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是否還會出現短時間集中大規模流行的疫情——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回應防疫關切

發布時間:2023-02-10 14:19: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全媒+丨是否還會(hui) 出現短時間集中大規模流行的疫情——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回應防疫關(guan) 切

  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 題:是否還會(hui) 出現短時間集中大規模流行的疫情——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回應防疫關(guan) 切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feng) 、李恒

  近期,全國疫情日趨平穩,總體(ti) 向好態勢持續鞏固。隨著各地相繼開學,農(nong) 村春耕陸續開始,未來是否還會(hui) 出現短時間集中大規模流行的疫情?各地中小學將采取哪些防控措施?偏遠農(nong) 村如何進一步提升防疫能力?圍繞公眾(zhong) 關(guan) 注的熱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作出集中回應。

  再出現全國範圍內(nei) 短時間集中大規模流行的疫情可能性較小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zhuan) 家吳尊友表示,我國剛經曆了一次全國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數人已經康複,還有部分人仍在康複之中,全國範圍內(nei) 人群免疫保護力處在一個(ge) 較高的時期。

  我國新冠病毒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月1日以來,從(cong) 全國各個(ge) 口岸入境人員中監測到39種進化分支,全部為(wei) 奧密克戎變異株,以BA.5.2和BF.7及其亞(ya) 分支為(wei) 主,到目前為(wei) 止尚未監測到傳(chuan) 播力、致病力、免疫逃逸能力明顯增加的新型變異株流行。

  吳尊友認為(wei) ,總體(ti) 來看,三年來新冠病毒持續發生變異,傳(chuan) 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在增強,但致病性在減弱。隨著我國優(you) 化疫情防控策略措施,未來新冠疫情可能會(hui) 斷斷續續在局部地區、部分人群、一段時間內(nei) 發生,但再出現全國範圍內(nei) 短時間集中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比較小。

  近期多地開展新冠抗體(ti) 檢測服務。對此,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陳操介紹,新冠抗體(ti) 檢測是為(wei) 了估算全人群新冠病毒抗體(ti) 的水平,推算出人群的感染水平,從(cong) 而為(wei) 國家的免疫策略和防控策略調整提供數據支撐和科學依據。

  如無疫情風險,學生一般不延遲返校

  教育部體(ti) 育衛生與(yu) 藝術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表示,當前全國疫情形勢總體(ti) 平穩,學校疫情防控政策已經明確,各地開學準備基本到位,今年春季全國學校能夠實現如期、正常、安全開學。

  “如無特殊情況,學校一般不提前開學;如無疫情風險,學生一般不延遲返校。”劉培俊說。

  各地中小學相繼開學,將采取哪些防控措施?劉培俊表示,重點做好三個(ge) 方麵工作:

  一是確保學生身心健康。開學返校前一周,要求學生居家每日開展健康自測;返校後,連續7天開展健康監測。師生入校時要測量體(ti) 溫,發現發熱等症狀的師生及時采取留觀等相應措施。落實中小學校晨檢和午檢製度、傳(chuan) 染病疫情報告製度、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製度等,不組織、不要求康複期的師生參加劇烈活動。

  二是保障學校正常秩序。中小學校充分做好教育教學準備,沒有疫情的地區,學校開學後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針對學生學習(xi) 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進度,認真執行國家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確保教育教學質量。

  三是增強學校的防疫能力。教育部門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支持加強中小學衛生室、保健室的建設,配齊醫護專(zhuan) 業(ye) 人員,配備充足必要的藥品、醫療設施設備和抗原檢測試劑等防疫物資。

  繼續做好農(nong) 村地區重點人群包保聯係工作

  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孕產(chan) 婦、兒(er) 童、殘疾人等重點人群進行一對一包保聯係,在此前農(nong) 村疫情防控中起到了“早發現、早識別、早幹預、早轉診”的關(guan) 口前移作用。

  隨著農(nong) 村地區疫情進入低流行水平,如何繼續對重點人群和重點區域做好防護?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智表示,下一步,在統籌疫情防控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各項工作時,仍要常態化地做好包保聯係的服務工作。

  毛德智介紹,要持續推進“五級書(shu) 記”抓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的責任落實,指導各地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專(zhuan) 班做好平急轉換。把農(nong) 村地區疫情防控、鄉(xiang) 村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建設納入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盡快補齊農(nong) 村地區醫療衛生短板。同時,各地要動態優(you) 化包保聯係的服務機製,讓重點人群真正能夠“見醫、見藥、見幹部”。

  偏遠山區、林區、牧區和海島“三區一島”由於(yu) 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一直是農(nong) 村疫情防控中需要特別關(guan) 注的區域。

  毛德智表示,在重點做好“三區一島”防疫工作能力提升工作基礎上,推動各地將防疫藥品和醫療物資繼續向“三區一島”傾(qing) 斜,指導各地通過“敲門行動”、電話聯係、微信建群等方式,進一步做好重點人群包保聯係服務,針對雨雪冰凍、台風、洪水、幹旱等極端天氣,指導各地抓緊製定“三區一島”疫情防控的應急預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