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疫情三年,還有這些“心事”值得關注

發布時間:2022-12-20 10:37:00來源: 人民網

  原標題:疫情三年,還有這些“心事”值得關(guan) 注

  疫情三年對人們(men) 心理方麵影響有多大?誰受到的影響較多?應該如何應對抑鬱、焦慮情緒?近日,在2023環球時報年會(hui) 生命健康分論壇直播中,多位心理學領域專(zhuan) 家就疫情後的心理健康話題展開圓桌對話。

  疫情過去可能留下心理衝(chong) 擊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後,感染的老百姓越來越多,感染很快就會(hui) 過去,但是對於(yu) 其中一部分人來說,疫情對其的造成的心理衝(chong) 擊可能不會(hui) 很快過去,“全球曆史上,傳(chuan) 染病流行以後,大概有20%的人會(hui) 留下長期的精神心理問題”。

  他指出,目前我國抑鬱症終身患病率達到7%。“社會(hui) 的發展、社會(hui) 的競爭(zheng) 壓力、社會(hui) 流動性的增加、世界的不確定,這些都會(hui) 帶來精神心理疾病的明顯增加,特別是焦慮症、抑鬱症的增加。”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心理學會(hui) 理事陳雪峰也表示,實際上疫情對社會(hui) 心理的影響很大,一些人在三年疫情期間也許經曆了一些創傷(shang) 事件,可能會(hui) 有創傷(shang) 後應激障礙、睡眠障礙、進食障礙等問題。

  “疫情三年讓大家在經濟信心、消費行為(wei) 、人際關(guan) 係、社會(hui) 心態等社會(hui) 心理和行為(wei) 層麵受到影響,且影響會(hui) 比較長遠。”陳雪峰說。

  青少年受到的負麵影響很大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黨(dang) 委書(shu) 記、教授喬(qiao) 誌宏表示,疫情三年來學生的抑鬱、焦慮人數,自傷(shang) 、自殺的人數都比以前有較大的增長。“可以說,疫情對於(yu) 兒(er) 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影響產(chan) 生的負麵作用遠大於(yu) 正麵作用。”

  他認為(wei) ,主要有三方麵原因:

  一是青少年時期正是一個(ge) 人開始有自我意識的覺醒、回答我是誰、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關(guan) 鍵時期,由於(yu) 疫情封控的各項管理措施和疫情本身的影響,很多學生被封閉在家裏,和社會(hui) 的交往、接觸大幅減少,這對於(yu) 孩子心理自我同一性形成造成嚴(yan) 重的延緩。

  二是正常的生活被打破之後,孩子心理健康所依賴的勝任感、自主感和歸屬感被嚴(yan) 重削弱。

  三是受疫情影響,孩子大量的時間都在上網課,無論是初高中生還是大學生,這三年對他們(men) 學習(xi) 的效果、能力、態度等帶來很大的損害,不可避免地對孩子未來成長帶來負麵影響。

  應加強疫情對社會(hui) 心理影響方麵的研究

  陳雪峰認為(wei) ,心理方麵的問題可能會(hui) 對我們(men) 恢複生產(chan) 和生活秩序,更好、更穩定地發展產(chan) 生影響。她呼籲應加強疫情對社會(hui) 心理影響方麵的研究,建立應急心理服務體(ti) 係,幫助大家應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等問題。

  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姚宏文指出,要聚焦疫情之後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促進相關(guan) 管理服務體(ti) 係的搭建和完善,針對重點人群陸續開展心理問題防治模式研究和實踐工作,比如兒(er) 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老年心理關(guan) 愛行動等。

  對於(yu) 如何應對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北京回龍觀醫院臨(lin) 床三科主任、主任醫師李獻雲(yun) 表示,如果較長時間受到焦慮、抑鬱情緒的影響,要及時向身邊人尋求幫助,保持自己一日三餐的生活規律,安排時間做一些能夠讓自己放鬆或感到愉悅的活動,學會(hui) 給自己打氣。

  “人生時不時會(hui) 遭遇抑鬱和焦慮的侵擾,學會(hui) 自助、學會(hui) 幫助身邊的人,我們(men) 會(hui) 發現經曆了抑鬱和焦慮之後,這些可以成為(wei) 我們(men) 人生的一個(ge) 財富。”李獻雲(yun) 說。(完)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