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以高品質產業化叫響“鐵嶺大米”品牌

發布時間:2022-12-21 09:08:00來源: 遼寧日報

  原標題:以高品質產(chan) 業(ye) 化叫響“鐵嶺大米”品牌

  核心提示

  鐵嶺市地處農(nong) 作物生長的“黃金種植帶”,極適宜優(you) 質農(nong) 作物的生長。當地出產(chan) 的清河大米、凡河大米,曆史上遠近聞名。

  然而,與(yu) 五常大米、盤錦大米等相比,鐵嶺大米的知名度不高,市場認可度不高,價(jia) 格與(yu) 其實際價(jia) 值並不匹配。

  為(wei) 扭轉這種局麵,近年來,鐵嶺市依托得天獨厚的黑土地資源,苦練內(nei) 功,提升品質,認真做好“米”文章,努力叫響“米”品牌,全力將優(you) 質糧食的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經濟優(you) 勢。

  立足自然優(you) 勢 推進標準化生產(chan)

  鐵嶺大米有其獨特的自然優(you) 勢。鐵嶺地處北緯42°,位於(yu) 全世界僅(jin) 有的四大塊黑土區之一——東(dong) 北平原中南部,黑土層深厚,養(yang) 分量較高;鐵嶺市行政區域均屬遼河流域,水資源總量豐(feng) 富,且位於(yu) 遼河上遊,水質優(you) 良。

  鐵嶺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鐵嶺大米的優(you) 良品質,鐵嶺大米色澤青白有光澤,具有獨特的自然清香味,鐵嶺大米微量元素的含量較為(wei) 豐(feng) 富,賴氨酸含量高達0.31%,比普通大米含量高10個(ge) 百分點左右。

  盡管鐵嶺市具有生產(chan) 優(you) 質大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但離開科學的監管和標準化生產(chan) ,生產(chan) 出來的大米就會(hui) 良莠不齊。

  在鐵嶺農(nong) 業(ye) 發展中,水稻生產(chan) 占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種植麵積常年維持在70萬(wan) 畝(mu) ,產(chan) 量30萬(wan) 噸以上。為(wei) 了確保產(chan) 出優(you) 質的大米,鐵嶺對其種植的全過程嚴(yan) 格把關(guan) 。

  加強產(chan) 地管理。認證企業(ye) 對生產(chan) 基地水、土、氣進行產(chan) 地環境評價(jia) ,產(chan) 地環境必須符合認證條件,確保產(chan) 地環境安全。

  提升機械化水平。把國家農(nong) 機購置補貼資金向水稻種植大戶、農(nong) 機經營大戶、農(nong) 機服務組織傾(qing) 斜,推動水稻耕、種、防、收實現全程機械化。

  控製農(nong) 藥化肥使用量,不濫施亂(luan) 用農(nong) 藥化肥,做到科學用藥合理施肥,指導農(nong) 戶及時有效填寫(xie) 好田間生產(chan) 記錄。

  加強收購加工管理。收購水稻做到收獲一村,收購一品。加工大米時,按品種分類加工,單獨保存,防止品種間混雜,保證大米整齊度,提升大米商品性。

  加強稻米檢測。監管部門對大米認證企業(ye) 開展年度檢查並對認證產(chan) 品進行質量安全檢測,確保認證產(chan) 品質量。

  培育經營主體(ti) 壯大加工龍頭企業(ye)

  由於(yu) 鐵嶺市糧食直補、農(nong) 機補貼、政策性保險等惠農(nong) 政策落實得好,不走樣、不縮水,農(nong) 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以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等新型經營主體(ti) 規模化經營的水稻麵積占鐵嶺市水稻種植麵積的70%以上,鐵嶺縣新台子鎮西三家子村萬(wan) 鑫水稻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調兵山市富農(nong) 水稻合作社、開原市鑫禾水稻玉米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一批合作社迅速壯大。

  這些合作社集成配套了水稻大棚育苗、精確定量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控、水稻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等實用技術,使水稻種植實現了集約化、規模化。

  “合作社今年流轉了1萬(wan) 餘(yu) 畝(mu) 水田,從(cong) 育秧、整地、插秧、收割到加工,全部實現了機械化,現在農(nong) 民不用像過去那樣辛勤勞作了,種水稻也變得輕鬆起來。”談起規模化種植水稻給合作社帶來的好處,萬(wan) 鑫水稻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聶明高興(xing) 地說。

  同時,鐵嶺市通過整合多個(ge) 項目建設資金,加強開西稻區、鐵嶺縣南部和北部雙井子稻區、昌圖縣寶力稻區等主要水稻生產(chan) 基地的農(nong) 田基礎設施建設,使幹、支、鬥、毛渠全部實施了水泥襯砌,建成了 “田成方、樹成行、旱能灌、澇能排、渠相通、路相連”的現代化高標準水稻生產(chan) 基地。

  培育和發展大米加工企業(ye) ,推進和擴大企業(ye) 經營規模,通過企業(ye) 生產(chan) 銷售來創新品牌、打造品牌,是提高大米生產(chan) 能力和競爭(zheng) 能力的一個(ge) 重要環節。為(wei) 此,鐵嶺市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培育稻米加工龍頭企業(ye) ,目前,全市共有20餘(yu) 家大米加工企業(ye) ,年生產(chan) 能力35萬(wan) 噸左右。鐵嶺綠荷工貿連鎖有限公司、開原周氏米業(ye) 有限公司等稻米加工企業(ye) ,真正做到了常年生產(chan) ,有庫存,有品牌,有知名度。

  開原周氏米業(ye) 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稻種植、收購、加工、銷售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性企業(ye) ,年加工量達到6萬(wan) 噸以上。近年來,通過加大綠色水稻種植力度,進一步提升“開寶”牌大米的品質,助鐵嶺大米銷往全國各地。

  當前,在一批龍頭企業(ye) 的帶動下,鐵嶺大米的市場影響力正不斷提升,“鐵稻”“綠荷”“開寶”等知名大米品牌不斷湧現,有力地促進了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

  開展院地合作 提高效益與(yu) 品質

  鐵嶺大米想要走得更遠,有了主體(ti) 的保障和科技的加持還不夠,還需品質的全麵提升。

  2019年11月27日,遼寧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與(yu) 鐵嶺市人民政府簽署了農(nong) 業(ye) 科技合作框架協議。這次院地合作,正如一場及時雨,包括品牌稻米在內(nei) 的5個(ge) 農(nong) 業(ye) 科技服務團隊深入鐵嶺市各地對接指導,有力地推動了鐵嶺大米向優(you) 質高食味發展。

  12月11日,在鐵嶺市綠荷工貿連鎖有限公司,經過自然晾曬後的稻穀,分批次進入大米生產(chan) 加工線,隨著機器自動化的操作,一袋袋新鮮的大米,走下流水線,通過物流走向千家萬(wan) 戶的餐桌。

  “這些年,在品牌稻米團隊的支持下,我們(men) 更注重種植基地建設與(yu) 品種的選擇,引進了多個(ge) 高食味水稻新品種,市場反饋非常好。”公司總經理高珊說。

  在品牌稻米團隊的努力下,鐵嶺市各地的種植基地不斷引進優(you) 質高食味稻米品種。根據不同區域條件,全市先後引進遼星21、粳優(you) 653、吉粳816、鐵粳11、遼粳香2號、遼粳371、天隆優(you) 619等幾十個(ge) 品種,累計示範種植優(you) 質高食味水稻1600畝(mu) ,其中有4個(ge) 品種獲得全國優(you) 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

  今年,在省農(nong) 科院農(nong) 技專(zhuan) 家的幫助下,鐵嶺縣凡河鎮五角湖村水稻種植大戶劉振義(yi) 引進了“鐵粳11”等優(you) 質高食味水稻新品種,采用水稻插秧側(ce) 深施肥等節本增效技術,實現了化肥使用量減少20%,畝(mu) 產(chan) 達到1100斤。

  劉振義(yi) 說:“雖然優(you) 質高食味水稻比普通水稻每畝(mu) 產(chan) 量低200斤,但由於(yu) 品種優(you) 、品質好、食味性高等優(you) 勢,優(you) 質高食味水稻製成的大米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歡迎,銷售價(jia) 格也更高,算下來每畝(mu) 效益可增加近800元。”

  三年多來,專(zhuan) 家與(yu) 水稻種植合作社、稻米加工企業(ye) 通力合作,鐵嶺水稻實現了品種優(you) 、管理優(you) 、技術優(you) 、品質優(you) 、價(jia) 格優(you) ,成功打造出優(you) 質優(you) 良的大米產(chan) 業(ye) 基地,對外打響了“鐵嶺大米”品牌。

  搭建推廣平台 抓好產(chan) 銷和對接

  在鐵嶺,好大米都有這樣一個(ge) “鏈條”:稻農(nong) 、稻米經營者、政府管理部門、消費者,這個(ge) “鏈條”上人人都以培育品牌、保護品牌、運用品牌為(wei) 己任。

  每年秋收結束,鐵嶺都要組織一場優(you) 質高食味水稻新品種品鑒會(hui) ,眾(zhong) 多新品種稻米會(hui) 被端上餐桌,邀請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合作社和農(nong) 事企業(ye) 負責人前來“打分”。一場品鑒會(hui) 下來,不僅(jin) 發掘了適宜在鐵嶺地區種植的水稻品種,也讓客商瞄準了大米采購目標。

  對鐵嶺大米的推介,鐵嶺市委、市政府不遺餘(yu) 力,每年除了品鑒會(hui) ,還組織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美食節等活動,為(wei) 鐵嶺大米與(yu) 國內(nei) 優(you) 質大米主產(chan) 區交流搭建平台,並與(yu) 浙江、內(nei) 蒙古、廣東(dong) 等地多家企業(ye) 現場簽約,達成供貨意向,助推鐵嶺大米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12月12日,記者走進鐵嶺市綠荷工貿連鎖有限公司的新廠區,機器轟鳴運轉,工人們(men) 正忙著打包,方形米磚堆成了小山。“這兩(liang) 年,我們(men) 開通了線上銷售渠道,現在不僅(jin) 每天自己直播,也同時與(yu) 百餘(yu) 名網絡主播合作,日銷售大米近5000單。”高珊告訴記者,公司生產(chan) 的“綠荷”牌大米由於(yu) 品質好、可追溯,逐漸得到了網絡消費者的認可。

  圍繞鐵嶺大米中高端市場定位,鐵嶺借勢采用“互聯網+”模式打通鐵嶺大米與(yu) 外界需求的雙向鏈接,積極探索電子商務助力品牌宣傳(chuan) 的新思路、新路徑和新模式。利用開設線上銷售平台、開展大型直播等多種形式,開創了鐵嶺大米省外傳(chuan) 播的新模式,給鐵嶺大米品牌以立體(ti) 化展示。

  線上線下的多種銷售渠道讓鐵嶺大米銷售路子越來越寬廣,此外,鐵嶺還采取多層次、立體(ti) 化方式宣傳(chuan) 推介品牌,擴大受眾(zhong) 群體(ti) ,提高知名度。鐵嶺市每年組織全市農(nong) 事企業(ye) 參加中國國際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會(hui) 、沈陽國際農(nong) 業(ye) 博覽會(hui) 等省內(nei) 外各類農(nong) 博會(hui) 和展銷會(hui) ,對全市知名大米品牌進行集中宣傳(chuan) 推介。

  2022年,全市組織大米農(nong) 事企業(ye) 參加線上、線下各類農(nong) 產(chan) 品展銷會(hui) 、農(nong) 交會(hui) 等15次,在拓寬大米銷售渠道的同時,樹立了品牌形象,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米粒晶瑩、剔透,煮成熟飯香鬱撲鼻,口感細膩……如今,鐵嶺大米的綜合品質越來越好,通過網絡直播、參加展銷會(hui) 等方式被更多消費者所熟知、認可,在市場上闖出了一片天地,每年全市大米近一半外銷,農(nong) 民的收入也隨之不斷增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