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麗水鬆陽“拯救老屋”喚醒鄉村發展“新希望”

發布時間:2023-02-14 16:18:00來源: 麗水日報

  一幢幢修繕利用的鄉(xiang) 村建築,麗(li) 水鬆陽給世界提供了獨樹一幟的“中國方案”。

  近年來,鬆陽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突出文化引領、品質發展,傾(qing) 注工匠精神,從(cong) 修繕盤活鄉(xiang) 村閑置老屋入手,做好富民增收、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章。先後成為(wei) 全國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利用試驗區、“拯救老屋行動”整縣推進試點縣、聯合國首個(ge) 鄉(xiang) 村發展示範縣、文旅部調研聯係縣,創成麗(li) 水市首個(ge)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鬆陽經驗入選全省全域旅遊發展典型案例。“拯救老屋行動”還列入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規劃(2018—2022年)》,榮獲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十佳創新獎”,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麵推廣“拯救老屋”鬆陽模式。

  一場拯救老屋的行動,喚醒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的新希望。

  秉承“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指導方針,鬆陽把“拯救老屋”作為(wei) 延續鄉(xiang) 村曆史文脈、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以低級別私人產(chan) 權文物建築保護為(wei) 切口,係統推進鄉(xiang) 村的生態修複、經濟修複、文化修複、人心修複。截至目前,全縣所有鄉(xiang) 鎮(街道)中75個(ge) 村的312幢老屋完成修繕。

  優(you) 秀人才開始進村下鄉(xiang) 。通過“拯救老屋行動”,一批掌握傳(chuan) 統技藝的本土工匠也重拾技藝,全縣形成30餘(yu) 支2000餘(yu) 人的工匠隊伍,其中3家古建公司取得文物保護工程施工三級企業(ye) 資質。鬆陽縣職業(ye) 中等專(zhuan) 業(ye) 學校開設土木工程(古建築修繕與(yu) 仿建)專(zhuan) 業(ye) ,一批優(you) 秀的青年古建工匠加入“拯救老屋”的隊伍。

  新型業(ye) 態與(yu) 古村落融合。通過老屋的修繕,還帶動了鬆陽60%以上的鄉(xiang) 村植入了民宿、農(nong) 家樂(le) 、生態農(nong) 業(ye) 、文化產(chan) 業(ye) 、藝術家工作室等新型業(ye) 態,逐步建立一二三產(chan) 深度融合、產(chan) 供銷係統完整的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模式,係統推動鄉(xiang) 村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和生產(chan) 生活方式的變革。“老屋+工坊”模式,建成紅糖工坊、豆腐工坊、契約博物館等30餘(yu) 個(ge) 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全縣域生態博物館和特色工坊。“老屋+民宿”模式,建成過雲(yun) 山居、雲(yun) 端覓境、鳴珂裏等一批精品民宿示範項目。

  鬆陽縣四都鄉(xiang) 入選浙江省首批民宿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改革試點。“老屋+工作室”模式,實施百名藝術家入駐鄉(xiang) 村計劃,吸引國際國內(nei) 較高知名度藝術家在鬆常態化駐場創作、交流研討、交易拍賣,有效破解村莊發展的要素資源製約瓶頸,實現藝術賦能鄉(xiang) 村發展。目前已成功簽約藝術家百餘(yu) 名,落地藝術家工作室40餘(yu) 個(ge) ,形成了陳家鋪詩人村、沿坑嶺頭畫家村、力溪連環畫藝術村等一批特色村。

  鬆陽還以“拯救老屋行動”為(wei) 切入點,積極探索以集體(ti) 經濟製度為(wei) 基礎,以混合所有製、農(nong) 合聯等多樣化聯合發展為(wei) 特征的經濟運行新機製,運用現代手段經營傳(chuan) 統鄉(xiang) 村,全力複活鄉(xiang) 村的經濟活力,複活低碳、生態、環保的生產(chan) 生活方式,推動傳(chuan) 統村落的“活態保護、有機發展”。

  鬆陽三都鄉(xiang) 上田村集體(ti) 和村民以田地、房屋等資源入股,與(yu) 政府資金共同建設運營“原鄉(xiang) 上田”文旅綜合體(ti) 。實現資源變資產(chan) 、資金變股金、農(nong) 民變股東(dong) ,該村也從(cong) 原本老舊破敗的“空殼村”變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村”。上田模式被推選為(wei) 2020全國創新社會(hui) 治理典型案例。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