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總體保持恢複態勢
糧食產(chan) 量再創新高,高技術製造業(ye) 較快增長,服務業(ye) 生產(chan) 有所放緩,但現代服務業(ye) 增勢較好……“總的來看,11月我國經濟頂住疫情反彈等多重壓力,總體(ti) 上保持恢複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說。
市場價(jia) 格總體(ti) 穩定
產(chan) 業(ye) 升級態勢不變
11月,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外需收縮進一步顯現,國內(nei) 疫情大麵積反彈,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加大,對經濟運行製約明顯。
麵對新挑戰,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落實疫情防控優(you) 化措施,推動穩經濟各項政策落地。
飯碗端牢,全國糧食產(chan) 量再創新高。今年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形勢較好,全國秋糧產(chan) 量10220億(yi) 斤,比上年增加42.5億(yi) 斤,再獲豐(feng) 收;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達到13731億(yi) 斤,比上年增加73.6億(yi) 斤,連續8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
減負穩崗,就業(ye) 形勢總體(ti) 基本穩定。在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措施作用下,尤其是針對大學生等重點群體(ti) 幫扶力度加大,青年人失業(ye) 率連續下降。11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7%,比上月上升0.2個(ge) 百分點,其中16至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17.1%,比上月下降0.8個(ge) 百分點。
保供穩價(jia) ,居民消費價(jia) 格溫和上漲。今年1至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CPI)同比上漲2.0%。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同比上漲1.6%,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ge) 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jia) 格後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與(yu) 上月持平。
“在全球糧食和能源價(jia) 格大幅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各地區各部門壓實‘米袋子’‘菜籃子’責任製,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jia) 格調控機製,市場保供穩價(jia) 紮實有效,居民消費價(jia) 格溫和上漲。”付淩暉說。
受疫情反彈、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2.2%,較10月份回落2.8個(ge) 百分點。怎麽(me) 看待這種波動?
長遠看,工業(ye) 平穩增長的態勢沒有改變。國家統計局工業(ye) 司副司長湯魏巍介紹,1至11月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3.8%,較前10月小幅回落0.2個(ge) 百分點,累計增長總體(ti) 穩定。
辯證看,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的態勢沒有改變。11月,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同比增長60.5%;太陽能工業(ye) 用超白玻璃產(chan) 量增長110.3%,較10月加快30.3個(ge) 百分點;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chan) 量增長41.2%,新能源、新材料、高技術產(chan) 品高速增長。前11月,我國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0%,高於(yu) 規上工業(ye) 增加值4.2個(ge) 百分點,彰顯工業(ye) 經濟韌性。
“展望未來,我國工業(ye) 成長空間依然廣闊,助力實體(ti) 經濟發展政策作用下,工業(ye) 經濟將繼續平穩增長。”付淩暉說。
基礎設施投資連續回升
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快速增長
秦巴山區,成渝中線高鐵、西渝高鐵安康至重慶段、西延高鐵西安至銅川段相繼開工建設,中西部鐵路網填補留白、結構優(you) 化。
雲(yun) 貴高原,雲(yun) 南省百個(ge) 重點水利工程集中開工,工程總投資515億(yi) 元;貴州夾岩水利樞紐、鳳山水庫工程、觀音水庫工程建設有序推進、不誤工時。
長江三角洲,長三角一體(ti) 化示範區重點項目開工儀(yi) 式在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舉(ju) 行,13個(ge) 重點項目開工,助力區域發展更有活力、更可持續。
11月,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見效,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作用,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設備更新改造,加大民營經濟支持力度,投資保持穩定增長。1至11月,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5.3%,其中計劃總投資億(yi) 元及以上大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1.9%,支撐作用明顯。
基礎設施投資連續加快。1至11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增速比前10月加快0.2個(ge) 百分點,連續七個(ge) 月回升。其中,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0085億(yi) 元,較去年全年增長33%,成為(wei) 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建設完成投資最多的一年。
“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薄弱領域補短板,有力支撐基礎設施投資回升。”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說。
製造業(ye) 投資穩定增長。積極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改造,推動擴大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投放,強化投資要素保障,促進製造業(ye) 投資較快增長。1至11月,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9.3%,快於(yu) 全部固定資產(chan) 投資4.0個(ge) 百分點。同時,順應經濟升級發展需要,製造業(ye) 企業(ye) 加大設備更新改造力度,帶動投資增長。1至11月,製造業(ye) 技改投資同比增長9.1%,占全部製造業(ye) 投資的比重為(wei) 40.9%。
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快速增長。創新驅動戰略深入實施,企業(ye) 研發投入加大,帶動相關(guan) 行業(ye) 投資增長。1至11月,高技術產(chan) 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9.9%,比全部投資增速高14.6個(ge) 百分點。其中,以電子、醫藥為(wei) 代表的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23.0%。
民生補短板投資增長較快。聚焦補短板保民生,各方麵持續加大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領域投入。1至11月,社會(hui) 領域投資同比增長12.5%。其中,衛生和社會(hui) 工作投資增長27.8%。
羅毅飛介紹,從(cong) 投資先行指標看,1至11月,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3%,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增長21.5%,為(wei) 投資持續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消費市場明顯承壓
線上需求釋放帶動
“受疫情等因素衝(chong) 擊,11月份消費市場明顯承壓,市場銷售降幅有所擴大。”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付加奇介紹,11月本土疫情波及多數省份,居民出行減少、消費場景受限,非必需類商品銷售和聚集型消費受到明顯衝(chong) 擊。11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9%,其中,商品零售下降5.6%。
付加奇分析,市場規模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較大的出行類商品銷售下降,對消費市場影響較大。11月,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4.2%和1.6%。同時,餐飲等接觸式消費受到較大衝(chong) 擊,11月餐飲收入同比下降8.4%。
盡管疫情對消費市場造成短期擾動影響,但線上消費需求釋放帶動作用明顯。
網上零售占比持續提升。1至11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4%,增速明顯快於(yu) 線下商品銷售,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wei) 27.1%,比前10月份提高0.9個(ge) 百分點,自9月起占比連續提升。其中,與(yu) 居民生活關(guan) 係密切的吃類和用類商品網上零售同比分別增長15.1%和6.1%。
網絡購物帶動快遞等行業(ye) 較快增長。據國家郵政局測算,11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同比增長1.2%;受“雙11”網購促銷帶動,11月1日至11日快遞包裹日均處理量是日常業(ye) 務量的1.3倍。同時,網絡消費、線上服務等帶動信息服務類消費較快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前11月,在實體(ti) 店鋪零售中,生活必需品供應更為(wei) 集中的便利店、食雜店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3%和3.5%,增速分別比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高2.2和1.4個(ge) 百分點;自助式消費較多的超市、倉(cang) 儲(chu) 會(hui) 員店零售額分別增長3.1%和10.3%,增速分別比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高1.0和8.2個(ge) 百分點。
“11月份市場銷售承壓主要是受疫情短期衝(chong) 擊影響,消費市場提質增效態勢沒有改變。”付加奇表示,隨著進一步優(you) 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實,擴內(nei) 需促消費係列政策逐步見效,居民消費需求將不斷釋放,市場銷售有望穩步恢複。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16日 0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