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承德: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築牢京津生態屏障

發布時間:2023-01-06 09:53:00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2年的日曆已穩穩合上,承德奮鬥者把前行的足跡深深鐫刻在紫塞大地。

  置身塞罕壩的百萬(wan) 畝(mu) 林海,“綠色長城”阻沙涵水,守護京津生態安全;走進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四岔口鄉(xiang) 的連綿群山,豐(feng) 寧抽水蓄能電站8號機組正式投產(chan) ,更多綠電輸入北京;在河鋼承鋼的製造車間,全球領先的亞(ya) 熔鹽法綠色清潔提釩生產(chan) 線運營投產(chan) ,引領著世界提釩技術的綠色升級……

  向生態要效益,向綠色求發展。“承德是京津冀水源涵養(yang) 功能區和京津冀西北部生態環境支撐區,承德的優(you) 勢在生態,責任在生態,發展的潛力和希望也在生態。”承德市委書(shu) 記柴寶良表示,承德堅決(jue) 扛起首都“兩(liang) 區”建設的政治責任,圍繞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著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等方麵抓好落實,堅決(jue) 走出一條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兩(liang) 區建設”書(shu) 寫(xie) 生態綠色之美

  冬日的塞罕壩寒風凜冽,但茫茫林海依舊充滿生機。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大喚起分場下河邊營林區一片林地內(nei) ,與(yu) 落葉鬆混交的水曲柳較2021年又高出不少。2022年,試種的3000多株林下參也長勢喜人。

  “我們(men) 塞罕壩是中國綠色發展的一個(ge) 縮影。60多年前那個(ge) ‘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早已不在,如今的塞罕壩,是‘河的源頭、雲(yun) 的故鄉(xiang) 、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塞罕壩機械林場黨(dang) 委書(shu) 記安長明介紹說,目前,塞罕壩機械林場有森林麵積115.1萬(wan) 畝(mu) ,森林覆蓋率達82%,每年可涵養(yang) 水源2.84億(yi) 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萬(wan) 噸,釋放氧氣59.84萬(wan) 噸,切實築牢了京津生態安全屏障。

  不隻是塞罕壩,“2022年,承德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大力實施了張承壩上造林、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生態修複工程,進一步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承德市林業(ye) 和草原局局長李浩說,現在,承德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0.03%,居華北地區首位;林地麵積3556萬(wan) 畝(mu) ,占京津冀有林地麵積的32%;12個(ge) 縣(市、區)獲得“河北省森林城市”稱號,在河北率先實現森林城市全覆蓋。

  潮河是北京重要飲用水源地。“以前,很多村民在潮河河道裏種莊稼,打完的農(nong) 藥瓶子也直接扔到河裏,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承德市灤平縣虎什哈鎮西營房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李樹民說,現在不一樣了,不僅(jin) 白鷺、天鵝時常出現,野生灰鶴的數量也從(cong) 幾隻增加到現在的100多隻,“這和我們(men) 退田還河,修複生態是分不開的。”

  為(wei) 了保護水生態環境,承德開展了治水、管水、涵水、護水、節水、保水六大專(zhuan) 項行動,推進了“800裏灤河水質保護工程”和“潮河200裏淨水廊道工程”,並在河北率先建立了河湖長責任製,持續打造暢通、清潔、安全、健康的河湖生態空間。

  “我們(men) 還與(yu) 北京市密雲(yun) 區、懷柔區、延慶區及張家口市建立了‘兩(liang) 市三區’會(hui) 商預警、水質監測、聯合執法、斷麵跟蹤等聯防聯控聯建機製,與(yu) 內(nei) 蒙古錫林郭勒盟建立了水環境協調調度機製,形成了區域聯防聯治、共建共享的格局。”承德市水務局二級調研員劉誌遠表示。現在,承德的生態之美正在持續顯現。

  “低碳思維”繪就產(chan) 業(ye) 綠色畫卷

  灤河東(dong) 去,湧至豐(feng) 寧滿族自治縣四岔口鄉(xiang) 永利村界內(nei) ,四周高山聳立,峰嶺環抱,水流湍急,就是這片神奇而充滿魅力的山水,為(wei) 豐(feng) 寧抽水蓄能電站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能。

  2022年12月16日,豐(feng) 寧抽水蓄能電站8號機投產(chan) 發電。至此,該電站累計投產(chan) 機組數量達到7台,投產(chan) 容量為(wei) 210萬(wan) 千瓦。

  “豐(feng) 寧抽水蓄能電站12台機組將於(yu) 2024年實現全部投產(chan) ,全部投產(chan) 後,預計年發電量達66.12億(yi) 千瓦時,可滿足260萬(wan) 戶家庭一年的用電,年可節約標準煤48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0萬(wan) 噸。”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說,此前豐(feng) 寧抽水蓄能電站已有力支撐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100%綠電供應。

  這是承德綠色低碳發展的一個(ge) 體(ti) 現。近年來,承德摒棄資源依賴的發展老路,積極探索“生態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生態化”路徑,構建了清潔能源、釩鈦新材料及製品、文化旅遊康養(yang) 、綠色食品及生物醫藥、大數據、特色智能製造“3+3”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經濟全麵綠色轉型。

  早在2017年河鋼集團承鋼公司就投入運營了世界首條亞(ya) 熔鹽法清潔提釩生產(chan) 線項目。“該項目每年可源頭削減廢氣5億(yi) 立方米、重金屬渣60萬(wan) 噸,高鹽氨氮廢水240萬(wan) 噸,實現了釩渣中伴生鉻資源的高效提取及高值化利用,避免了含鉻固廢的排放。”承德釩鈦技術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

  “目前,承德的綠色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過50%;綠色產(chan) 業(ye) 對財政的貢獻率也已達89.2%。”據承德市發改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何元武介紹,2022年前三季度,承德清潔能源電力總裝機達到951.33萬(wan) 千瓦,發電量127.21億(yi) 千瓦時,分別占全市電力總裝機和總發電量的84.2%和67.18%。他表示,“以清潔能源為(wei) 代表的‘3+3’主導產(chan) 業(ye) ,正在為(wei) 承德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力。”

  “生態文明”增進民生綠色福祉

  漫步在承德市區的大街小巷,不經意間就能遇見別致精巧的綠色公園。2022年,武烈路又多了兩(liang) 處休閑好去處,暖漪園、競秀園建成並投入使用,見縫插綠的這種“口袋公園”正在扮靚承德的城市微空間。

  承德通過實施城市山地公園、“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等百姓身邊增綠建設項目,持續優(you) 化綠色空間布局,不斷提升公園綠地服務品質。

  “我們(men) 充分利用城市拆遷騰退地、邊角地、廢棄地、閑置地、裸露土地等用地,因地製宜建設或改造一批‘口袋公園’,讓廣大市民的幸福感‘放眼可見、觸手可及’。”承德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於(yu) 景國說,2022年承德新建、改建“口袋公園”82個(ge) ,其中,市區新建暖漪園等“口袋公園”8個(ge) ,改造提升霽芳園等“口袋公園”12個(ge) ;各縣市區新建“口袋公園”70個(ge) (含市本級新建8個(ge) )。

  針對城市原有公園綠地不能滿足市民需求的情況,承德提出了向市區周邊山體(ti) 溝穀“要地”,向山體(ti) “要綠”,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讓“園林上山”,建設山體(ti) 休閑公園的綠化新模式。

  截至目前,該市已新建改建4個(ge) 山地公園,僅(jin) 會(hui) 龍山公園一期工程2021年10月份完工以來,就惠及周邊市民及遊客3萬(wan) 餘(yu) 人。

  城市變綠變美,市民幸福滿滿。家住承德市雙橋區世紀城小區居民王媛說,“現在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心情都跟著舒暢了。我對這個(ge) 宜居、宜業(ye) 、宜遊的城市充滿無限憧憬。”

  從(cong) 一棵棵樹到一片片林,綠色已成為(wei) 承德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最亮底色。“下一步,我們(men) 將圍繞水環境和山體(ti) 保護、森林草原質量提升、城鄉(xiang) 垃圾及汙水治理等重點,製定出台係列實體(ti) 性地方法規。同時,以精準的措施推進森林質量提升,全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格局,把承德打造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和向世界展示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窗口。”柴寶良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