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琉璃官窯廠“蝶變” 北京門頭溝琉璃文創園今年運營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孟竹)日前,記者從(cong) 門頭溝區兩(liang) 會(hui) 上獲悉,門頭溝龍泉鎮琉璃渠村的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園基本完工,這座有著759年曆史的皇家琉璃官窯廠“蝶變”成為(wei) 的現代化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園於(yu) 今年正式運營。
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園的前身是琉璃製品廠,始建於(yu) 1263年,一直為(wei) 故宮、天安門、天壇、頤和園等皇家建築燒製琉璃製品,被譽為(wei) “中國皇家琉璃之鄉(xiang) ”。琉璃燒製技藝是門頭溝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為(wei) 了讓琉璃燒製技藝煥發新生,滿足城市更新、古建修複對高品質琉璃構件的需要,2019年門頭溝區在琉璃製品廠原址打造琉璃文創園。
為(wei) 讓“窯火重燃”,門頭溝區對老窯址實施保護性改造提升和轉型升級。園區麵積共計3萬(wan) 多平方米,除新建一處1200平方米的廠房外,其餘(yu) 建築均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提升和修複,盡可能保留原有的空間特色與(yu) 工業(ye) 遺存,形成工業(ye) 文化與(yu) 現代科技文化相互交融的景觀。園區將以保護傳(chuan) 承琉璃燒製非遺技藝為(wei) 核心,打造集非遺文化國際交流及展覽、非遺研學、特色餐飲、民宿、文創辦公等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性場文創園。
琉璃展廳內(nei) ,用琉璃瓦擺出的故宮三大殿屋脊造型懸掛半空;走進隧道窯,由琉璃瓦片拚成不同地域的“琉璃”文字光影映射於(yu) 地麵……行走園區內(nei) ,隨處可見以“泛博物館”概念打造的沉浸式琉璃曆史文化展陳、實操體(ti) 驗等內(nei) 容,讓遊客沉浸式體(ti) 驗傳(chuan) 統文化。
為(wei) 了留住老手藝,保障古法琉璃燒製技藝傳(chuan) 承和研究,園區請回6位掌握官式琉璃燒製技藝吻作、釉作、窯作師傅,恢複一口素燒倒焰窯,複建一口釉燒倒焰窯,采用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相結合的手段,在恢複原汁原味的古法燒造技藝的同時,還依托故宮博物院的專(zhuan) 家、學者資源共同開展琉璃文物的恢複性研究。
據悉,門頭溝金隅琉璃文創園建設、景觀、民宿裝修工程已基本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家具裝飾、照明亮化、導向標識、設備調試、展陳優(you) 化等工程內(nei) 容,同時園區招商工作已啟動,將引入優(you) 秀非遺工作室、網紅餐飲、特色書(shu) 店、咖啡、文化創意類企業(ye) 。屆時,文創園區也將成為(wei) 門頭溝區又一文化消費新地標。
下一步,門頭溝區將聯合更多優(you) 秀的非遺傳(chuan) 承單位將金隅琉璃文創園打造成為(wei) 以琉璃文化傳(chuan) 承為(wei) 核心、多種非遺技藝傳(chuan) 承共融為(wei) 特點、具備國際交往功能的國內(nei) 一流文創園區,同時還將為(wei) 中小學生提供沉浸式體(ti) 驗項目,讓廣大青少年領略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讓古老的琉璃燒造重放異彩。“我們(men) 將深化與(yu) 園區的對接工作,著力拓展非遺衍生品、文創產(chan) 品開發途徑,帶動非遺生產(chan) 性保護,促進琉璃文化創意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門頭溝區委宣傳(chuan) 部文化創意促進中心主任孫華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