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船舶小鎮 綠色入海
湖南沅江,湘、資、沅、澧四水在此溫柔相擁,穿過南洞庭湖的浩渺煙波,便可沿著水路通江達海。沅江的綿長岸線和眾(zhong) 多島嶼,也為(wei) 船舶製造業(ye) 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沅江市瓊湖街道辦事處塞南湖片區,一座省級特色工業(ye) 小鎮——沅江市船舶製造小鎮,自2020年起便開始揚帆遠航。
沅江造船,早在北宋時期就很興(xing) 盛。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沅江造船廠、沅江水運船機廠等國有企業(ye) 生產(chan) 的掛槳機、鋼質高速客船更是聲名遠揚。
本世紀初,沿海萬(wan) 噸以下造船業(ye) 向內(nei) 地轉移,洞庭湖水上旅遊業(ye) 的逐漸興(xing) 起,為(wei) 沅江船舶工業(ye) 崛起帶來了機遇,沅江市船舶製造產(chan) 業(ye) 進入快速發展期。
承載千年榮光,船舶小鎮如何順應時代潮流,在船舶行業(ye) 繼續劈波斬浪、揚帆領航,成為(wei) 沅江造船人的時代使命。
如何領航,船舶小鎮的選擇是:另起航道,綠色入海。
新年伊始,湖南海荃遊艇有限公司的訂單量就已堆積了近2億(yi) 元。看著廠房內(nei) 正在建造的4艘船舶,公司副總經理吳正林感歎起當初的抉擇。
2015年8月,湖南海荃落戶船舶小鎮,正式投產(chan) 。2016年,湖南海荃決(jue) 定新能源遊船的研發。“研發投入雖大,但市場更大。”吳正林介紹,新能源船舶零排放、無震動、無噪音的優(you) 勢,正適合旅遊使用。
2017年,國內(nei) 最大噸位太陽能遊船在沅江投入使用,這正是出自湖南海荃的手筆。“太陽能運營成本雖低,但動力得看老天的臉色。”出自這個(ge) 考慮,湖南海荃又著手於(yu) 第二代純電動遊船的研發。“蓄電量大,保證續航能力。”
當第二代新能源遊船推出,便沿著長江,安家在了武漢東(dong) 湖。“現在已經是第三代氫能源遊船。”5年時間,湖南海荃的綠色之路已走得很遠,還給當地船舶產(chan) 業(ye) 企業(ye) 指出了新“航道”。
目前,沅江市共發展亞(ya) 光科技、海荃遊艇、金航船舶等7家新能源船舶研發製造企業(ye) ,擁有科研人員169人,申請新能源船舶製造自主知識產(chan) 權198項,研發出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太陽能遊船、純電動鋁合金高速船等清潔動力船舶。
“我們(men) 的航道,是浩瀚大海。”站在位於(yu) 洞庭之畔,湖南金航船舶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羅超華壯誌滿滿。
沅江,雖是通江達海之地,但製造的船隻,在2020年前,都隻能在內(nei) 陸河湖裏見到蹤跡。
“遠洋輪船,結構更牢固、動力要求也更高,可以說是標誌著最先進的船舶製造能力。”洞庭湖畔,從(cong) 來不缺“吃螃蟹的人”。
湖南金航針對長江嶽陽港至上海洋山港航道水域特點,研發了國內(nei) 首艘653TEU型江海直達LNG柴油雙燃料萬(wan) 噸級敞口集裝箱船運輸船,載重量約9600噸,船舶配置雙燃料動力係統,兩(liang) 種動力可自動或手動切換。
2020年、2021年,湖南金航先後製造兩(liang) 條萬(wan) 噸巨輪,沅江把市場從(cong) 江湖拓展到了海洋。由此,船舶小鎮,駛向了浩瀚海洋。
小鎮不小,綠色入海。2022年,沅江市船舶工業(ye) 企業(ye) 完成工業(ye) 總產(chan) 值73.8億(yi) 元,占湖南省船舶製造業(ye) 80%,其中,新能源船舶產(chan) 值達22.86億(yi) 元,同比增長25%。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