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宣講接地氣 線上線下聚合力
12月20日上午,新中國第一批電影放映員、“河北好人”張子誠早早來到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西苑街道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ju) 著幾張他收藏的電影海報,繪聲繪色地向社區誌願者們(men) 講述《走出西柏坡》的故事。
“太行巍峨入雲(yun) 端,燕趙坦蕩天地間,美麗(li) 河北宏圖展……”一大早,新華區校園社區內(nei) ,著名京東(dong) 大鼓表演藝術家袁忠海韻味十足的唱腔高亢激昂。很快,此次《定叫日月換新天》的表演片段被同步上傳(chuan) 到新媒體(ti) 平台,兩(liang) 個(ge) 月間點擊量超12萬(wan) 。
張子誠和袁忠海都是新華區銀發文“e”宣講團的成員。該宣講團成立2年來,積極吸納熱愛北方曲藝、相聲、歌曲等文藝形式的老藝術家和部分居民文藝骨幹,利用京東(dong) 大鼓、西河大鼓、京劇等人民群眾(zhong) 喜愛的演藝形式編寫(xie) 歌詞、編排節目,用群眾(zhong) 聽得懂、記得住的“方言土話”把黨(dang) 的理論“唱出來”“演出來”“展出來”。
新華區統籌各方資源,以群眾(zhong) 身邊的宣講員為(wei) 重點,著力搭建線上線下結合的立體(ti) 宣講體(ti) 係,全麵提升宣講的感染力、影響力。通過舉(ju) 辦“尋找新華好聲音”理論宣講比賽、線上征集宣講微視頻等形式,選出理論素質好、文藝特長突出的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組建“紅領巾”宣講團、“中堅接力棒”宣講團、道德模範宣講團等一批基層宣講隊伍。同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新媒體(ti) 平台,積極探索“新媒體(ti) +理論宣講”模式,全域打造家門口理論宣講小站,試點推出35個(ge) 理論宣講廣播站,並利用微信公眾(zhong) 號等新媒體(ti) 平台進行現場直播、集中展示,讓理論宣講入腦入心。
“我們(men) 以‘唱、講、演、賽、畫、展’等形式,實現黨(dang) 的創新理論宣傳(chuan) 宣講線上線下、台上台下互補融合,讓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傳(chuan) 播更接地氣、更有活力。”新華區委書(shu) 記劉振乾介紹,自基層宣講全麵啟動以來,新華區已麵向基層群眾(zhong) 開展活動2200餘(yu) 場,錄製宣講微視頻20餘(yu) 個(ge) ,覆蓋10萬(wan) 餘(yu) 人次。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26日 10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