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拓寬職業教育成才通道(政策解讀)

發布時間:2023-02-10 16:3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深化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負責人表示,《意見》是在係統總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成就基礎上,對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著力破解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重大改革。“重點解決(jue) 三個(ge) 問題:發展理念的問題,即如何看職業(ye) 教育;發展路徑的問題,即如何幹職業(ye) 教育;主體(ti) 責任的問題,誰來幹職業(ye) 教育。”該負責人表示。

  破除對職業(ye) 教育的傳(chuan) 統認知

  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負責人表示,《意見》破除了“矮化”“窄化”職業(ye) 教育的傳(chuan) 統認知,直擊改革實踐中的難點痛點問題。

  職業(ye) 教育功能定位由“謀業(ye) ”轉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務人的全麵發展。建立健全多形式銜接、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梯度職業(ye) 教育和培訓體(ti) 係,推動職普協調發展、相互融通,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將對消解職普分流帶來的教育焦慮有重大作用。

  職業(ye) 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轉向“產(chan) 教”,更加注重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產(chan) 教融合是現代職業(ye) 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優(you) 勢。《意見》直麵產(chan) 教融合中的堵點問題,提出了建設市域產(chan) 教聯合體(ti) 和行業(ye) 產(chan) 教融合共同體(ti) 的製度設計,將職業(ye) 教育與(yu) 行業(ye) 進步、產(chan) 業(ye) 轉型、區域發展捆綁在一起,充分發揮各自優(you) 勢,創新良性互動機製,破解人才培養(yang) 供給側(ce) 與(yu) 產(chan) 業(ye) 需求側(ce) 匹配度不高等問題。

  職業(ye) 教育發展路徑由“分類”轉向“協同”,更加注重統籌“三教”協同創新。“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是兩(liang) 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二者不是平行更不是對立的。”該負責人說,《意見》在鞏固職業(ye) 教育類型特色、提升職業(ye) 學校關(guan) 鍵辦學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職業(ye) 教育類型定位,統籌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從(cong) “不同”走向“協同”,各種教育類型優(you) 勢互補、交叉融合,都服從(cong) 、服務於(yu)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共同目標。

  提升職業(ye) 學校關(guan) 鍵辦學能力

  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負責人介紹,《意見》提出了新階段職業(ye) 教育改革的一係列重大舉(ju) 措,圍繞職業(ye) 教育自立自強,設計了五項重點工作。

  提升職業(ye) 學校關(guan) 鍵辦學能力。圍繞現代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的急需專(zhuan) 業(ye) 領域,組建一批國家級職業(ye) 教育核心能力建設專(zhuan) 家團隊,打造一批核心課程、優(you) 質教材、教師團隊、實踐項目,遴選一批國家級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教學資源庫、在線精品課程和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做大做強職業(ye) 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擴大優(you) 質資源共享,服務全民終身學習(xi) 和技能型社會(hui) 建設。

  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該負責人介紹,依托頭部企業(ye) 和高水平大學建設一批國家級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yang) 培訓基地。推進職業(ye) 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指導各地製定省級“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實施辦法。

  建設開放型區域產(chan) 教融合實踐中心。啟動高水平實踐中心建設項目,通過政府搭台、多元參與(yu) 、市場驅動,對地方政府、企業(ye) 、學校實行差別化支持政策,分類建設一批集實踐教學、社會(hui) 培訓、真實生產(chan) 和技術服務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公共實踐中心、企業(ye) 實踐中心、學校實踐中心。

  拓展學生成長成才通道。建立符合職業(ye) 教育辦學規律和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的考試招生製度,支持各省因地製宜製定職教高考方案,擴大應用型本科學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模;製定職業(ye) 教育貫通培養(yang) 指導意見,支持各省開展中職與(yu) 高職(3+2)五年貫通、中職與(yu) 職業(ye) 本科或應用型本科(3+4)七年貫通、高職專(zhuan) 科與(yu) 職業(ye) 本科或應用型本科(3+2)五年貫通培養(yang) 。“職業(ye) 教育不是‘終結教育’,也不是‘低層次教育’,而是特色鮮明的一種教育類型,接受職業(ye) 教育的學生,既可以升學,也可以就業(ye) ,還可以先就業(ye) 再升學,最大程度拓寬學生多樣化、多途徑成長成才的通道。”該負責人表示。

  創新國際交流與(yu) 合作機製。持續辦好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大會(hui) 和世界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推動教隨產(chan) 出、產(chan) 教同行,打造職業(ye) 教育國際合作平台。

  推出一批引領職業(ye) 教育領域改革的國家級項目

  《意見》以建立部省協同推進機製為(wei) 核心,設計了央地互動、區域聯動、政行企校協同的改革新機製,著力營造製度供給充分、條件保障有力、產(chan) 教深度融合的新生態。

  點上突破,支持有基礎、有意願的地方先行示範,打造樣板。2023年初,選擇10個(ge) 左右省份,建立部省協同推進機製,“一省一案”編製落實方案,“一省一策”給予差異化支持,“一省一台賬”逐項推動落實。

  線上提升,圍繞辦學能力的關(guan) 鍵條線,推出一批關(guan) 鍵政策和重點項目。一方麵,圍繞上述“五項重點工作”,分別推出專(zhuan) 項工程計劃,推出一批引領職業(ye) 教育領域改革的國家級項目,樹立標杆、打造品牌。另一方麵,針對股份製、混合所有製改革,職業(ye) 教育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等地方“不敢碰”“不好講”的難點,在國家層麵出台政策,向社會(hui) 傳(chuan) 遞信號、給地方提供支持,引導基層大膽試大膽闖。

  國家發改委社會(hui) 司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職業(ye) 教育招生規模大幅增長,中職、高職學校每年為(wei) 國家培養(yang) 約1000萬(wan)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職業(ye) 教育專(zhuan) 業(ye) 緊跟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結構,持續優(you) 化設置,全國職業(ye) 學校共開設1300多個(ge) 專(zhuan) 業(ye) ,基本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不斷優(you) 化教師隊伍結構,加快從(cong) 具有3年以上企業(ye) 工作經曆的人員中公開招聘老師,“雙師型”教師比例越來越高。

  據介紹,目前,已認定了21個(ge) 國家產(chan) 教融合試點城市,各地培育了4600多家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一大批行業(ye) 組織和行業(ye) 協會(hui) 積極參與(yu) 產(chan) 教融合工作,已經初步形成了城市為(wei) 節點、行業(ye) 為(wei) 支點、企業(ye) 為(wei) 重點的產(chan) 教融合推進機製。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05日 0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