果在家裏出現了咳嗽、發燒的症狀,如何判斷是否可以在家對症用藥?什麽(me) 情況下需要將老人送去醫院?

  答:要加強對老年人的觀察,了解老年人的基礎身體(ti) 情況,比如基礎心率、基礎血壓、基礎呼吸頻率、基礎體(ti) 溫等。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人,還要了解一下基礎的外周血氧飽和度。一旦感染,要觀察這些基礎數據的變化。另外,還要觀察老年人一般情況的變化,比如意識狀態、精神狀態、大小便、進食等情況。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需要考慮就醫:第一,症狀持續或者加重,比如持續發熱甚至有加重傾(qing) 向。第二,出現新的症狀,比如胸痛、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或者突然出現肢體(ti) 不能運動,特別是單側(ce) 肢體(ti) 不能運動的情況,或者出現不能進食、惡心嘔吐、嗜睡、不認人、定向障礙等狀況,這些都是危險的信號。另外,老年人基礎疾病加重,也提示需要就診。

  問:很多兒(er) 童醫院發熱門診迎來了就診高峰,大部分症狀都表現為(wei) 發熱、咳嗽等。有哪些病原體(ti) 可以造成兒(er) 童的這些呼吸道症狀?

  答:冬季是兒(er) 童呼吸道感染病高發季節,發熱、咳嗽也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症狀。引起兒(er) 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ti) 很多,以病毒為(wei) 主。比如常見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當然新冠病毒也是引起發熱、咳嗽等症狀的病毒之一。其他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都是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ti) 。還有一些非典型病原體(ti) ,比如肺炎支原體(ti) ,都可以引起兒(er) 童呼吸道感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

  問: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儲(chu) 備哪些藥?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不同年齡段的兒(er) 童在用藥上是否有所不同?

  答:有孩子的家庭應該適當儲(chu) 備一些兒(er) 童常用的應急藥物,但是不推薦儲(chu) 備很多藥物,如果保管不當有可能導致孩子誤服。

  推薦儲(chu) 備的藥物,第一類是退燒藥。對於(yu) 6個(ge) 月以上的兒(er) 童,可以選擇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有其中一種就可以了。如果是2個(ge) 月到6個(ge) 月之間的兒(er) 童,不適合使用布洛芬,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兩(liang) 個(ge) 月以內(nei) 的兒(er) 童,不推薦常規使用退燒藥物,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等措施並及時就診。對於(yu) 發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也可以儲(chu) 備一些清熱祛痰的藥物。咳嗽有利於(yu) 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如果是輕微的咳嗽,不推薦常規使用藥物,如果有鼻塞、明顯的咳嗽等,可以做霧化、洗鼻子,可以用加濕器提高空氣濕度,增加孩子的舒適度。

  不推薦、不主張兩(liang) 種退熱藥物同時服用,也沒必要交替服用。應按照說明書(shu) 適應的年齡段、說明書(shu) 上推薦的劑量或者醫囑用藥,同時要注意兩(liang) 次用藥的間隔時間。家長最好不要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推測來給孩子用藥,因為(wei) 兒(er) 童器官發育不成熟,用藥應該更加規範和謹慎。自己拿不準的時候,很多醫院都開通了互聯網診療,家長可以通過遠程就診得到專(zhuan) 業(ye) 人士的用藥指導和推薦。

  問:兒(er) 童感染新冠病毒後的表現和成年人相似嗎?

  答:兒(er) 童感染新冠病毒以後的表現和成人是相似的,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表現為(wei) 發燒、咳嗽、流鼻涕、鼻塞。還有一部分是不典型的症狀,包括乏力、食欲不振、嘔吐,甚至腹瀉等。還有個(ge) 別兒(er) 童會(hui) 出現喘息、聲音嘶啞等症狀。但是,兒(er) 童發燒的程度個(ge) 體(ti) 差異比較大,有的兒(er) 童會(hui) 出現高燒,熱程一般是2—3天。病程3—5天左右是絕大多數兒(er) 童的表現,出現重症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問:孩子發燒咳嗽了,需要馬上去醫院嗎?什麽(me) 樣的症狀可以自行在家照護?什麽(me) 樣的症狀需要送去醫院?

  答:最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雖然有發燒等症狀,但是精神狀態挺好的,特別是退燒以後能吃能喝能玩,這時候就沒必要特別緊張,也不需要馬上去醫院就診,可以在家繼續觀察、對症處理。

  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建議去醫院。比如,發燒持續3天以上還沒有好轉的跡象;即便退了燒,精神狀態依然不好,包括嬰兒(er) 有時候哭鬧、煩躁、不好安撫,大一點孩子總是睡覺、沒精神、臉色不好;咳嗽進行性加重,比較頻繁,影響到日常生活和睡眠;喘息、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難,有明顯的聲音嘶啞等;出現了意識障礙、驚厥等。3個(ge) 月以下的孩子是特殊人群,包括新生兒(er) 和小嬰兒(er) ,一旦出現發熱,建議及時就診。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17日 04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