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保持吸引外資“增量提質”態勢(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01-10 11:2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保持吸引外資“增量提質”態勢(人民時評)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不久前,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11個(ge) 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11560.9億(yi) 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9.9%,已超過2021年全年。外資看好中國、投資中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市場的超強韌性和巨大吸引力。

  在“穩存量、擴增量”的基礎上,我國外資“提質量”也取得明顯成效。首先,引進外資促進了關(guan) 鍵領域發展。高技術製造業(ye) 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增長58.8%,高技術服務業(ye) 增長23.5%,已成為(wei) 吸引外資的“主引擎”。其次,外資的來源更多元。來自韓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實際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22.1%、52.6%、33.1%和26.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我國市場的認可度也不斷提升,投資不斷增長。再次,外資的區域分布更合理。我國中、西部地區對外資吸引力逐漸增強,外資流入增速分別為(wei) 28.6%和24.6%。可以說,我國吸引外資在2022年實現逆勢增長,出現了“增量提質”的態勢,充分表明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

  吸引和利用外資“增量提質”良好局麵來之不易。成績的取得,源於(yu) 我國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超大規模的市場、穩定的社會(hui) 大局、長期向好的經濟基本麵等綜合優(you) 勢,也因為(wei) 我國毫不動搖實施了一係列吸引外資的高水平開放舉(ju) 措,切實保障了外資對安全、回報和市場的期盼。在堅持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方麵,2022年,我國連續第六年縮減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麵清單;把沈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成都6個(ge) 城市納入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2022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總條目比2020年版增長了近20%。在堅持優(you) 化投資營商環境方麵,2022年,各地區各部門繼續深入清理、修訂和廢止了與(yu) 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和司法解釋不符的法規文件;積極落實《外商投資企業(ye) 投訴工作辦法》,推動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建設不斷深化。在堅持對接高標準規則方麵,2022年以來,我國積極推進加入《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DEPA),繼續推進多個(ge) 自貿協定的談判和升級進程。

  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跨國投資者分散風險考量明顯上升,各國吸引外資競爭(zheng) 日趨激烈,世界範圍內(nei) 新增投資呈分散趨勢。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實現經濟運行總體(ti) 回升,要求我們(men) 切實穩住吸引外資的基本盤,進一步提升利用外資的水平。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全麵貫徹黨(dang) 中央的決(jue) 策部署,要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落實好外企國民待遇,堅定外資企業(ye) 在華投資的信心;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利用外資的新趨勢,抓住全球產(chan) 業(ye) 結構和布局調整帶來的新機遇,優(you) 化外資來源結構;要繼續引導外資流向高技術、高標準、綠色低碳等領域,均衡外資產(chan) 業(ye) 分布,讓我國成為(wei) 更富吸引力的投資熱土。

  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過去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隻要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增強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聯動效應,就能保持對外資的強大吸引力,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9日 第 05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