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北恩施:聯農帶農強產業 “一村一店”促振興

發布時間:2023-01-17 11:25:00來源: 人民網-湖北頻道

  “河灣土好水好,種出來的‘糖心蜜薯’口感香甜軟糯,以前擔心賣不出去,現在根本不用愁銷路。”1月11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三岔鎮河灣村馬頭溝組,剛與(yu) 湖北一村一店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的紅薯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陳宗保喜滋滋地說。

  “我和團隊致力於(yu) 實現鄉(xiang) 村與(yu) 市場結合,將三岔的資源優(you) 勢、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發展優(you) 勢。”當天,在“一村一店”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園啟動儀(yi) 式上,公司董事長劉秋林明晰了發展思路。

  三岔鎮風景優(you) 美、物產(chan) 豐(feng) 富,蘊含著深厚的生態、農(nong) 業(ye) 、文化、康養(yang) 等資源。2020年,農(nong) 民出身、事業(ye) 早有成就的劉秋林選擇在此創業(ye) ,經營 “一村一店”“中農(nong) 夢”品牌,旗下組建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投資500萬(wan) 元打造“一村一店”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園,以每畝(mu) 500元的價(jia) 格集中連片流轉300多畝(mu) 土地,激活農(nong) 村土地的單位價(jia) 值,規模化發展種植業(ye) 、養(yang) 殖業(ye) 。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一村一店”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園內(nei) ,蝦塘、魚塘、親(qin) 子園、垂釣休閑等功能分區明確,項目建設緊鑼密鼓,施工現場熱火朝天。“沉睡”的土地被喚醒,早先播種的五彩油菜種苗綠意正濃,放眼望去,是一片青翠欲滴、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政府獎勵扶持政策引導下, “一村一店”積極探索“新路子”,“我們(men) 采用‘村集體(ti) +社會(hui) 資本+公司+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的合作模式,實行訂單農(nong) 業(ye) ,農(nong) 戶按量種植、養(yang) 殖,合作社收購加工,農(nong) 戶也可自行對外銷售。”劉秋林介紹,公司會(hui) 做好產(chan) 銷銜接,讓農(nong) 戶不再為(wei) 產(chan) 品滯銷而發愁,同時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增添新活力。

  村裏的養(yang) 殖大戶邵兵家中有出欄黃牛30餘(yu) 頭,2022年,劉秋林帶領團隊幫忙聯係買(mai) 家,賣出8頭黃牛,且每頭增收千餘(yu) 元。“以往要抓生產(chan) ,還要跑銷路,操碎了心。現在肩上的擔子輕了,既省心又省力,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生產(chan) 上了。”邵兵說。

  “訂單農(nong) 業(ye) ”讓農(nong) 戶與(yu) 企業(ye) 、消費者建立起了更加緊密的聯係,讓資本、技術、信息更加有的放矢,也讓農(nong) 民收益穩定、幹勁十足。像邵兵這樣嚐到訂單農(nong) 業(ye) “甜頭”的入社村民還有很多,這不僅(jin) 讓村民吃了“定心丸”,也為(wei) 他們(men) 增收致富開辟了新渠道。

  此外,入社村民既有穩定的土地流轉收入,又可以就近務工,形成了穩增收、效益高的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現在合作社有社員380名,近80名村民在合作社務工,年均收入2到3萬(wan) 元,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ye) 。

  “好酒不怕巷子深,怕的就是‘深閨人未識’。農(nong) 產(chan) 品隻要把品牌打響了,不但打開了銷路,身價(jia) 還能‘蹭蹭’往上漲。”2017年2月和10月,劉秋林分別注冊(ce) 了“一村一店”和“中農(nong) 夢”商標,走上了品牌帶著產(chan) 品闖市場之路。

  品牌離不開營銷,如何來推廣?2020年起,湖北“一村一店”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與(yu) 電商團隊合作,利用線上平台,帶動當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銷售,打響本土品牌。

  “團隊共有8人,主要從(cong) 產(chan) 品上架、設計、維護等方麵進行品牌打造,提升產(chan) 品形象,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在823平台銷售。”電商團隊負責人蒲開勤介紹說,近3個(ge) 月,線上下單人數超過1.2萬(wan) 人次,銷售菜籽油、臘肉、雞蛋等68種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金額達100萬(wan) 元。

  “在持續推動‘訂單農(nong) 業(ye) ’基礎上,加大建設力度,力爭(zheng) 將園區建成基礎設施完善、產(chan) 業(ye) 特色鮮明、生產(chan) 方式綠色、產(chan) 業(ye) 鏈條完整、品牌影響力大的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示範區,走出一條集觀光、旅遊、休閑、娛樂(le) 為(wei) 一體(ti) 的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之路。”劉秋林說道。

  冬日暖陽下,一幅“農(nong) 業(ye) 強、農(nong) 民富、農(nong) 村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劉銘 尹鴻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