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去年風電光伏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

發布時間:2023-02-14 15:3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丁怡婷)記者從(cong) 國家能源局13日舉(ju) 辦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2022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突破1.2億(yi) 千瓦,連續三年突破1億(yi) 千瓦,再創曆史新高。風電、光伏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wan) 億(yi) 千瓦時,達到1.19萬(wan) 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21%,占全社會(hui) 用電量的13.8%,接近全國城鄉(xiang) 居民生活用電量。

  可再生能源競爭(zheng) 力不斷增強。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介紹,當前,陸上6兆瓦級、海上10兆瓦級風機已成為(wei) 主流,量產(chan) 單晶矽電池的平均轉換效率達到23.1%;光伏治沙、農(nong) 業(ye) +光伏、可再生能源製氫等新模式新業(ye) 態不斷湧現,分布式發展成為(wei) 風電光伏發展主要方式,2022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5111萬(wan) 千瓦,占當年光伏新增裝機58%以上。

  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我國生產(chan) 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guan) 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70%。同時,可再生能源發展為(wei) 全球減排作出積極貢獻,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相當於(yu) 減少國內(nei) 二氧化碳排放約22.6億(yi) 噸,出口的風電光伏產(chan) 品為(wei) 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5.73億(yi) 噸,合計減排28.3億(yi) 噸,約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減排量的41%。

  新型儲(chu) 能具有響應快、配置靈活、建設周期短等優(you) 勢,可在電力運行中發揮頂峰、調峰、調頻、爬坡等多種作用,是構建新型電力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劉亞(ya) 芳介紹,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chu) 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wan) 千瓦,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平均儲(chu) 能時長約2.1小時。從(cong) 2022年新增裝機技術占比看,鋰離子電池儲(chu) 能技術占比達94.2%,仍處於(yu) 絕對主導地位,新增壓縮空氣儲(chu) 能、液流電池儲(chu) 能技術占比分別達3.4%、2.3%,占比增速明顯加快。此外,飛輪、重力、鈉離子等多種儲(chu) 能技術也已進入工程化示範階段。

  隨著我國電力行業(ye) 電源結構、網架結構等發生重大變化,電力係統運行管理的複雜性不斷提高,對輔助服務的需求量顯著增加。提供輔助服務主體(ti) 範圍包括新型儲(chu) 能、自備電廠、工商業(ye) 可中斷負荷、電動汽車充電網絡、虛擬電廠等。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趙學順介紹,去年年底,我國統一的輔助服務規則體(ti) 係基本形成。通過輔助服務市場化機製,2022年全國共挖掘全係統調節能力超過9000萬(wan) 千瓦,年均促進清潔能源增發電量超過1000億(yi) 千瓦時;煤電企業(ye) 因為(wei) 輔助服務獲得補償(chang) 收益約320億(yi) 元,有效激發了煤電企業(ye) 靈活性改造的積極性。

  近年來,我國加快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ti) 係建設。2022年電力市場交易規模和主體(ti) 數量均創曆史新高。全國市場交易電量共5.25萬(wan) 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39%,占全社會(hui) 用電量比重達60.8%,同比提高15.4個(ge) 百分點。其中,跨省跨區市場化交易電量首次超1萬(wan) 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近50%,市場在促進電力資源更大範圍優(you) 化配置的作用不斷增強。

  “在電力交易機構注冊(ce) 的主體(ti) 數量首次超過60萬(wan) 家,同比增長29%,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為(wei) 電力市場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全國燃煤發電機組市場平均交易價(jia) 格達0.449元/千瓦時,較全國平均基準電價(jia) 上浮約18.3%,有力緩解了煤電企業(ye) 虧(kui) 損局麵。”趙學順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4日 10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