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心城區將控製四大流域溢流汙染
到2025年,全市汙水處理率將達98%,溢流汙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再生水利用量大幅提高。記者昨天從(cong) 市水務局了解到,為(wei) 落實第四個(ge) “治汙三年行動方案”,本市將加快重點地區溢流汙染控製工程建設,力爭(zheng) 年內(nei) 開工南護城河陶然亭溢流調蓄設施建設。中心城區還將建設四大流域溢流汙染控製工程體(ti) 係。
持續開展“清管”“清河”
由於(yu) 曆史原因,本市城鎮地區還有近900公裏雨汙合流管線未實現雨汙分流。雨季時,溢流汙水造成河道水質短時下降,對水生態穩定健康造成衝(chong) 擊。“第四個(ge) 三年行動方案堅持源頭治理、過程控製、末端調蓄相結合,采取綜合措施,改善河道水環境質量。”市水務局總工程師廖日紅說。
廖日紅介紹,源頭治理方麵,將持續開展“清管行動”“清河行動”,及時清理垃圾、雜物等,建立排水管道、河道常態化維護工作機製,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從(cong) 源頭上減少汙染物進入河道。過程控製方麵,將加強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重點加強對醫療機構、實驗室及洗滌、食品加工等重點汙染企業(ye) 及農(nong) 村地區企業(ye) 、民宿、農(nong) 家院等經營主體(ti) 廢汙水收集、處理的監管,依法嚴(yan) 厲查處違法排水行為(wei) 。
陶然亭溢流調蓄年內(nei) 開建
末端調蓄方麵,將加快重點地區溢流汙染控製工程建設。“此前我們(men) 建設了龍潭湖調蓄淨化試點項目,在龍潭公園湖底建設了6萬(wan) 立方米調蓄池,地上恢複為(wei) 公園綠化和景觀。”廖日紅介紹,龍潭湖試點項目顯著改善了汛期南護城河河道水質和龍潭湖水質。
下一步,將充分利用人防工程、河道兩(liang) 岸地下空間,加快首都功能核心區合流製溢流汙水調蓄淨化設施建設,力爭(zheng) 年內(nei) 開工南護城河陶然亭溢流調蓄設施建設。中心城區還將建設清河、壩河、涼水河、通惠河四大流域溢流汙染控製工程體(ti) 係,總溢流汙水調蓄淨化能力達到50萬(wan) 立方米。“到第四個(ge) 三年行動方案完成後,將實現中心城區溢流口、跨越口在場次降雨小於(yu) 33毫米時汙水不入河的目標。”廖日紅說。
城市副中心及其他城鎮地區也將同步編製溢流汙染控製工程規劃,加快重點流域合流製溢流汙染治理。
將新建再生水管線170公裏
目前,本市再生水水質主要指標已達地表水四類標準,2022年全市再生水利用量達到了12.05億(yi) 立方米,主要用於(yu) 工業(ye) 冷卻、河道生態補水、園林綠化和市政雜用。
為(wei) 進一步增加水麵麵積,改善水生態,第四個(ge) “治汙三年行動方案”還將加快再生水輸配工程建設,全市計劃新建再生水管線170公裏,持續擴大無水河湖再生水生態補水。其中,中心城區新建再生水管線65公裏,為(wei) 五一渠等10條河道補充再生水,補水河長30公裏,新增再生水補水能力3000萬(wan) 立方米。城市副中心及拓展區新建再生水管線16公裏,為(wei) 鏡河、溫榆河補充再生水,補水河長5公裏,新增再生水補水能力2000萬(wan) 立方米。其他地區新建再生水管線89公裏,為(wei) 小清河、洳河、潮白河等5條河道補充再生水,補水河長20公裏,新增再生水補水能力5000萬(wan) 立方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