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浙江仙居:“東籬之家”用愛心築起成長階梯

發布時間:2023-01-03 16:01:00來源: 人民網

  隨著社會(hui) 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nong) 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nong) 村也隨之產(chan) 生了一個(ge) 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ti) ——留守兒(er) 童。由於(yu) 長期缺乏父母陪伴關(guan) 愛,一定比例的留守兒(er) 童存在心理失衡、道德失範、學業(ye) 失教、生活失助或安全失管等問題。

  據有關(guan) 研究機構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留守兒(er) 童心理發展報告顯示,超19%的留守兒(er) 童有較強自卑心理,近10%的留守兒(er) 童有過被遺棄的感覺。針對留守兒(er) 童的失範行為(wei) 幹預、厭學心理疏導亟需加強。

  在手機上打開“浙裏辦”APP,搜索台州仙居板塊中的“東(dong) 籬之家”應用,一張數字地圖、一個(ge) 成長碼一目了然。此外,“童心向黨(dang) ”“陽光在線”“仙燕樂(le) 園”“微心願”四大模塊更是集合了關(guan) 愛保護留守兒(er) 童的各類資源,一應俱全。

  這款於(yu) 2021年12月8日正式上線的留守兒(er) 童德育智護(“東(dong) 籬之家”)應用,縱向貫通縣、鄉(xiang) 、村、家、校多個(ge) 層級,橫向協同教育、民政、公安等10多個(ge) 部門,整合了社會(hui) 資源,打破了數據“壁壘”,實現了對留守兒(er) 童群體(ti) 的精準化管理和服務。

  據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底,該應用已為(wei) 留守兒(er) 童提供心理健康輔導等服務1000餘(yu) 次,累計預警並處置留守兒(er) 童出入網吧、打架鬥毆等問題658次,問題留守兒(er) 童教育轉化率(紅黃碼轉化為(wei) 綠碼)提高到96%。

  一圖一碼

  織密精準守護網

  “仙居外出經商務工人員多,全縣共有留守兒(er) 童6343名。”仙居縣委宣傳(chuan) 部精神文明指導中心副主任崔笑燕說,“且留守兒(er) 童問題涉及部門單位多,存在資源重複分散、供需對接不暢等問題。”

  近年來,以留守兒(er) 童關(guan) 愛問題為(wei) 切入點,依托仙居縣關(guan) 愛留守兒(er) 童工作的區域道德品牌“東(dong) 籬之家”,按照數字化改革要求,仙居縣積極謀劃了留守兒(er) 童德育智護(“東(dong) 籬之家”)應用。

  據了解,該應用是仙居縣委宣傳(chuan) 部建立的留守兒(er) 童關(guan) 愛保護工作一站式管理係統,重點打造“一圖知底數”“一碼護成長”“一鍵享資源”三大子場景。

  在“東(dong) 籬之家”應用中,位於(yu) 頁麵最上方的“數字地圖”集中顯示了留守兒(er) 童、教育實踐基地和社會(hui) 服務團隊在全縣20個(ge) 鄉(xiang) 鎮街道的分布情況。

  根據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關(guan) 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仙居縣統一留守兒(er) 童認定標準,打通全國農(nong) 村“三留守”人員信息管理係統、流動人口管理係統、學籍管理係統等11個(ge) 數源係統,歸集留守兒(er) 童及其家庭成員、家庭住址、就讀學校、出生年月、父母工作及收入情況等12項數據元素。截至2022年11月底,留守兒(er) 童數據庫已納入留守兒(er) 童6345名。

  與(yu) 此同時,仙居縣積極建設德育實踐資源數據庫,歸集了兒(er) 童之家、鄉(xiang) 村學校少年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500多家教育實踐基地的位置、開設課程、教師資源、開放時間、管理人員、預約方式等6類數據。

  一圖知底數,綜合“兩(liang) 庫”數據,仙居縣繪製了“東(dong) 籬之家”數字地圖,可實時動態展示各鄉(xiang) 鎮(街道)現有留守兒(er) 童和德育實踐資源情況,幫助政府部門了解供需缺口、科學配備德育資源,為(wei) 開展精準幫扶夯實基礎。

  此外,針對留守兒(er) 童心理失衡、行為(wei) 失範、安全失管等突出問題,“東(dong) 籬之家”應用還根據留守兒(er) 童注冊(ce) 登記信息,自動生成專(zhuan) 屬“成長碼”,實行一人一碼、三色預警、跟蹤服務。

  2022年11月,“東(dong) 籬之家”應用通過公安重點域智控係統人臉抓拍識別到某未成年人進入酒吧,立即將其成長碼轉為(wei) 紅碼,通過係統、短信等方式通知該未成年人的編組人員(家長、日常監護人、教師、職能部門)聯合處置,由其老師與(yu) 監護人一同前往酒吧尋找並開展談話教育,市場監管局、公安局等職能部門趕赴該酒吧對酒吧負責人進行處理。

  一碼護成長。幫扶團隊將留守兒(er) 童的在校表現、生活表現、心理狀態等情況上報平台,管理後台對綜合信息進行大數據分析,提出管理服務參考意見,供家長、教師、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查看,及時掌握留守兒(er) 童家庭情況、心理健康狀況、權益維護訴求等信息。

  “綠碼表示正常安全;黃碼表示出現一般問題,我們(men) 會(hui) 安排相關(guan) 服務團隊跟進幫扶;紅碼表示出現嚴(yan) 重問題,我們(men) 會(hui) 整合各方力量采取措施幹預。”崔笑燕表示,建立“三色賦碼”機製,能夠準確研判留守兒(er) 童學習(xi) 、生活、情感、心理等問題嚴(yan) 重程度,推動留守兒(er) 童各類問題分級分類處置,實現應管盡管、早管真管。

  據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底,通過“東(dong) 籬之家”應用幫扶已實現留守兒(er) 童紅碼轉黃碼96名、黃碼轉綠碼207名。

  德育課程在線學

  一鍵共享校外實踐資源

  點擊進入“東(dong) 籬之家”應用中的“德育課程”模塊,由仙居縣文明辦、教育局、團縣委、婦聯等部門在線投放的紅色資源內(nei) 容豐(feng) 富多樣,旨在加強對留守兒(er) 童的黨(dang) 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

  據統計,截至目前,紅色課程、好故事微宣講等欄目的在線觀看人數已達6200多人次。

  未成年人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對他們(men) 進行法律意識培養(yang) 和法律素質教育很有必要,但針對留守兒(er) 童群體(ti) 的普法教育往往付之闕如。深入了解留守兒(er) 童群體(ti) 的普法訴求,向他們(men) 提供更加優(you) 質化、多元化的普法教育顯得格外重要。

  德育課程在線教育中開設有“普法教育”“安全教育”等課堂,留守兒(er) 童可在線點播收看,解決(jue) 線下關(guan) 愛基地德育資源不足的問題。“線上就能學習(xi) 法律知識,觀看學習(xi) 還能獲得積分。”一名留守兒(er) 童表示,在“普法教育”中,法律快車、學法園地等欄目深受他們(men) 的喜愛。

  除了線上的德育課程學習(xi) ,為(wei) 豐(feng) 富留守兒(er) 童的線下實踐活動,應用中還設置了“仙燕樂(le) 園”模塊。進入該模塊,活動公告上依次展示著各類青少年活動信息,頁麵中間的“仙燕歸巢”“藝術培訓”“鄉(xiang) 村少年宮”“勞動實踐”等子模塊充分整合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機構社會(hui) 實踐活動信息,提供活動發布、線上報名、預約、繳費、積分兌(dui) 換等功能,方便留守兒(er) 童享受校外實踐資源。

  “以前誌願者過來,還要提前聯係我。現在好了,大家可以通過‘仙燕樂(le) 園’來發布活動,我們(men) 也會(hui) 根據平台上的信息,組織孩子們(men) 參與(yu) 各類實踐活動,非常方便。”仙居縣下各鎮“東(dong) 籬之家”關(guan) 愛基地負責人王雪娟說。

  截至目前,仙居的643個(ge) 實踐基地已完成100%入駐,“仙燕歸巢”大學生寒暑期社會(hui) 實踐活動、藝術培訓、鄉(xiang) 村少年宮等公益項目活動已累計開展30餘(yu) 場。

  多方協同

  健全留守兒(er) 童聯合關(guan) 愛機製

  “東(dong) 籬之家”應用中有一個(ge) 特殊的供需板塊——“陽光在線”。該板塊自開設至今,為(wei) 許多留守兒(er) 童帶去了嗬護心田的“一縷陽光”。

  2022年,仙居一初中女生李小紅(化名)親(qin) 眼看見母親(qin) 自殺,受到打擊,內(nei) 心掙紮分裂。其認為(wei) 是父親(qin) 與(yu) 母親(qin) 吵架害死母親(qin) ,對父親(qin) 產(chan) 生怨恨,負麵情緒難以化解。後通過“東(dong) 籬之家”平台,李小紅(化名)與(yu) 心理專(zhuan) 家進行了視頻連線。經過專(zhuan) 家的多次心理疏導後,李小紅(化名)心中鬱結解開,與(yu) 父親(qin) 重歸於(yu) 好。

  “陽光在線”板塊可以根據專(zhuan) 家列出的常見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谘詢,還能在“心理測評”欄目中結合近期個(ge) 人主觀感受描述進行自我測評。同時,家長也可以通過收看心理健康微課,學習(xi) 青少年抑鬱、孩子情緒信號的認識與(yu) 應對,以及如何幫助青少年擺脫網絡沉迷等知識。

  除了通過應用與(yu) 仙居縣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專(zhuan) 家團隊線上聊天,留守兒(er) 童也可通過應用線上預約、線下谘詢。

  “留守兒(er) 童容易出現內(nei) 向敏感、自卑暴躁、沉迷網絡等問題,我們(men) 對需要心理輔導的留守兒(er) 童進行服務。”仙居紅十字心理救援隊隊長、仙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主任李佳凝說,“我們(men) 半個(ge) 月會(hui) 進行一次主題服務,也會(hui) 有留守兒(er) 童定期到中心來。截至目前,我們(men) 已為(wei) 50多人次留守兒(er) 童提供了輔導谘詢服務。”

  針對“陽光在線”板塊的升級工作,崔笑燕表示,後續將對陽光在線的線上服務進行完善,組織專(zhuan) 業(ye) 心理谘詢師和誌願者,線上提供心理健康輔導和谘詢服務。

  “我的願望是能夠收到洋娃娃和牛奶”“我的願望是能有一套素描工具”“我身高165cm,希望能有一套夏季運動服”……在東(dong) 籬之家的“微心願”板塊裏,留守兒(er) 童一旦發布微心願信息,299支服務團隊的成員在上麵進行認領,形成“發布—認領—反饋”工作閉環,實現線上線下精準服務。

  據統計,截至目前,服務團隊已幫助留守兒(er) 童完成微心願共547個(ge) 。

  “以前我們(men) 去學校,給孩子們(men) 送書(shu) 包送文化課,但是我們(men) 不知道這些是不是孩子需要的。”崔笑燕說,“現在‘東(dong) 籬之家’搭建了供需平台,我們(men) 可以根據孩子們(men) 發布的微心願,進行精準服務。”

  此外,為(wei) 健全留守兒(er) 童聯合關(guan) 愛機製,近年來,仙居縣積極構建由法治力量、德治力量、行業(ye) 力量組成的“三力聯動”幫扶庫。其中,“法治力量”包括片區民警、巡回法庭法官、律師等,主要提供權益維權等服務;“德治力量”包括社工、誌願者、村幹部、網格員等,主要提供學業(ye) 輔導、心理疏導等服務;“行業(ye) 力量”包括教育、民政、婦聯等13個(ge) 部門工作人員,主要提供物質救助、安全教育等服務。

  通過整合網格微幫扶、部門共幫扶、社會(hui) 齊幫扶三方資源力量,仙居縣實現留守兒(er) 童關(guan) 愛守護3分鍾分流入庫、5分鍾明責到人、1小時快速組團,確保幫扶服務“零拖延”“零距離”。

  據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底,“三力聯動”幫扶庫已包括624名網格員、41名律師、27名片區檢察官、332名片區民警、1200多名誌願者,已為(wei) 2958名留守兒(er) 童提供過5205次幫扶。

  仙居縣委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吳凱表示,仙居將繼續拓展應用功能,聚焦學校周邊托管亂(luan) 象,待教育部門上線課後托管相關(guan) 應用後,進行應用鏈接,方便家長通過應用實時了解孩子托管情況。同時,優(you) 化賦碼機製,根據使用情況,迭代完善轉碼規則,推動問題分類更科學、處置舉(ju) 措更精準。此外,還將不斷拓寬服務對象,持續迭代德育智護機製模式,從(cong) 留守兒(er) 童向困境兒(er) 童、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等其他未成年人群體(ti) 拓展,讓應用發揮更大功效,守護更多孩子健康成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