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打著市場經濟的幌子哄抬物價行不通
270萬(wan) 元!近日,因哄抬血氧儀(yi) 價(jia) 格,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魚躍醫療”)吃了罰單。江蘇鎮江市市場監管局的調查結果顯示,自2022年12月開始,魚躍醫療利用市場供需緊張狀況,在血氧儀(yi) 生產(chan) 入庫平均成本環比上漲47%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該產(chan) 品銷售價(jia) 格,平均銷售價(jia) 格環比上漲了131.78%。
47%和131.78%,銷售價(jia) 格上漲幅度明顯高於(yu) 成本增長幅度,兩(liang) 個(ge) 數據的鮮明對比,也坐實了魚躍坐地起價(jia) 的事實。行政處罰決(jue) 定書(shu) 也表示,企業(ye) 推動了血氧儀(yi) 市場價(jia) 格過快、過高上漲,擾亂(luan) 市場價(jia) 格秩序。
去年12月,魚躍醫療曾因血氧儀(yi) 大幅漲價(jia) 遭輿論質疑。彼時,企業(ye) 回應稱其生產(chan) 經營合法合規,“目前血氧儀(yi) 沒有漲價(jia) ,因成本上漲,公司取消了折扣和優(you) 惠”。魚躍醫療是醫療器械龍頭企業(ye) ,本應在特殊時期擔當社會(hui) 責任,但觀其所為(wei) ,非但趁疫發財,還以成本漲價(jia) 為(wei) 由搪塞消費者,產(chan) 生的影響既大又壞,網友拍手稱快,直呼“罰得好”!
但是我們(men) 也要注意到,每每遇到這一類事件,也總有一些聲音說:這就是市場經濟,一方願買(mai) 一方願賣,職能部門為(wei) 什麽(me) 要管?
回首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之初,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供應緊張。這在當時情況下已不僅(jin) 僅(jin) 是單純的防疫物資,更是“情緒穩定器”。如果對這種行為(wei) 不加以遏製,勢必造成市場混亂(luan) ,產(chan) 生不良的社會(hui) 示範,危害甚巨。
市場經濟也是法治經濟。發展市場經濟,既需要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也需要鐵一般的執行。從(cong) 新冠疫情初期的口罩、酒精被搶購一空,到前段時間退燒藥、抗原檢測試劑盒、血氧儀(yi) 等高價(jia) 難求。各地快速出手查處並通報了一係列典型案例,用實際行動表明了態度:對膽敢發“疫情財”的企業(ye) 或個(ge) 人,必須嚴(yan) 管重罰、冒頭就打。
2月1日晚,作為(wei) 上市公司的魚躍醫療發布公告對處罰一事進行回應,稱本次行政處罰不會(hui) 對公司業(ye) 績造成重大影響。但網友並不買(mai) 賬,資本市場恐怕也不買(mai) 賬。企業(ye) 見利忘義(yi) ,最終隻會(hui) 逼消費者用腳投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