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網評: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科技自立自強

發布時間:2023-02-02 11:00: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全社會(hui) 研究與(yu) 試驗發展經費(以下簡稱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30870億(yi) 元,首次突破3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比上年增長10.4%,自“十三五”以來已連續7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an) 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實現民族複興(xing) 的重要支撐。在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必須持續加大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同時優(you) 化和調整經費投入結構,力保打贏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2022年,盡管受到多重超預期因素影響,中國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依然保持較快增長。這有賴於(yu) 政策持續加力、科技獎勵和激勵機製不斷完善,市場主體(ti) 創新活力得以不斷激發,有力地支撐了中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之比)再創新高,達到2.55%,比上年提高0.12個(ge) 百分點,明顯高於(yu) “十三五”以來年均增幅。研發經費投入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之比不僅(jin) 是反映一個(ge) 國家對研發活動資金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標,也在很大程度上體(ti) 現了經濟轉型升級進程和高質量發展的水平。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科技事業(ye) 進行戰略性調整、全局性謀劃,出台了一係列鼓勵創新、激勵研發的重大政策措施。隨著相關(guan) 政策切實貫徹實施,中國的科技研發水平不斷進步,一大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不再受製於(yu) 人,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存在的短板得到有效彌補,中國正大踏步邁向創新型國家前列。

  萬(wan) 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性研究更是攀登科技高峰的基石。2022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支出為(wei) 1951億(yi) 元,比上年增長7.4%;占研發經費比重為(wei) 6.32%,連續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大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是解決(jue) 深層次科技問題的有效途徑,將使我國科技實力從(cong) 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

  我國科技事業(ye) 已實現曆史性、整體(ti) 性、格局性重大變化,但距離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這也要求,加大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必須持之以恒。為(wei) 此,在政府性投入引領示範的同時,還要鼓勵社會(hui) 資金廣泛參與(yu) ,在稅收優(you) 惠政策等方麵加大支持力度。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科技研發離不開全社會(hui) 的支持,科研成果更會(hui) 為(wei) 全社會(hui) 共享。

  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以基礎性、前瞻性、原創性科研為(wei) 著眼點,集聚財力、人力、物力等聯合攻關(guan) ,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必將“更上一層樓”,也將為(wei) 全球科技創新貢獻更多中國智慧。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