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徐水:支部引領新生活 集體增收百姓樂
華燈初上,鑼鼓開場。秧歌扭起來,高蹺舞起來,新建成的休閑文化活動廣場上,歡樂(le) 的人流溫暖著冬夜。春節臨(lin) 近,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安肅鎮小寺各莊新村“迎春”場麵熱鬧非凡。
“晚上7點以後,就下樓和老姐妹們(men) 扭一陣,心情舒暢,吃嘛嘛香!”“家裏有地暖,出門有公交,街麵有超市,上學、就醫也方便。”健身隊伍裏,老人們(men) 述說著搬進新村的喜悅,“物業(ye) 、水費、醫保、養(yang) 老保險、家庭財產(chan) 保險費都由村集體(ti) 負擔,是村黨(dang) 支部為(wei) 大夥(huo) 建新村、帶來了新生活。”
穿過廣場上的“幸福家園”牌樓、四角涼亭,移步水係漫道、休閑長廊,欣賞小橋秀樹、山水彩畫,村民們(men) 感受著濃濃鄉(xiang) 愁,追覓村莊蝶變之路。
廣場前的村史碑記顯示,該村建於(yu) 明永樂(le) 年間,因村北有一元照寺,取村名小寺各莊。2009年,緊鄰城區的這個(ge) 小村莊有478戶、2051人,村址占地380畝(mu) ,集體(ti) 土地410畝(mu) 。人多地少、居住分散。2009年,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小寺各莊村開始改造、建設新村。
時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的陳鐵柱帶領“兩(liang) 委”幹部,召開黨(dang) 員、村民代表、各家戶主會(hui) 議上百次,講政策、謀方案。同時,到先進地區參觀。最終形成“集體(ti) 主導、整體(ti) 開發、先建後拆,確保集體(ti) 經濟可持續發展、百姓基本生活長期有保障”的村莊改建方案。
經過幾年建設,在舊村北側(ce) ,緊鄰規劃大道,一棟棟漂亮的小高層樓房拔地而起。綠地、車庫、廣場、物業(ye) 及生活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村民以原有宅基地、住房麵積置換新房。2022年12月新村基本建成,村民陸續免費搬進新居。小寺各莊也成為(wei) 河北省農(nong) 村新民居建設優(you) 秀示範村、市級文明村,村黨(dang) 支部獲評區級先進基層黨(dang) 組織。
住進新村,百姓不僅(jin) 樂(le) 享眼前的美好。整合的包括舊村址在內(nei) 的土地,村支部將陸續建成市場出租經營。陳鐵柱和村幹部們(men) 認為(wei) ,村集體(ti) 跟居家過日子一樣,不能把土地、資產(chan) 賣光花淨,得想著子孫後代,“現在集體(ti) 每年有200多萬(wan) 元的收入,貼補群眾(zhong) 生活;隨著集體(ti) 收入增加,群眾(zhong) 補貼會(hui) 越來越多。村民還在家門口做買(mai) 賣、跑運輸,實現就業(ye) 增收。”
新村內(nei) ,剛落成的2000多平方米村民康養(yang) 活動中心寬敞明亮,一樓是老年食堂、文化活動室、休息室;乘電梯上二樓是健身室、綜合娛樂(le) 室、殘疾人康複活動室,為(wei) 全村70歲以上老人成本價(jia) 或免費提供用餐臨(lin) 休、文體(ti) 娛樂(le) 等日間照料服務,讓老年人的生活有質量、有尊嚴(yan) 。
“讓大夥(huo) 更好享受村莊整體(ti) 改建、集體(ti) 經濟發展的紅利,讓村民的幸福更持續!”對未來發展,村幹部們(men) 充滿信心。(葛茜茜、劉柯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