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二期今年基本完工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李博)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全社會(hui) 固定資產(chan) 投資超千億(yi) 元,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
記者從(cong) 北京通州區“兩(liang) 會(hui) ”獲悉,2023年,北京通州區將牢牢把握城市副中心戰略定位,加快打造北京新“一翼”,全力推動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
綠心三大文化設施將精彩亮相
2023年,城市副中心將不斷夯實和拓展城市框架,更大力度推進重大項目、重點區域建設。繼續保持千億(yi) 以上投資規模,推動投資向高精尖產(chan) 業(ye) 、民生等領域傾(qing) 斜。
加快推進運河商務區重點組團、文化旅遊區北部地塊四大產(chan) 業(ye) 項目和各類總部項目建設,實現行政辦公區二期基本完工,綠心三大文化設施精彩亮相、人民大學通州校區一期建成投用。全力確保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東(dong) 六環入地改造、六環高線公園、地鐵6號線南延、M101線、通州堰等重大項目實施。推動特色小鎮聯動發展,著力加快張家灣設計小鎮北建院、北谘公司新總部,台湖演藝小鎮圖書(shu) 城和宋莊首開印象街等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副中心多點開花、各美其美的小鎮集群發展新格局。
更大尺度推進新老、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持續推動街區功能再造、空間重塑、環境改善和品質提升。有序推進南大街騰退保護更新,加快市政交通基礎設施改造等相關(guan) 專(zhuan) 項規劃編製。新開工15個(ge) 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完成一批續建工程。深化實施“六小村”等7個(ge) 棚改項目,啟動怡樂(le) 園二區等家園中心建設,促進老城醫療、養(yang) 老、體(ti) 育等公共服務功能持續提升。
更大格局建設與(yu) 北三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持續完善共建、共管、共治、共享對接機製,加快地鐵平穀線等建設,織密交通“一張網”;圍繞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謀劃,加強北運河、潮白河綜合治理,合力打造生態“一盤棋”;加速先進製造、配套服務等適宜產(chan) 業(ye) 向北三縣延伸布局,探索促進職住平衡實施路徑,拓展深化產(chan) 業(ye) 發展“一條鏈”;完善與(yu) 北三縣政務服務大廳線上互動和聯動辦理機製,擴大通辦事項範圍,推進區域政務服務“一站式”;增強養(yang) 老、教育、醫療衛生、文化旅遊等資源輻射能力,加速公共服務“一條線”,推動形成更加緊密的一體(ti) 化發展格局。
打造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基金財富港”
2023年,城市副中心將堅持“五子”聯動,準確把握產(chan) 業(ye) 迭代發展、集群發展、綠色發展新趨勢,聚焦六大產(chan) 業(ye) 延鏈、補鏈、強鏈,全力推動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壯大、集聚成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全麵激發產(chan) 業(ye) 要素資源活力,持續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用地供給,穩步推進“用地清單製”改革,加快出台工業(ye) 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創新實施存量空間盤活利用政策,推進產(chan) 業(ye) 項目與(yu) 存量空間的有效銜接,動態完善產(chan) 業(ye) 地圖。充分釋放千億(yi) 固定資產(chan) 投資紅利,以投資促招商、以項目促落地,吸引導入更多優(you) 質資源。
全力抓好創新驅動發展,圍繞重點產(chan) 業(ye) 鏈目標企業(ye) ,加快推進創新型、高成長性企業(ye) 集聚,加速培育頭部企業(ye) 集群。進一步豐(feng) 富金融業(ye) 態,大力引進銀行、證券、保險、理財、資管等金融機構,建設“基金財富港”,加快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全球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推動金融業(ye) 數字化創新與(yu) 試點,加快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建設,支持開展數字資產(chan) 交易。深入實施元宇宙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提升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發展競爭(zheng) 力。加強新型研發機構、科研機構、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等資源導入和培育,高標準建設國家網絡安全產(chan) 業(ye) 園,持續優(you) 化創新創業(ye) 生態。
積極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深入開展文旅區項目招商,有序推進奧特萊斯和免稅店建設,力促城市運動中心項目選址落地。推動遠洋樂(le) 港、富力廣場等開業(ye) 運營,加速形成新的消費聚集。完善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精準補建便民商業(ye) 服務設施,促進生活服務業(ye) 提質升級。引導更多商貿流通企業(ye) 、老字號企業(ye) 創新轉型,拓展電商、網絡賣貨、雲(yun) 逛街等消費新體(ti) 驗。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等消費業(ye) 態,打造“環球影城×大運河”國際消費體(ti) 驗區,全力推進景區消費向全域消費、日間消費向全時消費、傳(chuan) 統消費向新興(xing) 消費轉變。
加快研究出台國際組織落戶支持政策
2023年,城市副中心將穩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釋放“兩(liang) 區”政策紅利,深耕副中心製度創新體(ti) 係,爭(zheng) 取在財富管理、綠色金融等方麵開展先行先試。不斷擴容“兩(liang) 區”項目庫,推動更多優(you) 質項目、前沿成果落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優(you) 化重點外資企業(ye) 服務,加快研究出台國際組織落戶支持政策,積極營造更具競爭(zheng) 力的國際人才發展環境,全力打造對外開放的副中心樣板。
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優(you) 質共享,不斷擴大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麵和受益麵,開工建設文旅區中小學,確保台湖鎮公租房小學、東(dong) 方廠安置房幼兒(er) 園等投入使用。啟動運河小學教育集團等第三批集團化試點,推動城鄉(xiang) 教育更加均衡。加快職業(ye) 院校特色專(zhuan) 業(ye) 建設,促進產(chan) 教融合、創新發展。著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積極構建“三甲醫院+社區醫院”緊密型醫療聯合體(ti) ,啟動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建設,有力保障市疾控中心遷建和友誼醫院二期、安貞醫院、區疾控中心等項目推進。完善院前急救網絡體(ti) 係建設,增強家庭醫生服務效能,大力創建全國健康促進區。持續發展文化體(ti) 育事業(ye) ,力爭(zheng) 大運河國家5A級景區創建成功,推進通州古城、路縣故城、張家灣古鎮等區域保護工作,辦好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等特色活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