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看網絡短劇嗎?(網上中國)
隨著視頻拍攝製作技術的提升和網絡視聽平台的發展,網絡短劇、微短劇興(xing) 起。國家廣電總局近日發布多個(ge) 有關(guan) 短劇、微短劇、網絡劇的通知,對短劇創作發展、微短劇管理、網絡劇片發行許可服務管理等提出具體(ti) 要求。專(zhuan) 家認為(wei) ,要想實現長遠發展,網絡短劇和微短劇必須以質取勝。
短劇好似“調味料”
最近,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90後徐佳在某視頻平台追完了一部懸疑劇。“這部日更劇隻有12集,不到兩(liang) 周就能看完一個(ge) 完整故事,情節緊湊不拖遝,追劇無負擔。”她說。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men) 的休閑娛樂(le) 時間呈現碎片化趨勢,一些觀眾(zhong) 甚至開始“倍速”追劇。體(ti) 量輕、節奏快、時長短的短劇迎合了觀眾(zhong) 節約時間、高效娛樂(le) 的新需求,越來越受到青睞。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定義(yi) ,短劇通常采用單集時長15—30分鍾的係列劇、集數在6集內(nei) 的係列單元劇、20集內(nei) 的連續劇、周播劇等多種形態,具有篇幅短小、內(nei) 容精煉、情節緊湊等特點。
除了短劇外,微短劇也在各大視頻平台上走紅。每集時長隻有幾分鍾,人物個(ge) 性鮮明……一些微短劇憑借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的劇情,吸引不少“劇粉”。“不到半小時就看了好幾集的內(nei) 容。”互聯網從(cong) 業(ye) 者王旭說,“微短劇更像一劑‘調味料’,通勤路上、午飯時間甚至乘電梯的時候就能刷完一集。它和中長劇集實現優(you) 勢互補,讓上班族有了更多休閑選擇。”
國家廣電總局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在廣電總局係統進行規劃備案的微短劇已達2859部,總集數69234集。近日,短視頻平台快手公布2022年的短劇相關(guan) 數據,全年播放量破億(yi) 的項目超100個(ge) ,總播放量超500億(yi) 。截至目前,快手短劇日活用戶超過2.6億(yi) 。此外,騰訊、優(you) 酷、芒果等長視頻平台上,微短劇也占據一席之地。
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授尹鴻認為(wei) ,短劇具有短、平、快的特點,敘事性、節奏感更快,使觀眾(zhong) 的關(guan) 注點更集中,能夠快速反映創作者想表達的內(nei) 容,讓更多的年輕人和新公司參與(yu) 進來。
平台要履行主體(ti) 責任
國家廣電總局近日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 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一種新興(xing) 的“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利用技術手段脫離監管,發展快、勢頭猛、不規範、問題多,形成對主流作品“劣幣驅逐良幣”的擠出效應,對網絡傳(chuan) 播秩序造成衝(chong) 擊。《通知》要求落實先審後播管理製度、推動平台履行主體(ti) 責任、製定相關(guan) 行為(wei) 規範和標準、進行風險預警、曝光違規典型等。
記者了解到,“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主要在網絡視頻平台投放切片內(nei) 容,吸引用戶點擊後會(hui) 跳轉到小程序平台繼續觀看。一些“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還由免費劇集向收費劇集轉變,以劇集付費、會(hui) 員付費等方式進行商業(ye) 變現。
專(zhuan) 家認為(wei) ,部分微短劇製作缺少精心打磨的過程,又以流量為(wei) 主導,存在內(nei) 容同質化、跟風抄襲、劇情虛假浮誇、題材低俗獵奇等問題。微短劇與(yu) 網絡影視劇執行統一標準、同一尺度,有利於(yu) 引導推動行業(ye) 健康長效發展,國家相關(guan) 管理部門加強整治、平台加強內(nei) 容審核和安全管控非常必要。
目前,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都已針對微短劇創作傳(chuan) 播問題,製定了相關(guan) 平台規則,強化價(jia) 值導向、規範傳(chuan) 播秩序、打擊不良內(nei) 容和賬號。例如,微信日前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小程序“微短劇”類內(nei) 容的公告稱,平台將對相關(guan) 違規內(nei) 容進行持續治理。對於(yu) 多次提醒仍不進行整改的,將根據違規程度對相關(guan) 小程序進行處置;快手近日也發布公告,將對違規內(nei) 容開展持續治理,同時對短劇內(nei) 容創作進行嚴(yan) 格規範。
向“專(zhuan) 業(ye) 化精品化”發展
打開某短視頻平台的短劇欄目,熱門榜單中的不少微短劇播放量破億(yi) ,點讚評論量過萬(wan) 。不過,一些微短劇評論中也出現“入不了戲”“演得好假”等評論。
專(zhuan) 家指出,短劇之“短”,貴在短小精悍、豐(feng) 富靈活、以小見大。在短視頻流行的時代,不好看就“劃”走的用戶使用習(xi) 慣對製作者提出更高要求。對短劇來說,時長短但內(nei) 容不短、製作門檻低但質量標準不低,才是贏得觀眾(zhong) 和市場認可的關(guan) 鍵。
國家廣電總局近日發布《關(guan) 於(yu) 推動短劇創作繁榮發展的意見》,主要包括堅持正確創作方向、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加強現實題材短劇創作、提升短劇創新創造能力、培育壯大短劇創作主體(ti) 、構建現代短劇傳(chuan) 播格局和市場體(ti) 係、加強短劇文藝評論、切實履行管理職責等。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hui) 組織聯合會(hui) 微視頻短片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張騰之認為(wei) ,短劇正走向專(zhuan) 業(ye) 化精品化,要多思考怎麽(me) 做得有意義(yi) 、有價(jia) 值、有營養(yang) ,提升整體(ti) 品質。“短劇的發展離不開平台、創作者、行業(ye) 協會(hui) 的合力推動。”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新聞與(yu) 傳(chuan) 播研究所廣播影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建珍認為(wei) ,長視頻能給觀眾(zhong) 帶來更多的思考,短視頻更強調觀眾(zhong) 的獲得感。“短劇要考慮用戶需求,借助平台的技術優(you) 勢,實現故事性、知識性、互動性的融合,更好地滿足用戶即時的情感需求和實用的知識信息需求。”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1月11日 第 0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