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受理群眾訴求 74.1萬件 豐台創新實踐“七創”聯動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鮑聰穎)“接訴即辦”工作紮實推進、“七創”聯動有序開展、基層社會(hui) 治理持續深化……從(cong) 理念到藍圖,從(cong) 探索到實踐。豐(feng) 台著力增強城市治理效能、健全現代化治理體(ti) 係,不斷提升城市韌性和品質,加快構築城市治理體(ti) 係現代化的新圖景。
記者從(cong) 豐(feng) 台區“兩(liang) 會(hui) ”獲悉,2022年,豐(feng) 台區接訴即辦質量顯著提高,全年受理群眾(zhong) 訴求 74.1萬(wan) 件,解決(jue) 1.5萬(wan) 套房屋“辦證難”問題;在全市創新實踐“治理書(shu) 記”工作機製,壓實一把手辦件責任,堅持降量提率;圓滿完成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創建任務,拆除違建270萬(wan) 平方米;成為(wei) 全市首個(ge) 成功創建“兩(liang) 山”實踐基地的非生態涵養(yang) 區,群眾(zhong) 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顯著提升。
全年受理群眾(zhong) 訴求 74.1萬(wan) 件
集中破解一批社會(hui) 治理難題
2022年,豐(feng) 台區以落實《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為(wei) 指引,在全市創新實踐“治理書(shu) 記”工作機製,全年受理群眾(zhong) 訴求 74.1萬(wan) 件,開展“每月一題、每月一辦”,解決(jue) 1.5萬(wan) 套房屋“辦證難”問題,接訴即辦質量顯著提高。
“接訴即辦”以來,豐(feng) 台區直麵民意訴求,致力於(yu) 從(cong) 源頭解決(jue) 基層治理難題。在六裏橋街道,京鐵家園地下空間的使用是居民反饋頻繁、訴求集中的問題,六裏橋街道從(cong) 細微處入手,開始一場內(nei) 外兼修的治理。街道通過“疏解整治促提升”專(zhuan) 項行動,有效利用地下空間,將京鐵家園地下空間打造成社區鐵路博物館和地下便民服務站,並設置公共晾曬區,在維護社區環境的同時更好滿足了居民晾曬被子、衣物等需求。去年7月,六裏橋街道正式退出治理類街鄉(xiang) 鎮市級督導,為(wei) 創新基層社會(hui) 治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樣板。不僅(jin) 在六裏橋街道,去年,新村街道、東(dong) 鐵匠營街道、西羅園街道等也陸續退出治理類行列,群眾(zhong) 滿意率顯著提升。
今年,豐(feng) 台區將圍繞“每月一題”、治理類街道等重難點,加強曆史遺留及高頻問題分析。通過提升數據治理的精細化與(yu) 科學化水平,讓基層社會(hui) 治理實現從(cong) “看得全、管得住、防得好”到“看得清、理得好、治得快”的轉變,全麵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
“七創”聯動形成工作合力
全麵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記者從(cong) 豐(feng) 台區“兩(liang) 會(hui) ”上獲悉,2022年,豐(feng) 台區全麵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國家衛生區、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兩(liang) 山”實踐創新基地、基本無違法建設區、無疫社區(村)創建,有序開展“七創”聯動,形成工作合力。打造創城“樣板間”社區26個(ge) ,實現北京市衛生街鎮全覆蓋。圓滿完成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創建任務,拆除違建270萬(wan) 平方米。獲得全國首個(ge) 超大城市中心城區“兩(liang) 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實現“生態進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基本達到國家標準。
去年,在“七創”聯動機製的助力下,豐(feng) 台區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徑,用好城市空間。在中關(guan) 村豐(feng) 台園,由占地8000平方米的儲(chu) 煤用房“更新”而來的棟能魔王運動空間正式啟用,將舊廠房更新建設成為(wei) 體(ti) 育綜合體(ti) ,涵蓋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場地,實現了城市有機更新,提升了周圍企業(ye) 和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在望園西裏北區,社區利用文明創建的契機,對小區進行了全方麵改造,滋生蚊蟲的雜草、搭建的菜棚、斑禿的花園和緊張的停車位等一係列問題消失不見,換來的是幹淨整潔、規範的公共活動區域。社區20個(ge) 單元240戶居民直接受益,真正讓創建工作惠及民生。
此外,2022年豐(feng) 台區以“小切口”提升城市“舒適度”,完成67條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任務,玉皇莊路入選“北京最美街巷”,打造清爽通透的城市空間。完成20條道路“亮化”工程,確保重大活動期間100%亮燈率。進一步完善了南苑濕地公園,麗(li) 澤商圈,中央民族大學等周邊區域交通秩序方案,打造便捷的交通環境,為(wei) 城市治理打下堅實基礎。
“小網格”撬動大治理
更近更細服務民生
2022年,豐(feng) 台區建立全區“一圖五冊(ce) ”網格基礎台賬,發動社區網格誌願服務隊等共治力量,“小網格”撬動大治理,基層治理持續深化。同時,繼續抓好垃圾分類、物業(ye) 管理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小事”,探索建立物業(ye) 企業(ye) 信用管理機製,23個(ge) 小區被授予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據了解,“一圖”是指街道和社區的網格圖,“五冊(ce) ”是指社區居住人員冊(ce) 、服務設施冊(ce) 、機構冊(ce) 、工作人員冊(ce) 、風險冊(ce) 。“一圖五冊(ce) ”對豐(feng) 台區26個(ge) 街鎮網格和各社區的微網格進行係統的梳理、並落圖。通過台賬與(yu) 地理圖相結合,將工作人員落到網格上,實現社區治理更精準的責任劃分,更近更細服務民生,為(wei) 基層治理提供了很好的支撐。
今年,豐(feng) 台區將繼續發揮網格化管理在基層治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壯大網格員隊伍,完善誌願服務體(ti) 係。持續抓好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小事”,加強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細化管理,狠抓物業(ye) 管理突出問題和“治理類小區”治理。統籌推進智慧城市、智慧小區建設,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