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市場 讓就業服務更有溫度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一頭連著萬(wan) 家燈火,一頭係著經濟大局。在我省各界熱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jin) 再次強調落實落細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而且把推動公益性零工市場縣縣全覆蓋納入2023年民生實事。從(cong) 去年高標準建設零工市場實現市級全覆蓋,到今年的縣縣全覆蓋,這項暖心工程無疑會(hui) 讓更多零工等活不再“站馬路”,讓就業(ye) 服務更加有溫度。
長期以來,站在馬路邊“攬活兒(er) ”是許多進城農(nong) 民工打零工的傳(chuan) 統方式。然而,這種看似沒有門檻的“站馬路”等活,麵臨(lin) 著秩序亂(luan) 、環境差、信息匹配度低、權益難保障等瓶頸。為(wei) 更好地促進零工人員實現就業(ye) ,人社部等5部門去年聯合出台了《關(guan) 於(yu) 加強零工市場建設完善求職招聘服務的意見》。穩就業(ye) 就是保民生,就業(ye) 穩則經濟穩、社會(hui) 穩、人心穩。支持各類勞動力市場、人才市場、零工市場建設,廣開就業(ye) 門路,為(wei) 有意願有能力的人創造更多公平就業(ye) 機會(hui) ,已成全國各地有效增加就業(ye) 服務供給的重要舉(ju) 措。
實踐證明,零工市場建設是穩就業(ye) 保就業(ye) 的重要一環,對促進農(nong) 民工和困難人員就業(ye) 增收具有重要作用。以我省首家零工市場——運城零工市場為(wei) 例,運營兩(liang) 年多來,從(cong) 場地、平台、服務等多方位發力,創新性提供崗位供求、職業(ye) 培訓等“全鏈條”就業(ye) 服務,促進靈活務工人員就業(ye) 增收。如在硬件方麵,市場有零工對接部、職業(ye) 介紹窗口等“六部五窗口”,有架子工、砌磚工、管道工等待工區。軟件方麵,引進智慧就業(ye) 服務係統,動動手指就能精準篩出匹配信息。針對“吃住難”的問題,市場推出“520”暖心服務模式,即供應5元營養(yang) 午餐,提供每晚兩(liang) 元的臨(lin) 時休息室,免費租賃各種簡單工具。同時,還積極聯係培訓機構,為(wei) 零工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截至去年9月,提供就業(ye) 崗位3萬(wan) 餘(yu) 個(ge) ,技能培訓2000餘(yu) 人,促成就地就近就業(ye) 8000餘(yu) 人,幫助1萬(wan) 餘(yu) 名農(nong) 民工外出就業(ye) ……正如一位務工人員所說:“零工市場讓我們(men) 這些漂泊多年的務工人員有了從(cong) 未有過的歸屬感。”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hui) 穩定的重要保障。運城市積極探索零工市場建設,走在了全省前列,受到了國務院通報表揚。全省各地借鑒運城經驗,各類零工市場、零工就業(ye) 服務大廳、零工驛站等多元化的“零工載體(ti) ”正在強力推開。在建設過程中,充分把握靈活就業(ye) 、零工經濟發展新趨勢,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在體(ti) 現公益性的基礎上,其便利性、功能性、規範性也應因地製宜,創造性打造零工市場。須完善場地設施支撐,提升供需對接信息化水平,建立“即時快招”服務模式,精準開展職業(ye) 技能培訓,加強暖心的便利服務和勞動權益保障。同時,對那些待工時間長、低收入家庭、殘疾等零工人員要加強就業(ye) 幫扶,全力保障零散務工人員“進得來、留得下,有活幹、能掙錢”,充分發揮就業(ye) “蓄水池”作用。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完善促進創業(ye) 帶動就業(ye) 的保障製度,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ye) 形態。據國家統計局相關(guan) 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ye) 人員已達2億(yi) 人。零工市場中會(hui) 有越來越多掌握高技能、適應互聯網生態的年輕人活躍其中。建設完善零工市場,提高靈活就業(ye) 人員的就業(ye) 質量,就是托舉(ju) 起千家萬(wan) 戶穩穩的幸福。(陳力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