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打擊違法違規活動 維護新聞傳播秩序

發布時間:2023-02-16 15:4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迎接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營造良好輿論環境,2022年中宣部聯合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外交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務院港澳辦、證監會(hui)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hui) 12個(ge) 部門,精心組織、統籌調度,指導推動各地區各相關(guan) 部門單位不斷把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zhuan) 項行動(簡稱“打假治敲”專(zhuan) 項行動)向縱深推進,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

  按照統一部署要求,各地區各相關(guan) 部門單位聚焦重點領域,針對突出問題,集中力量進行嚴(yan) 厲打擊、專(zhuan) 項整治。一是堅決(jue) 打擊新聞敲詐,重點打擊涉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的新聞敲詐活動,打擊各類網絡傳(chuan) 播平台和公眾(zhong) 賬號的新聞敲詐活動,打擊進行新聞敲詐等違法犯罪活動的黑惡勢力。二是嚴(yan) 厲打擊非法新聞采編,嚴(yan) 查嚴(yan) 打假借報刊、電台、電視台、通訊社等名義(yi) 從(cong) 事新聞采編活動或冒充新聞單位的各類市場主體(ti) 、非法機構,嚴(yan) 厲懲治假冒新聞記者從(cong) 事各類活動的社會(hui) 人員,嚴(yan) 肅糾治商業(ye) 網絡平台及其公眾(zhong) 賬號非法從(cong) 事新聞采編活動、非法招募記者、非法從(cong) 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等行為(wei) 。三是重拳打擊“離岸新聞機構”,對以境外媒體(ti) 名義(yi) 在境內(nei) 違規開展活動的“離岸新聞機構”及其人員依法依規處理。四是重點整治虛假失實新聞信息,特別是涉及黨(dang) 和國家重大部署重要工作的虛假新聞信息,危害公共利益的虛假失實信息。五是著力糾治有償(chang) 新聞、以媒謀私,對新聞單位存在的有償(chang) 新聞、以媒謀私、新聞記者證管理不嚴(yan) 等問題認真核查、從(cong) 嚴(yan) 處置。六是切實規範新聞單位駐地方機構,嚴(yan) 肅查處發布虛假失實報道、開展違法違規活動的駐地方機構,重點清理未經批準擅自設立的地方新聞采編機構。

  一年來,各地區各相關(guan) 部門單位堅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集體(ti) 協同作戰,依法依規懲治了一大批利用輿論監督、撤稿刪帖、虛假新聞信息等進行敲詐勒索、強迫交易的犯罪團夥(huo) 、違規機構和有關(guan) 人員,處置了一大批非法從(cong) 事新聞采編活動的商業(ye) 網站、網絡平台及其公眾(zhong) 賬號,取締了一大批假冒新聞單位的假媒體(ti) 假記者站,對存在有償(chang) 新聞、采編經營不分、以新聞形式刊登廣告等問題的新聞單位和新聞從(cong) 業(ye) 人員作出嚴(yan) 肅處理,有力維護新聞傳(chuan) 播秩序,積極維護人民群眾(zhong) 合法權益,堅決(jue) 守衛意識形態安全。

  據介紹,2023年中宣部將繼續組織開展“打假治敲”專(zhuan) 項行動,堅持以新聞單位及其人員的新聞違法活動、商業(ye) 網絡平台及其公眾(zhong) 賬號的非法新聞活動、社會(hui) 組織與(yu) 個(ge) 人的非法新聞活動為(wei) 重點打擊對象,針對財經領域新聞敲詐、有償(chang) 新聞、出租轉讓新聞采編業(ye) 務、虛假新聞信息、駐地方機構違規參與(yu) 廣告經營、商業(ye) 網站平台非法新聞采編、假媒體(ti) 假記者等問題集中開展專(zhuan) 項整治,進一步規範新聞傳(chuan) 播秩序,全麵從(cong) 嚴(yan) 加強傳(chuan) 媒監管。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16日 07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