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後富的精神(現場評論·一起來想一起來幹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先富幫後富,跨越千裏的茶苗,為(wei) 偏遠山村帶來致富希望。深化多方合作、拓展產(chan) 業(ye) 鏈條、提升價(jia) 值含量,必能續寫(xie) “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佳話
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ju) 措,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政治優(you) 勢,必須長期堅持下去
盤山公路蜿蜒曲折,翻過一座山頭,眼前仍是茫茫群山。幾經跋涉,記者來到貴州省普安縣地瓜鎮屯上村。與(yu) 別處略顯枯黃的山色不同,這裏茶園起伏綿延,村民在山坡上辛勤忙碌著。雖是冬日,一派生機迎麵而來。
烏(wu) 蒙山腹地的這片茶園,與(yu) 1900公裏外的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緊緊聯係在一起。2018年4月,黃杜村20名農(nong) 民黨(dang) 員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信,提出捐贈1500萬(wan) 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眾(zhong) 脫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增強飲水思源、不忘黨(dang) 恩的意識,弘揚為(wei) 黨(dang) 分憂、先富幫後富的精神”。青青白茶苗,濃濃幫扶情,根植在了山區土地上。
先富幫後富,跨越千裏的茶苗,為(wei) 偏遠山村帶來致富希望。2018年10月,黃杜村為(wei) 普安縣送來2000畝(mu) “白葉一號”茶苗,其中1500畝(mu) 給了屯上村。“白葉一號”茶苗為(wei) 何能點燃屯上村村民的致富信心?因為(wei) 這讓大家有了盼頭。“同樣是山旮旯,人家能翻身過上好日子,憑什麽(me) 我們(men) 就不行?”作為(wei) 屯上村首批前往黃杜村實地考察的村民,蔣成勇親(qin) 眼看到種茶致富的案例,深深意識到發展產(chan) 業(ye) 的重要性,鼓足了增收致富的幹勁。
茶苗能順利紮根屯上村,僅(jin) 靠村民“一頭熱”還不夠。早在20年前,村裏就嚐試發展經濟作物,但最終失敗了。究其原因,既有交通、市場等因素限製,也在於(yu) 沒有因地製宜,選準適合本地發展的產(chan) 業(ye) 。這一次,經過專(zhuan) 家多次實地勘探,長年雲(yun) 霧繚繞的屯上村,被認為(wei) 是白茶理想種植地。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優(you) 勢,黃杜村種白茶致富的實踐有望在這裏重現,並逐步發揮出促進共同富裕的作用。
屯上村的致富熱情被“白葉一號”調動起來,從(cong) 土地流轉到基地建設再到後期管護,老鄉(xiang) 們(men) 始終是各環節的主體(ti) 。茶園帶動2000多名群眾(zhong) 就業(ye) ,最近3年勞務收入超過1100萬(wan) 元。隨著2022年茶園正式采收,春茶產(chan) 值達150萬(wan) 元。這是村民們(men) 用汗水澆灌的果實,也是多方協作的成果。屯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孔令金坦言:“如果沒有外力持續助推,我們(men) 可能又走回了‘單兵作戰’‘靠天吃飯’的老路。”當地政府為(wei) 村子完善水電路等配套設施,龍頭企業(ye) 解決(jue) 茶葉加工、品牌推廣和產(chan) 品銷售等後顧之憂,安吉縣和黃杜村的技術支持也從(cong) 未斷線,兩(liang) 地攜手共護茶樹成長,多方合力共促產(chan) 業(ye) 壯大。援助地區的慷慨相助,黨(dang) 員幹部的辛苦奔波,社會(hui) 各界的大力支持,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艱苦創業(ye) ……萬(wan) 千努力如涓涓細流奔湧入海,共同鑄就了先富幫後富、一起奔小康的發展奇跡,也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經驗參照、厚植起精神財富。
一片茶葉如同助推器,打通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激發茶產(chan) 業(ye) 發展活力。記者發現,“白葉一號”已在普安縣廣泛種植,種植麵積達1.3萬(wan) 畝(mu) 。4年來,普安縣不僅(jin) 建成“白葉一號”茶產(chan) 業(ye) 園,還將茶產(chan) 業(ye) 作為(wei) “一縣一業(ye) ”來打造,將茶園總麵積拓展至18.3萬(wan) 畝(mu) ,並在技術提升、品牌打造上下功夫,茶葉綜合產(chan) 值接近17億(yi) 元。普安縣主要負責同誌說:“以專(zhuan) 業(ye) 技術模式、產(chan) 業(ye) 經營門路和綠色發展理念為(wei) 後盾,茶葉正在成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普安縣傳(chuan) 唱著兩(liang) 首歌:“山上有棵古茶樹,樹下有口清水井;哪天如果不舒服,一片葉來一瓢水”,唱出了人們(men) 與(yu) 茶為(wei) 伴、飲茶為(wei) 樂(le) 的心境;“‘白葉一號’青又青,長在茶山綠茵茵。采得茶葉來喝起,含在口中甜在心”,唱出了東(dong) 西協作、種茶共富的美好。放眼未來,繼續發揮茶產(chan) 業(ye)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作用,深化多方合作、拓展產(chan) 業(ye) 鏈條、提升價(jia) 值含量,必能續寫(xie) “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佳話。
從(cong) 全國看,從(cong) 山海攜手的閩寧協作到19個(ge) 省市對口支援新疆,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ju) 措,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政治優(you) 勢,必須長期堅持下去。弘揚為(wei) 黨(dang) 分憂、先富幫後富的精神,加大先發地區的幫扶力度,激活後發地區內(nei) 生動力,必能為(wei) 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同心共圓中國夢匯聚智慧和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