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經濟的信心所在(人民論壇)
浙江啟動“千團萬(wan) 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助力企業(ye) 拓展海外市場。江蘇多地出海引投資、促合作。歲末年初,各地鉚足幹勁促發展,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匯聚。
在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wan) 緒,需要從(cong) 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guan) 鍵環節,綱舉(ju) 目張做好工作。”隨著優(you) 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斷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各地黨(dang) 委政府加快經濟全麵恢複,廣大市場主體(ti) 緊鑼密鼓投入複工複產(chan) ,社會(hui) 大眾(zhong) 則計劃著春節期間的出行安排,展現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麵對未來的正向預期,反映出人們(men) 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堅定信心。
堅定信心從(cong) 何而來?首先來自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大勢。看待一個(ge) 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僅(jin) 要看短期數據,更要看長期大勢。過去一年來,中國經濟頂住壓力、穩中求進,持續鞏固回升態勢,彰顯大國經濟韌性;5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5%以上,好於(yu) 全球平均水平;10年來,中國經濟總量翻了一番,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居於(yu) 首位。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之勢,以超大規模市場之能,以年均增長高於(yu) 全球平均水平之速,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大勢不可阻擋。實踐表明,中國經濟一時數據波動是短期性的,而穩中向好則是趨勢性的、戰略性的。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更因為(wei) 中國經濟經過了多次“壓力測試”,具有走上坡路、開頂風船的能力。回首這10年,多少涉灘之險,多少爬坡之艱,多少闖關(guan) 之難,但是世界聽到了這樣擲地有聲的回答:“遇到的困難很多,有的困難是空前的,但是我們(men) 做到了。”猶記2020年疫情突如其來,中國不僅(jin) 控製住了疫情,而且成為(wei) 當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猶記美國單方麵發動貿易戰,但近些年來,中國不僅(jin) 穩住經濟大盤,而且保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基本穩定。這充分說明,中國經濟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戰勝短期風險挑戰,贏得未來長遠發展。
如同船行大海,波浪起伏必然帶來顛簸,但隻要底盤厚實,航船就能夠抵達彼岸。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正來自於(yu) 其堅實的底盤。從(cong) 基本麵來看,市場巨大有空間,產(chan) 業(ye) 完備有能力,政策支持有力度,創新發展有活力,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今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ti) 回升,何懼穿越一時風雨?從(cong) 製度環境來看,有黨(dang) 中央的堅強領導,充分發揮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何懼各種風險挑戰?隻要基本麵不變、基本盤穩固、壓艙石堅實,中國經濟航船就能劈波斬浪、行穩致遠。展望未來,有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體(ti) 製優(you) 勢,有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you) 勢,有產(chan) 業(ye) 體(ti) 係配套完善的供給優(you) 勢,有勤勞智慧的廣大勞動者和企業(ye) 家等人力優(you) 勢,隻要把各方麵的優(you) 勢和活力真正激發出來,就能夠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zheng) 和大國戰略博弈中始終立於(yu) 不敗之地。
隻要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中國經濟發展就有堅如磐石的根基,就有穿越風雨見彩虹的韌性,就有光明遠大的前景。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6日 0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