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代表委員話兩會|委員陶朝暉:加強農作物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 推動農業農村生態綠色高效發展

發布時間:2023-01-19 14:46: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1月17日電 (記者 林洛頫) 湖南是農(nong) 業(ye) 大省和全國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供給基地,農(nong) 作物秸稈資源豐(feng) 富,每年達到3568.12萬(wan) 噸,折合標準煤1530.75萬(wan) 噸,每年各地都在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的有益探索。

  “由於(yu) 湖南省對農(nong) 作物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大多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除試點縣達到80%以上外,全省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率較低,不僅(jin) 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而且還造成了嚴(yan) 重的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2023年湖南省兩(liang) 會(hui) 期間,湖南省政協委員、衡陽市政協副主席、民建衡陽市委會(hui) 主委、市民政局局長陶朝暉介紹道。

  陶朝暉通過調研後發現,湖南農(nong) 作物秸稈“五化”利用落後,主要是缺乏政策支持和創新投入,產(chan) 業(ye) 化發展難以有效推進,這與(yu) 湖南省農(nong) 業(ye) 大省的身份不相適應,不利於(yu) 推進湖南省農(nong) 業(ye) 綠色低碳發展。

  對此,陶朝暉提出推進農(nong) 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產(chan) 業(ye) 化、強化農(nong) 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科技支撐、強化農(nong) 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要素保障等建議,實現“百姓富”與(yu) “生態興(xing) ”的有機統一,助推湖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生態綠色高效發展。

  “湖南要著力推行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加快實現‘農(nong) 業(ye) 廢物’向‘再生資源’轉變;建立農(nong) 作物秸稈從(cong) 收購、轉運、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全產(chan) 業(ye) 鏈,推進秸稈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飼料化、肥料化綜合利用,實現‘一根秸稈’催生多個(ge) 產(chan) 業(ye) ,促進資源利用、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保護、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一舉(ju) 多得。”陶朝暉介紹道。

  同時,加強秸稈直接還田技術研究或利用粉碎秸稈與(yu) 畜禽糞便混合發酵,開展適合花卉苗木、果樹蔬菜、水稻等作物生長的專(zhuan) 用有機肥研發,促進秸稈肥料化利用;對秸稈纖維地膜、日用品生產(chan) 技術研究,推動秸稈原料化、基料化利用;加強秸稈發電、秸稈沼氣和新型秸稈燃料技術、秸稈飼料化技術研究,提高秸稈飼料轉化效率。

  陶朝暉還建議:設立以各級政府主要領導為(wei) 組長的農(nong) 業(ye) 循環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全麵推動農(nong) 作物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政府建立多元化投入機製,把農(nong) 作物秸稈處理設備納入農(nong) 機補貼範圍,並出台相關(guan) 優(you) 惠政策,鼓勵引導社會(hui) 資本投入,積極參與(yu) 農(nong) 作物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重視對農(nong) 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加快建立和完善農(nong) 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規,營造好推進農(nong) 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良好氛圍。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