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發布時間:2023-02-02 10:53:00來源: 天津日報

  高校畢業(ye) 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促進就業(ye) 的重要群體(ti) 。天津市2月1日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天津市2023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通知》,做好天津市2023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工作,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ye) 生多渠道就業(ye) 創業(ye) ,全力促進高校畢業(ye) 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ye) 。

  開拓市場化社會(hui) 化就業(ye) 渠道

  《通知》明確,將持續開展天津市高校書(shu) 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ye) 專(zhuan) 項行動。高校領導班子走訪用人單位不少於(yu) 50家;各高校院係領導班子走訪用人單位不少於(yu) 15家,且每個(ge) 學科專(zhuan) 業(ye) 點至少走訪5家用人單位;各高校研究生導師要按照所帶研究生不低於(yu) 1∶1比例走訪企業(ye) ,為(wei) 所帶研究生每人提供至少1個(ge) 有效就業(ye) 崗位。

  發揮高校校園招聘主渠道作用。在2023年3月到5月招聘高峰期,各高校要確保活動場次數,每校每天至少舉(ju) 辦1場招聘相關(guan) 活動;市教委、市人社局每月舉(ju) 辦至少2場高校應屆畢業(ye) 生招聘對接活動;市國資委指導係統內(nei) 企事業(ye) 單位結合實際,每月舉(ju) 辦至少1場高校應屆畢業(ye) 生招聘對接活動;市工業(ye) 信息化局每月舉(ju) 辦至少1場高校應屆畢業(ye) 生招聘對接活動;市工商聯、市婦聯、團市委等群團組織,每月舉(ju) 辦至少1場高校應屆畢業(ye) 生招聘對接活動;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每季度舉(ju) 辦至少1場退役軍(jun) 人應屆畢業(ye) 生專(zhuan) 場招聘活動。

  充分發揮中小企業(ye) 吸納就業(ye) 作用。各高校要積極組織畢業(ye) 生參加“全國中小企業(ye) 人才供需對接大會(hui) ”“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ye) ”“全國中小企業(ye) 網上百日招聘高校畢業(ye) 生”“全國民營企業(ye) 招聘月”等活動,落實對中小微企業(ye) 吸納高校畢業(ye) 生的優(you) 惠政策。

  支持自主創業(ye) 和靈活就業(ye) 。在資金、場地等方麵向畢業(ye) 生創業(ye) 者傾(qing) 斜,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創新創業(ye) 孵化、成果轉化等提供服務。推動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等大學生創業(ye) 項目轉化落地。引導高校畢業(ye) 生到鄉(xiang) 村幹事創業(ye) 。各高校要積極邀請人社等部門麵向畢業(ye) 生宣講解讀靈活就業(ye) 社會(hui) 保障有關(guan) 政策,幫助更多畢業(ye) 生用足用好相關(guan) 政策資源。

  發揮政策性崗位吸納作用

  在2023年全市公務員公開招考、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中,招錄計劃設置向高校應屆畢業(ye) 生傾(qing) 斜;做好國有企業(ye) 招聘工作,組織市管委管企業(ye) 大力挖掘應屆畢業(ye) 生招聘就業(ye) 崗位,全力保障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需求,並適當向我市高校畢業(ye) 生傾(qing) 斜;積極拓寬基層就業(ye) 空間,2023年麵向應屆高校畢業(ye) 生提供基層醫療衛生、養(yang) 老服務、社區工作和公安輔警、科研助理等就業(ye) 機會(hui) ;積極向人社部申請擴大我市“三支一扶”崗位招募規模,擴大“西部計劃”崗位招募人數,拓展“城鄉(xiang) 社區專(zhuan) 項計劃”,並健全支持激勵體(ti) 係;做好應屆畢業(ye) 生入伍工作。

  促進升學與(yu) 就業(ye) 有序銜接。碩士研究生招錄工作在2023年5月底前完成,普通專(zhuan) 升本和第二學士學位招錄工作在2023年6月底前完成。

  優(you) 化招考時間安排。盡早安排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招聘考試工作和各類職業(ye) 資格考試時間,給2023屆高校畢業(ye) 生離校前求職留出充足時間。公務員招考在2023年4月底前完成麵試,在6月底前完成錄用工作;中小學幼兒(er) 園教師在2023年4月初組織筆試,6月底前完成麵試,7月底前完成招聘工作;在2023年7月底前基本完成國有企業(ye) 各類政策性崗位招聘錄用工作;在2023年8月底前完成科研助理崗位招聘工作。

  建設高質量就業(ye) 指導服務體(ti) 係

  完善全員就業(ye) 工作體(ti) 係。各高校要將就業(ye) 教育、就業(ye) 引導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ti) 係,要將解決(jue) 學生就業(ye) 有關(guan) 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和崗位績效評價(jia) 範疇。對於(yu) 所帶學生就業(ye) 突出的研究生導師,在評獎、評優(you) 等方麵予以傾(qing) 斜。

  全麵加強就業(ye) 指導。開展天津市就業(ye) 創業(ye) 金課、職業(ye) 生涯谘詢特色工作室等評選,選樹一批市級就業(ye) 創業(ye) 指導“名師金課”。各高校要健全完善分階段、全覆蓋的大學生生涯規劃與(yu) 就業(ye) 指導體(ti) 係。持續深化學生就業(ye) 觀教育。

  持續提升畢業(ye) 生就業(ye) 服務質量。鼓勵各高校積極對接人社部門試點開設e就業(ye) 體(ti) 驗店,幫助畢業(ye) 生不出校門就能完成就業(ye) 各種手續辦理。升級天津市大中專(zhuan) 學校就業(ye) 信息化平台功能。

  切實維護畢業(ye) 生就業(ye) 權益。招聘活動中,不得設置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guan) 歧視性條款和限製性條件。對於(yu) 存在就業(ye) 歧視、招聘欺詐、“培訓貸”等問題的用人單位,要納入招聘“黑名單”並及時向高校畢業(ye) 生發布警示提醒。

  精準開展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幫扶。重點關(guan) 注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ye) 家庭、殘疾等困難高校畢業(ye) 生,以及少數民族學生、就業(ye) 困難學生等重點群體(ti) 學生,建立幫扶工作台賬,實行“一人一檔”“一人一策”動態管理精準開展就業(ye) 幫扶工作,針對每一名困難學生至少開展3次談心談話、推薦3個(ge) 有效崗位、組織參與(yu) 3次線上線下就業(ye) 促進活動。各高校要建立“一對一”幫扶責任製。深入落實“中央專(zhuan) 項彩票公益金宏誌助航計劃──全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能力培訓項目”。

  在簡化優(you) 化求職就業(ye) 手續方麵,《通知》還明確要穩妥有序推進取消就業(ye) 報到證工作。從(cong) 2023年起,不再發放《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zhuan) 科畢業(ye) 生就業(ye) 報到證》和《全國畢業(ye) 研究生就業(ye) 報到證》(以下統稱就業(ye) 報到證),取消就業(ye) 報到證補辦、改派手續,不再將就業(ye) 報到證作為(wei) 辦理高校畢業(ye) 生招聘錄用、落戶、檔案接收轉遞等手續的必需材料。(記者 廖晨霞)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