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雙遊村:小鄉村裏大電商
物流中心產(chan) 銷一體(ti) 、電商直播發展正盛、農(nong) 民創業(ye) 園活力迸發……與(yu) 過去相比,南京市高淳區漆橋街道雙遊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裏搭台,經濟“唱戲”,村民受惠。10年前,經濟薄弱的雙遊村,建檔立卡低收入農(nong) 戶達219人,村集體(ti) 收入隻有十幾萬(wan) 元。2014年起,該村從(cong) 高效建設農(nong) 業(ye) 、電商產(chan) 業(ye) 、物業(ye) 經濟著手,走出了集體(ti) 經濟融合發展新路子,2022年,雙遊村集體(ti) 經營性收入超370萬(wan) 元。憑借電子商務,雙遊村入選全國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超億(yi) 元村。
做強電商,帶動村民致富
雙遊村靠近遊子山,農(nong) 戶過去多以種植養(yang) 殖等為(wei) 生,但沒有形成規模化的產(chan) 業(ye) 。為(wei) 了擺脫經濟薄弱的狀況,雙遊村將果蔬大棚種植作為(wei) 發力點。“最初種大棚草莓時,我們(men) 每天住在棚裏,冬天燒炭化雪,還因不懂方法鬧出了一氧化碳中毒到醫院吸氧的‘笑話’。”回想帶領村民創業(ye) 初期,雙遊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諸新良感慨良多。
“發展不是‘等靠要’,而是要靠肯拚肯幹,說幹就幹。”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的持續優(you) 化,在雙遊村拉開了“序幕”。恰逢當時電子商務經濟發展勢頭迅猛,2015年12月,雙遊村集體(ti) 成立了雙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2020年,雙遊村又整合1700畝(mu) 流轉土地,以電商產(chan) 業(ye) 為(wei) 引擎打造了集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生態觀光旅遊、電商銷售平台和農(nong) 民就業(ye) 培訓等功能的農(nong) 民創業(ye) 園。其中有800畝(mu) 水稻基地、260畝(mu) 蔬菜種植基地、8000平米恒溫玻璃大棚,年產(chan) 水稻76萬(wan) 斤、雙低菜籽油2.5萬(wan) 斤及各類蔬菜50萬(wan) 斤。
雙遊村本地生鮮蔬菜配送業(ye) 務也成了新的發展極。“依靠農(nong) 創園,我們(men) 先後向南京新工集團、南京新農(nong) 集團公司、拚多多、美團優(you) 選平台供貨,同時與(yu) 區內(nei) 多家中小學食堂及企事業(ye) 單位食堂達成配送協議。”雙遊村黨(dang) 總支委員、村委委員邢光平說。
“這些年,‘雙遊’品牌農(nong) 產(chan) 品已經有了穩定的增收能力。”諸新良介紹,通過因地製宜做大做強電子商務,雙遊村拓寬了大米、菜籽油、螃蟹、草雞蛋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帶動村集體(ti) 和村民增收致富。2022年,雙遊村集體(ti) 經營性資產(chan) 達到了近7000萬(wan) 元。
三產(chan) 融合,年輕人回來了
“有環境、有資源、有區位,如果有好的載體(ti) 和平台,雙遊村就可以吸引社會(hui) 資本和發展能人來村裏創業(ye) ,起到示範帶頭作用。”諸新良談及建設農(nong) 民創業(ye) 園的初衷時說。
淩晨5點,馬寅已經駕駛著貨車,前往高淳的機電學院運送蔬菜了。“‘雙遊’品牌蔬菜已經供給高淳25所學校、多家敬老院以及區內(nei) 企事業(ye) 單位。”馬寅今年29歲,如今是雙遊農(nong) 創園的配送經理。“在外麵工作很多年,不穩定還顧不上家,看到村裏經濟不斷發展,就選擇回來了。”
“這是我們(men) 村民自家種的黃瓜,綠色純天然,大家可以放心購買(mai) 。3、2、1,上架!”在雙遊村農(nong) 創園裏,90後馬恒宏從(cong) 田間地頭到直播鏡頭前,作為(wei) “新農(nong) 人”的他通過多點位、多渠道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為(wei) 雙遊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回來工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村裏享受到農(nong) 創園平台便利的人也越來越多。”邢光平對村裏的變化頗有感觸。
“他們(men) 常說什麽(me) 數字經濟,我不太懂,但是電商發展,真的幫到了我們(men) 。”村民馬先生說,去年3月,雙遊電商讓約10萬(wan) 斤滯銷的筍全部售出。
“生意好了,我們(men) 也就忙起來了。以前在家沒事做,隻能幹幹農(nong) 活,現在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每個(ge) 月能有好幾千元收入,日子越過越踏實。”村民王女士現在是一名蔬菜分揀員。如今的雙遊村,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物流運輸、電商零售等多線發展的新局麵已經形成。
發展物業(ye) 經濟,為(wei) 村集體(ti) 資產(chan) 保值增值;探索連鎖經營發展模式,股份和房租收入增加集體(ti) 收入……諸新良和兩(liang) 委班子還有更多新想法。“目前村裏也在學習(xi) 探索預製菜,拓展新的電商產(chan) 品和渠道,不斷優(you) 化供應鏈。”邢光平對未來也滿懷希望,“我們(men) 會(hui) 考慮加大蔬菜種植規模,真正做到自產(chan) 自銷,將周邊的村莊都帶動起來,把優(you) 質的大米、螃蟹等農(nong) 產(chan) 品輸送出去。”
“未來,雙遊村將持續發揮好雙遊村農(nong) 民創業(ye) 園的核心載體(ti) 作用,將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的文章做得更大更好,使村集體(ti) 經濟得到更好發展,村民在產(chan) 業(ye) 鏈上增收致富。”諸新良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