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地鐵昌平線南延開通在即 西土城站加緊調試服務市民出行

發布時間:2023-01-12 10:37:00來源: 北京日報

 

  空空的站台,一輛沒有乘客的列車緩緩進站。司機認真地進行著所有流程……

  地鐵昌平線南延開通在即,列車已經開始空載試運行。工作人員也在緊張地調試著各類設備,進行試運營前最後的準備工作。記者跟隨負責西土城站施工的項目經理李海生,走進嶄新的西土城站探訪。

  站廳入口處,工人們(men) 打開信息欄前的玻璃蓋板,仔細地調整著每一塊提示牌的位置和角度,方便乘客第一時間找到有用信息。和近年來許多新建地鐵站一樣,昌平線西土城站的裝修選擇了簡潔風。站廳兩(liang) 側(ce) 清一色的灰色石磚牆麵,顯得幹淨亮堂。頂部采用了裸露設計,管線和空調出風口都塗上了黑色的漆,更加低調整潔。站廳的牆壁上還設置了一處公共藝術雕塑,雕刻出一幅元大都地圖和古代的亭台樓閣,營造出濃濃的曆史氛圍。

  站廳走到頭,就到了換乘通道。抬頭一看,一幅手繪壁畫把天空“搬”進了地鐵站。“換乘通道沒有了以往壓抑的感覺,像是走在朝霞裏,以後乘客通勤時望向頭頂,心情肯定也會(hui) 更暢快。”李海生說。

  雖然沒有乘客,但換乘通道內(nei) 的扶梯不停運轉,進行測試。一位清潔工正拿著拖把,從(cong) 樓梯上一層一層走下來,擦拭著台階上的浮土。繼續往前走,前方的路被施工圍擋攔住。記者透過縫隙望去,圍擋外麵就是10號線的站廳。隨著列車進站廣播的響起,準備搭乘10號線的乘客加快了步伐,向站台走去。再過不久,隨著昌平線南延的開通,這處圍擋將被拆除,10號線和昌平線的乘客將在這裏實現換乘。

  “新建一座換乘車站,不僅(jin) 要考慮車站本身,還要考慮換乘給既有車站帶來的改變。”李海生告訴記者,昌平線南延開通之後,早高峰會(hui) 有大量乘客從(cong) 昌平線湧入10號線。2008年開通的10號線,原本沒有在西土城站預留換乘條件,站台僅(jin) 10米寬。更為(wei) 困難的是,站台與(yu) 站廳僅(jin) 有一部扶梯,通行和疏散效率大大受限。如果不進行改造,10號線車站的空間很可能無法負擔起換乘壓力。

  2021年年底,李海生所在的項目部用了112天,對10號線西土城站進行封站改造,在站內(nei) 新增2組樓梯及1組扶梯,東(dong) 西兩(liang) 座站廳“加寬加大”。改造完成後,昌平線與(yu) 10號線實現“站廳到站廳”的換乘,雙線換乘時間約2分鍾。

  10號線完成改造的同時,昌平線新建車站的施工也不能落下。地麵是學知橋、小月河和元大都遺址公園,地下還有數條看不見的大直徑市政雨汙水管。有橋、有河、有管線,還有文保單位,全是重大風險源。昌平線西土城站采用了暗挖逆作法施工。最終,昌平線南延成功以趨近於(yu) 零的施工沉降順利通過元大都遺址,確保了文物安全。

  如今,隨著昌平線南延施工陸續收尾,西土城站發生了“蝶變”:不僅(jin) 從(cong) 普通車站升級為(wei) 換乘車站,更實現了“改造”加“新建”的完美結合,成為(wei) 首都軌道交通建設的“樣板”,為(wei) 後續換乘站改造提供寶貴的經驗。

  開通前的最後時刻,除了沒有乘客之外,昌平線西土城站一切都和真正運營後一樣。每隔兩(liang) 三分鍾,一趟空載的列車駛進站台。每一名司機都和“實戰”一樣對待每一個(ge) 流程:下車瞭望,眼看、手指、口呼,確認好每個(ge) 信號後,才上車離開。對於(yu) 司機而言,每一個(ge) 動作,都是為(wei) 了乘客的安全出行做著準備。

  不久之後,昌平線南延即將開通,這條北起清河站、南至西土城站,全長10.6公裏的地鐵線路,將串聯起清河、上地、學院路等多個(ge) 重點功能區和居住區,緩解13號線和8號線的壓力,為(wei) 周邊眾(zhong) 多居民出行服務。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