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杭州建德:關愛山鄉“一老一小”繪就“善育頤養”美好生活

發布時間:2023-01-18 15:28: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1月11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發改委、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聯合公布了第四批全國農(nong) 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名單,作為(wei) 現代社區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建德大同‘一老一小’整體(ti) 方案托起‘善育頤養(yang) ’美好鄉(xiang) 村生活”案例上榜,成為(wei) 浙江省上榜的兩(liang) 個(ge) 案例之一。

  據了解,此次入選第四批全國農(nong) 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共有22個(ge) ,涵蓋農(nong) 村養(yang) 老、托幼、文化體(ti) 育、醫療衛生、教育、特殊群體(ti) 關(guan) 心關(guan) 愛等公共服務領域的典型經驗,旨在鼓勵各地推進縣鄉(xiang) 公共服務一體(ti) 化建設。

  杭州建德市大同鎮位於(yu) 杭州市西南部,是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大鎮、典型山區鄉(xiang) 鎮和人口大鎮。戶籍人口5.6萬(wan) ,常住人口3.5萬(wan) ,“一老一小”年齡段人口占比達52%,“養(yang) 老育幼”剛性需求強勁。

  “現在文化禮堂搞好了,我們(men) 平時可以聽聽曲、唱唱戲,太棒了。”大同鎮鎮源村胡大爺說。2023年,大同鎮聚焦“一老一小”精神文化需求,在34個(ge) 行政村鄉(xiang) 賢庫篩選出一批具有奉獻精神、藝術特長過硬、組織協調能力強的文藝能人,建成“文藝村長”人才庫。同時,大同鎮對各村老人小孩需求進行梳理,針對性開展文藝文化活動,實現“一村一長”精準匹配,解決(jue) “一老一小”精神需求問題。

  “文藝村長”隻是大同鎮大力推進“一老一小”工作的一個(ge) 縮影。目前,全鎮仍有不少村民常年外出務工,留守兒(er) 童較多。

  “推進公益課堂,有利於(yu) 留守兒(er) 童的健康成長,讓在外家長安心放心。”該鎮人大代表汪國雲(yun) 說。近年來,汪國雲(yun) 創辦大同書(shu) 院輔導當地留守兒(er) 童,11年堅持公益辦學,累計開展公益課堂1132期,“西鄉(xiang) 講堂”宣講品牌深入人心,其中開展“西鄉(xiang) 詩韻”朗誦會(hui) 289期,參加人數近萬(wan) 人。

  據悉,大同鎮緊扣“一老一小”群體(ti) 結構變化,聚焦鄉(xiang) 村家庭托育養(yang) 老痛點難點,以“黨(dang) 建統領·網格智治”為(wei) 載體(ti) ,深入開展“五微行動”,以微平台改造、微網格管理、微能力提升、微課堂打造、微場景建設等特色亮點,有效打通“一老一小”整體(ti) 方案落地鄉(xiang) 鎮“最後一公裏”。

  同時,建德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以服務暖民心,突出“一老一小”,不斷健全村級老年食堂、托幼中心、家宴中心、鄉(xiang) 村衛生室、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等公共配套,全力打造和美鄉(xiang) 村“15分鍾品質服務圈”。

  建德大同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成軍(jun) 表示,“一老”連著“夕陽”,“一小”連著“朝陽”,事關(guan) 百姓福祉和共同富裕,既是一項係統民生工程,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人口結構變化的重要舉(ju) 措。

  下一步,大同鎮將按照“1+N”的思路布局,以“五個(ge) 微”為(wei) 主抓手,立足“幸福同堂”小切口,打造包含老年食堂、公益課堂、文化禮堂、健康學堂、就業(ye) 廳堂、德育祠堂在內(nei) 的“幸福同堂”共同體(ti) ,全方位推進“一老一小”優(you) 質共享,高品質打造“宜養(yang) 大同”山區樣板,在奮力推進“兩(liang) 個(ge) 先行”新征程中繪就“善育頤養(yang) 美好鄉(xiang) 村”共富實景。(饒正濤)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