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投資,重大工程挑大梁(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
開欄的話
今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從(cong) 今天起,本報推出“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專(zhuan) 欄,深入采訪經濟工作重點領域、重點行業(ye) 的新作為(wei) 新氣象,充分反映開局之年各地區各部門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要求,勠力同心、勇毅前行,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的生動實踐,充分展現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進一步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神州大地辭舊迎新,重大工程建設步履鏗鏘。
海下千米勘探深鑽。1月2日,“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完成了第一口井的表層噴射作業(ye) 。12口井的鑽井總井深超過6萬(wan) 米,可使“深海一號”的天然氣高峰年產(chan) 量增至45億(yi) 立方米,相當於(yu) 海南島2021年天然氣消耗量的90%。
湛江灣內(nei) 盾構掘進。廣州至湛江高鐵湛江灣海底隧道施工現場,“永興(xing) 號”盾構機成功穿越海域段,進入湛江主城區。這個(ge) 總投資近千億(yi) 元的項目通車後,將實現廣州中心城區至湛江中心城區90分鍾互達。
膠東(dong) 半島山間築壩。1月1日,國網新源山東(dong) 文登抽水蓄能電站首批機組投產(chan) 發電,為(wei) 山東(dong) 電網增加了60萬(wan) 千瓦優(you) 質調峰能力。電站設計年發電量27億(yi) 千瓦時,預計今年年底前6台機組全麵投產(chan) 。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hui) 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
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突出矛盾。充分發揮投資的關(guan) 鍵作用,重大項目密集開工,基礎設施投資提速,著力發揮內(nei) 需拉動作用,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國內(nei) 市場的需求潛力,推動我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固根基、穩增長,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總高度約160米、總重量超3萬(wan) 噸、單層甲板麵積相當於(yu) 10個(ge) 籃球場,2022年12月7日,亞(ya) 洲最大海上石油生產(chan) 平台恩平15—1在珠江口盆地投用。
“平台安裝設備及係統近600台套,是常規海上平台的2倍,可以實現鑽井、修井、無人化遠程操控、二氧化碳回注封存等多項功能。”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鄧常紅介紹,通過配備我國海上首套自主研發的7600千瓦原油發電機組,打破國外壟斷,工程降低投資約6800萬(wan) 元,節省年度維保費用約30%。恩平15—1油田群全麵投產(chan) 後,高峰日產(chan) 石油將近5000噸,為(wei)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注入強勁動力。
一路向北,千餘(yu) 公裏外的長江江蘇段上,主跨2300米的世界最大跨度懸索橋——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建設正酣。近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入樁基,輔塔41根樁基鋼護筒全部澆築完成。“樁基采用直徑2.2米、樁長99.5米的鑽孔灌注樁,克服水位變化、寒潮等不利影響,曆時50多天順利完成。接下來我們(men) 要全力衝(chong) 刺大橋南塔首根樁任務。”來自中交二航局的項目副經理周宴平幹勁十足。
從(cong) 西部內(nei) 陸到東(dong) 部沿海,從(cong) 南海之濱到北國邊陲,放眼神州大地,固根基、揚優(you) 勢,補短板、強弱項,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穿山越嶺、長虹飛架,交通建設步穩蹄疾。京雄商高鐵雄安新區至商丘段、西寧至成都高鐵、南通至寧波高鐵等開工建設,中西部國家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加快打通,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上海小洋山北作業(ye) 區集裝箱碼頭工程穩步推進,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網更加完善。
尋油找氣、追風逐日,能源建設有力有序。四川盆地新增萬(wan) 億(yi) 立方米頁岩氣資源量、西氣東(dong) 輸四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工,油氣供應能力得到增強;白鶴灘至江蘇、白鶴灘至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等陸續投產(chan) ,電力輸送通道布局持續優(you) 化;第二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等加緊建設,清潔能源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鏟車穿梭、高峽築壩,水利建設投資創新高。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黃河下遊防洪治理等防洪骨幹工程重點推進,雲(yun) 南滇中引水等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加緊建設,2022年1至11月,我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超1萬(wan) 億(yi) 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建設完成投資最多的一年。
“我國交通、水利、能源、物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等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增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介紹,2022年1至11月,我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9%,增速連續7個(ge) 月回升;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3%,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惠民生、利長遠,重大工程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
2022年12月26日,隨著C57次複興(xing) 號動車組列車從(cong) 成都開出、駛往西昌,全長915公裏的新成昆鐵路全線通車,相比原有老成昆鐵路上的普速列車,成都到昆明運行時間由19個(ge) 小時縮短到約7個(ge) 小時。
對於(yu)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村民沙馬小林而言,這是一條充滿期待和夢想的線路,“我參與(yu) 了越西站的建設,每個(ge) 月工資將近5000元,收入增加不少。鐵路開通後,在成都上大學的孩子回家方便多了。”
新成昆鐵路全線貫通,沿線豐(feng) 富的礦產(chan) 、旅遊資源優(you) 勢得以加速轉化。“早上把蘋果摘下來,中午就能送到成都,太好了!”越西縣新民鎮大屯村的村民們(men) ,盼望著好蘋果第一時間走出去。
促協調、惠民生,一大批基礎設施抓緊落地。
持續改善縣級醫院設施條件,補齊鄉(xiang) 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礎醫療設備配備,預計到2025年全國至少1000家縣醫院將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紮實推進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完善防汛抗旱、防震減災等骨幹設施,提升應急管理能力……2022年1至11月,全國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公共設施管理業(ye) 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9.6%、11.6%;社會(hui) 領域投資增長12.5%。
謀創新、增動能,一大批重大項目加速啟動。
在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及儲(chu) 能電池武漢基地項目三期三標段,千名建設者正忙碌作業(ye) ,20餘(yu) 台大型機械設備全麵投用。“過年期間將有近半數工人堅守崗位,力爭(zheng) 25天完成基礎建設、89天完成主體(ti) 結構封頂,助力這個(ge) 百億(yi) 項目跑出‘加速度’。”中國建築二局項目負責人王國太介紹,中創新航武漢基地全部建成達產(chan) 後,每年生產(chan) 的動力電池可以裝配超50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2022年1至11月,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23%。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麵臨(lin) 不少風險挑戰。推進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ti) 係、超前布局新型基礎設施,蘊含著廣泛的運用場景和投資空間,能夠為(wei)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劉立峰認為(wei) 。
強支撐、增動力,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統籌眼前與(yu) 長遠,各地區各部門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形成推動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
善用融資支持,強化協調配合,打好投資政策組合拳。
在貴州貴安新區,總投資約138.5億(yi) 元、規劃用地約1760畝(mu) 的東(dong) 數西算貴安新區算力產(chan) 業(ye) 集群配套項目正加緊建設。
“項目投資大、周期長,得益於(yu) 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保障了施工進度。”貴州貴安產(chan) 業(ye) 投資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王灝介紹,2022年8月底,公司申報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9月18日便取得授信並獲得投資13.85億(yi) 元,“高效的審批流程為(wei) 順利開工奠定了基礎,預計每年節省利息逾1200萬(wan) 元,項目將推動數字技術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領域全方位深度融合。”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司長羅國三介紹,截至2022年11月底,兩(liang) 批共7399億(yi) 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個(ge) 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2022年全年6400億(yi) 元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已下達完畢,項目開工率達近5年最高水平。
優(you) 化投資環境,提振市場信心,加大對民間投資支持力度。
在浙江湖州長興(xing) 縣,國家電投“和平共儲(chu) ”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現場,挖機鏟車忙碌作業(ye) ,一派熱火朝天……
作為(wei) 民間資本,長興(xing) 太湖能穀科技有限公司向項目投資了1億(yi) 多元。“在項目規劃建設期間,長興(xing) 當地不僅(jin) 有專(zhuan) 員對接服務,還承諾給予部分政策優(you) 惠,堅定了我們(men) 的投資信心。”公司負責人吳建斌期待,能與(yu) 國有企業(ye) 加強合作,紮根智慧儲(chu) 能領域,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2022年,國家發改委印發相關(guan) 政策文件,提出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ou) 化民間投資社會(hui) 環境等6個(ge) 方麵21條政策措施,用市場辦法、改革舉(ju) 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下一步,我們(men) 將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聚焦重點領域和國家重大戰略,加強項目儲(chu) 備和前期工作,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增強投資增長內(nei) 生動力。健全投資項目融資機製,依法合規加強重大項目資金保障。”羅國三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