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中醫藥能有效預防和治療重症

發布時間:2023-01-13 11:2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3年來,中醫藥全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入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貢獻。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從(cong) “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中醫藥對於(yu) 預防和治療重症有哪些作用?記者采訪了中醫專(zhuan) 家。

  中醫藥能有效預防和治療重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說,對於(yu) 有可能轉重的患者,及早進行中醫藥的幹預治療,可以降低轉重率。對於(yu) 重型、危重型的患者,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有效阻斷或減緩重症向危重症的發展,促進重症向輕症的轉變,減少病亡率。對於(yu) 上述療效,去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專(zhuan) 家評估會(hui) 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

  “我們(men) 在臨(lin) 床實踐中,發現有些中醫症候對於(yu) 判斷患者的病情轉重有指導意義(yi)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說,阻斷病情由輕症轉重症的第一步是識別那些容易發展成重症的高危人群。中醫看舌苔,舌苔由薄轉厚變黃,舌質的顏色由淡紅轉成紫紅或者暗淡;高熱持續不退;大便稀溏或者幾天沒有大便,並且伴有食欲的嚴(yan) 重下降,消化功能、吸收功能變差;出現明顯的虛症,比如精神萎靡,一活動就喘促,說話連不上,手腳涼,出冷汗,口幹舌卷,尿少短赤等。這些陰陽兩(liang) 虛的症候都可以作為(wei) 中醫判斷患者是不是會(hui) 轉重的預警指標。

  “阻斷病情由輕症轉重症是降低死亡率的關(guan) 鍵。”齊文升介紹,中醫在阻斷病情轉重的治療上,強調關(guan) 口前移、早期治療。中醫強調三個(ge) 治法:一是盡快遏製熱毒和濕熱毒邪。比如臨(lin) 床上高熱持續48小時,中藥每天要吃兩(liang) 劑,每2—4個(ge) 小時就要服用一次,還可用中藥藥湯研服安宮牛黃丸進行退燒醒神。二是臨(lin) 床中非常重視通腑療法的使用,中醫認為(wei) 肺和大腸相表裏,腑氣不通肺氣就不降,呼吸功能就不會(hui) 改善,因此中醫認為(wei) 調腸治肺或者肺腸同治是阻斷病情轉重的一個(ge) 重要措施。所以臨(lin) 床上如果大便不通超過24小時,就要采用生大黃泡水或者研末灌服通便。三是強調要早期扶正,全程扶正。臨(lin) 床上可以用大劑量的人參來扶本固元。

  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在救治新冠重症、危重症的臨(lin) 床實踐中形成了中國方案。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介紹,針對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機治療、膿毒症、休克、多器官衰竭等情況,既可以用藥劑的辦法,也可以用針灸的辦法,綜合運用針灸、中藥湯劑等多種方法,一人一方,一人一策,體(ti) 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這樣能夠及早幫助患者把呼吸機脫掉,能夠及時糾正膿毒症,以及休克,防止器官衰竭,最大程度減少危重症和病亡。中醫救治手段是一套“組合拳”,不是單一的某一個(ge) 方、某一個(ge) 藥,這套“組合拳”和西醫的急救技術相互疊加發力,形成了阻擊新冠病毒感染危重症的有效方案。

  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中醫藥在治療重症方麵做了準備。黃璐琦介紹,一是藥的準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各地做好相關(guan) 中藥儲(chu) 備,鼓勵各地製定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藥協定處方,允許相關(guan) 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在醫療機構間調劑使用,千方百計擴大中醫藥供給。二是醫療的準備。迅速擴充中醫救治的醫療資源,加強中醫醫院的發熱門診、急診、肺病科、ICU等科室的建設;開展醫療救治培訓,加強重症救治的力量。三是強化重症救治方麵的中西醫結合機製。進一步建立完善中西醫結合醫療救治模式,各地救治專(zhuan) 家組也進一步充實中醫專(zhuan) 家的力量,進行重症、危重症的中西醫結合救治巡診指導。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賈忠武說,綜合醫院、專(zhuan) 科醫院要建立中西醫協作的工作機製,組建由中醫醫師、西醫醫師共同參與(yu) 的新冠救治的院級專(zhuan) 家組。同時,要根據第十版診療方案開展規範化的中西醫結合診療。針對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應該有經驗豐(feng) 富的中醫醫師來參加多學科聯合會(hui) 診,共同研究確定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提高救治效果。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3日 07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