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廣場唱響《枉凝眉》《葬花吟》 紅樓夢中人今晚再相聚
35年前,一群精誠之人帶著一場紅樓綺夢來到了熒幕前,創造了“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35年後,由愛樂(le) 劇管·陝西大劇院出品的“永遠的紅樓夢——87版《紅樓夢》35周年紀念音樂(le) 會(hui) ”今晚登陸上海文化廣場主劇場。一曲曲《枉凝眉》《葬花吟》《紅豆曲》,讓觀眾(zhong) 共同見證與(yu) 重溫那一段段永世難忘的回憶。
音樂(le) 會(hui) 有鄧婕、歐陽奮強、袁玫等近20位87版主要演員登台亮相,著名演員張國立助陣,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及上海歌劇院交響樂(le) 團、上海民族樂(le) 團、上海老年合唱藝術團共同演繹。
這些經典歌曲均由著名詞曲作家王立平創作而成。1984年,王立平向《紅樓夢》劇組自薦獲準,此後的四年間,他耗盡心力完成了《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紅豆曲》《秋窗風雨夕》《晴雯歌》《好了歌》等13首歌曲,其中僅(jin) 一首《葬花吟》就費時一年零九個(ge) 月。用他自己的話形容“這是我投入感情最多、麵臨(lin) 壓力最大、遇到困難最多的一次創作”。此次雖王立平老師抱恙未能親(qin) 臨(lin) 現場,但這些歌曲仍將以管弦樂(le) 、獨唱、合唱以及混聲合唱等多種形式,出現在這次35周年紀念音樂(le) 會(hui) 的舞台,將一幕幕紅樓往事呈現在眼前。
音樂(le) 會(hui) 邀請到著名演員張國立將作為(wei) 誦夢人鼎力助陣,女高音吳碧霞獻唱,青年指揮家張誠傑及上海歌劇院交響樂(le) 團、上海民族樂(le) 團聯袂演繹紅樓組曲。
在眾(zhong) 多演唱《紅樓夢》組曲的歌唱家中,除了原唱陳力,吳碧霞是深受紅樓夢作曲者王立平認可的一位。作為(wei) 中國首位將中國民族唱法和西洋美聲唱法集一身的女高音歌唱家, 2005年,吳碧霞與(yu) 作曲家王立平合作演唱《紅樓夢》歌曲,並在全國巡演二十餘(yu) 場,幾乎場場爆滿。她以極富穿透力而悠揚飽滿的嗓音盡訴衷腸,近乎完美還原了音樂(le) 中“滿懷惆悵、無限感慨”的意境。
本場執棒的著名青年指揮家張誠傑,擔任上海歌劇院常任指揮,上海音樂(le) 學院指揮係兼職副教授等。近年來,他指揮了大量中西方歌劇、芭蕾、交響合唱及交響樂(le) 音樂(le) 會(hui) ,頻繁活躍在國內(nei) 外的舞台,曾應邀在國際、國內(nei) 多個(ge) 音樂(le) 節中執棒。此次三位藝術家攜手上海歌劇院交響樂(le) 團、上海民族樂(le) 團、上海老年合唱藝術團,以一種跨界組合的方式對紅樓夢組曲進行全新演繹,讓觀眾(zhong) 在現場重新體(ti) 會(hui) 《紅樓夢》原著人物如泣如訴的時代命運交響曲。
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表示:“87版電視劇《紅樓夢》可以說是三代人心中永恒的經典,在疫情當下的上海能夠順利上演,票房大賣,顯得尤為(wei) 珍貴與(yu) 難得。”
“永遠的紅樓夢——87版《紅樓夢》35周年紀念音樂(le) 會(hui) ”還將在明天下午和晚上連演兩(liang) 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