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提氣鼓勁幹貨滿滿 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引發代表委員熱烈反響

發布時間:2023-01-16 10:52:00來源: 新華日報

 

  “隻有真抓才能攻堅克難,隻有實幹才能夢想成真。”1月15日上午,江蘇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開幕。省長許昆林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勾勒了未來五年江蘇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字裏行間洋溢著務實奮進,讓代表委員們(men) 深受鼓舞,堅定了發展的信心和決(jue) 心。

  大家一致認為(wei) ,政府工作報告目標明確、幹貨滿滿,處處體(ti) 現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使命擔當。大家表示,將埋頭苦幹、勇毅前行,在新征程上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成效更好扛起新使命、譜寫(xie) 新篇章。

  “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全省地區生產(chan) 總值跨越4個(ge) 萬(wan) 億(yi) 元台階、年均增長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2.3%……政府工作報告中令人欣喜的一連串數據,傳(chuan) 遞著五年來江蘇經濟穩中向好的堅實足音。

  “在疫情反複、全球經濟下行等多重壓力下,我省能在確保‘穩’的基礎上,取得這樣的‘進’,實屬不易。”省人大代表,泰州醫藥高新區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管委會(hui) 主任丁誌強感觸良多,拚經濟、抓發展,園區克服了物流受阻等諸多不利因素,實現了優(you) 質增量。過去的一年,園區有關(guan) 部門走訪企業(ye) 2000多家,為(wei) 市場主體(ti) 減稅降費32億(yi) 元,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1185億(yi) 元,“經曆了此輪曆練,園區也將進一步實現調整升級,持續為(wei) 企業(ye) 鬆綁減負,優(you) 化營商環境,激勵企業(ye) 在臨(lin) 床研發、新藥研製等方麵取得突破,實現醫藥產(chan) 業(ye) 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經濟增長靠的是創新動力。省人大代表,江蘇卓勝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許誌翰說,“我在無錫創業(ye) 11年了。10年前,無錫的服裝、輕工業(ye) 等傳(chuan) 統行業(ye) 是支柱型產(chan) 業(ye) ,最近5年來,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ye) 成了主力,千億(yi) 元以上市值的5家企業(ye) 全都是高新技術企業(ye) 。”許誌翰表示,無錫科創企業(ye) 的蓬勃發展也得益於(yu) 高端人才的匯集,過去幾年,無錫的生態環境、城市品質得到了明顯提升,城市更美了,環境更舒適了,生活更便利了,人才就更安心了。

  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wei) 江蘇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產(chan) 品——聽到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句話,會(hui) 議現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讓省政協委員、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鶴感慨萬(wan) 千,五年來,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創新世紀以來最好水平,蘇州同樣取得不俗成績,“生態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最令人欣喜的是,蘇州人民群眾(zhong) 對生態環境滿意率從(cong) 2017年的81.7%上升到2021年的92.0%,連續5年上升。”

  高質量統籌城鄉(xiang) 區域協調聯動,一體(ti) 化發展成為(wei) 顯著特征。這一點,省人大代表、泗陽縣縣長範德珩有親(qin) 身體(ti) 會(hui) ,在南北掛鉤合作機製的推動下,泗陽縣與(yu) 蘇州市吳江區“牽手”已有20餘(yu) 年,去年累計承接蘇州產(chan) 業(ye) 轉移項目5個(ge) ,百億(yi) 級項目國望高科一期建成投產(chan) ,吳江(泗陽)工業(ye) 園連續9年位列全省考評第一方陣。“數字背後是看得見的攜手發展,是區域協調發展的不斷推進,今年我們(men) 將加快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園二期、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園等功能設施建設,圍繞園區共建、產(chan) 業(ye) 發展、社會(hui) 事業(ye) 等領域,全麵深化合作關(guan) 係,促進合作共贏。”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透過政府工作報告,我真切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對經濟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做強做優(you) 做大各類企業(ye) 和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心,以及對優(you) 化營商環境、營造幹事創業(ye) 氛圍的強烈意願。”省人大代表,寶勝科技創新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生長山說,近年來,寶勝股份以國家戰略為(wei) 發展方向,在航空線纜、核電電纜、海纜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核心技術突破,成功服務了一大批國家重大項目,“作為(wei) 國有企業(ye) 負責人,我將團結帶領寶勝股份8000名員工,對標世界一流企業(ye) ,不斷夯實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關(guan) 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努力將寶勝打造成為(wei) 線纜行業(ye) 原創技術的‘策源地’和現代產(chan) 業(ye) 鏈‘鏈長’。”

  真抓實幹堅定扛起新時代曆史使命

  回望過去,放眼未來,報告對今後五年及今年工作的精心部署中,“高質量發展”貫穿始終。

  今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經濟增長5%左右。列席會(hui) 議的省發改委主任李侃楨認為(wei) ,這個(ge) 決(jue) 定貫徹了黨(dang) 的二十大“開好局起好步”的要求,“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這個(ge) 目標,GDP年均增速必須不低於(yu) 4.7%。同時,實現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和我省‘十四五’規劃目標,未來三年我省GDP的年均增速需達5.23%左右。今年5%的目標,就是要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為(wei) ‘十四五’發展乃至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奠定堅實基礎。”李侃楨表示,這個(ge) 數字既綜合考慮了我省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也體(ti) 現了“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的擔當,“5%左右與(yu) 全國增速相當,與(yu) 東(dong) 部沿海省份相比,仍屬於(yu) 中高速增長區間,體(ti) 現了政治擔當、使命擔當、責任擔當,能夠更好激勵全省上下團結奮鬥、勇毅前行,更好激發發展動力活力。”

  “報告既聚焦長遠目標,又立足當下實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質量和增量並重。”省人大代表,泰州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劉文榮說,聽完報告後,使命感油然而生,新一年的目標也越發清晰。未來,泰州將聚力高水平構建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堅持產(chan) 業(ye) 、項目、企業(ye) 一體(ti) 發力,在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製造、未來食品等領域鍛造“硬核”支撐,下氣力招引一批“鏈主”“鏈源”“鏈核”項目,培育帶動力更強的大企業(ye) ,分類培扶中小企業(ye) 做精做特,確保工業(ye) 規模五年翻番,“春山可望,未來可期,我們(men) 必將埋頭苦幹、奮發有為(wei) ,一步一個(ge) 腳印地以一域之先為(wei) 全局增彩。”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精神文化需求,報告對未來五年文化強省建設作出了新部署。“作為(wei) 一名文藝工作者,如何讓報告中有關(guan) 文化建設的內(nei) 容落到實處,讓老百姓欣賞到優(you) 秀的文藝作品,是我們(men) 接下來的新目標。”省人大代表、鎮江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龔莉莉表示,建設文化強省,文藝隊伍是一支重要而關(guan) 鍵的力量,作為(wei) 文藝工作者,將深刻理解自身的職責和使命,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以人民為(wei) 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我們(men) 將用文藝的形式繼續講好江蘇故事,講好在江蘇發生的中國故事,讓江蘇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亮出底蘊新風采,呈現時代新舞台。”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著力促進安全發展,更加有力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作為(wei) 平安江蘇的踐行者和捍衛者,我深感責任在肩。”省人大代表、蘇州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主任陳沁浩說,蘇州將不斷提升社會(hui) “平安指數”和人民群眾(zhong) “安全指數”,圍繞重點領域風險隱患、安全生產(chan) 、社會(hui) 安全穩定等方麵,全力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團結奮鬥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起步之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10個(ge) 方麵重點工作中,務實精準的舉(ju) 措隨處可見,代表委員們(men) 不時用筆圈出重點,找準方向。

  積極擴大有效需求被放在首位。“擴大內(nei) 需,必須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省政協委員、江陰市商務局局長時平提前給記者“劇透”:兩(liang) 會(hui) 結束後,江陰將緊接著召開新春促消費活動發布會(hui) ,發放各類消費券1000萬(wan) 元,進一步激發市民的消費熱情。他還介紹,今年江陰將圍繞“迎新春、促消費、穩增長”要求,緊盯歲末年初消費熱點和重點時段,開展10多場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促消費活動,讓消費熱起來、經濟活起來。

  “報告中提到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等內(nei) 容,目標催人奮進。”省人大代表,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副廳長費少雲(yun) 說,按照報告對住房城鄉(xiang) 建設工作的部署,住建部門將抓好貫徹落實,推動群眾(zhong) 住房條件改善,新開工城鎮棚戶區改造12萬(wan) 套,新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15萬(wan) 套,用心用情解決(jue) 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保障人民群眾(zhong) 住有所居,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504個(ge) ,更大力度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新增100處樂(le) 享園林活力空間,進一步提升家園宜居水平。

  “省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今年重點工作時提到高質量推進科教人才強省建設,”省人大代表,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封春晴說,“新的一年,我們(men) 將謀劃推出集成度更高、開放性更強、綜合比較優(you) 勢更明顯的‘人才新政’4.0版,著力打造全鏈條引育、全周期服務的一流人才生態,更好吸引集聚‘頂天立地’的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鋪天蓋地’的青年人才,加快建設英才匯聚、創新活躍的長三角北翼人才高地,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書(shu) 寫(xie) 城市與(yu) 人才共生共榮、互相成就的嶄新篇章。”

  “報告提出紮實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這是我們(men) 進一步做好農(nong) 村改革工作的方向。”省政協委員,鹽城市委副書(shu) 記、統戰部部長羊維達介紹,鹽城積極探索試驗“小田變大田”改革,通過田塊置換合並,實現“集碎為(wei) 整、一戶一田”,有關(guan) 做法成功入選全國農(nong) 村改革試驗區典型案例,被寫(xie) 進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在全國推廣,“鹽城將以‘小田變大田’國家農(nong) 村改革試驗為(wei) 契機,探索在農(nong) 民自願前提下,結合農(nong) 田建設、土地整治逐步解決(jue) 細碎化問題,不斷創新土地有序流轉方式,持續推動適度規模經營,努力讓全市1160萬(wan) 畝(mu) 耕地釋放出更大潛力,為(wei) 全省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多作貢獻。”

  團結才能勝利,奮鬥才會(hui) 成功。省人大代表、省體(ti) 育局訓練中心田徑運動員王嘉男說,“報告指出,2023年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做好杭州亞(ya) 運會(hui) 備戰參賽工作。”王嘉男表示,“眼下我省體(ti) 育強省建設加快推進,我們(men) 95後運動員已經接過接力棒,我將充分落實報告部署,深化對體(ti) 育強省內(nei) 涵的認識,積極發揮青年代表作用,獻計體(ti) 育建設,以青春之力,拚搏致未來。”(王夢然 顧敏 顧星欣 王拓 胡蘭(lan) 蘭(lan) 張宣)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